看不慣漁夫動不動的就信口造謠。在他嘴裏無論發生了什麽事都是CP在搗鬼。馬航失聯背後是CP,維人砍人背後是CP,連鄧文迪劈腿背後還

來源: 過路人過路 2014-05-22 11:50:20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81 bytes)
看不慣漁夫動不動的就信口造謠。在他嘴裏無論發生了什麽事都是CP在搗鬼。馬航失聯背後是CP,維人砍人背後是CP,連鄧文迪劈腿背後還是CP,簡直就是反CP失心瘋了。

青蒿素的分離是中國最先發的論文,哪裏來的對中國人保密?國外做的是結構改造,保留了關鍵的環氧橋鍵。美國的抗瘧疾藥是青蒿素的衍生物,不是青蒿素本身。所以後來中國還得向美國學。有個毛的保密呀?

1970年,在中國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任實習研究員的屠呦呦加入了中醫藥組。她與軍事醫學科學院的研究人員一同查閱曆代醫藥記載,挑選其中出現頻率較高的抗瘧疾藥方,並實驗這些藥方的效果。

根據她2009年出版的《青蒿及青蒿素類藥物》一書記載,當時他們共篩選了兩百多種中藥,並終於在1971年10月從中藥青蒿中獲得具有100%瘧原蟲抑製率的提取物,取得中藥青蒿抗瘧的突破。後來又經去粗取精,於1972年11月8日得到抗瘧單體——青蒿素。

1973年,青蒿素的抗瘧功效在雲南地區得到證實。後來,山東中醫藥研究所、雲南省藥物研究所等單位也從黃花蒿中獲得了青蒿素結晶。同年,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和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等單位開始著手青蒿素化學結構的確定工作。1975年底,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確定了青蒿素的確切結構,後又在1978年確定了青蒿素的絕對構型。1977年的《科學通報》介紹了青蒿素的化學結構,1979年在《化學學報》發表的《青蒿素的結構和反應》又更詳細地介紹了青蒿素的相關化學反應。

所有跟帖: 

你讓他怎麽寫呢? 他就是靠做這些賺錢的,經濟不好,人家也要養家糊口的。 -偶然路過的人- 給 偶然路過的人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22/2014 postreply 22:37:5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