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韜光養晦啊,不過應當已經完成了曆史使命 回複:中國不要"全球最大經濟體"頭銜:為拒絕抗爭了一年

來源: Chiyankun 2014-05-03 08:10:2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394 bytes)
GDP本身有點意義,更有意義的是GDP的構成。或者說質量。
美國的DGP水分太多。服務業,虛擬經濟的比重太大,工農業隻占不到20%,而中國近一半。這是中國的優勢。不要跟在西方經濟學後麵胡說,以為提高服務業比重那麽重要。服務業中真為經濟服務的是重要的。但是那些撈錢的玩意兒,恰恰是導致2008年金融危機的元凶。這種東西一旦太發達,經濟危機就必定發生。
由於這個額比例的差別,中國的實體經濟早有超過了美國。如果說農業生產因為中國人口多早就超過了,還不算什麽,那麽中國的額工業產值在2013年已經超過美國24%,就是一個劃時代意義的事件。今年可以預料超過30%左右。這個實力的消長是不可逆轉的。
這是按匯率計算。如果按實物,就更不得了。中國的鋼和電解鋁等重要物資的產量安人平均也超過美國。電力的總量也超過美國20%以上。
這個工業能力,就是中國的硬實力的基礎。

但是中國朋友也不要驕傲。中國的發展不可避免不平衡,還有短板。最大的短板是能源糧食的子給率在下降。其次是信息產業的獨立性太差。
中國的能源政策一直有問題。過去,在文革之前,就有短視的問題,對基礎產業重視不夠。搞的全國能源短缺,停電成了常態。文革結束之後有一段比較重視但是後來又以進口,靠所謂國際大循環來獲取發展所需要的能源。於是這幾年有加大漲,發展的紅利被別人分去,這還不是最嚴重的問題,最嚴重的問題就是能有受製於人。有人主張發展海軍保護能源通道。海軍要發展,但是靠海軍保護能源未必靠譜。連美國都在謀求能源自給。美國的額海軍世界第一吧?
這種能源政策就是對世界局勢缺乏遠見的一個反映。當然我並不擔心打仗。因為打起來汽油可以實行戰時體製,國產也夠軍用,而中國的 而電力主要靠煤炭其次是核能。但是畢竟是個短板,是你在下決心的時候受到限製。

中國應當早日實現能源自給自足。一方麵是開放開發自己的石油,另一方麵是發展新能源。風能,核能,水電都應當有他們的地位。
這裏說說核能。核能的發展必須解決安全問題。我認為無論哪種核能,從工業的角度其安全性都比煤炭好得多。但是核能的性質不同,需要給予特殊的處理。一個最可靠的方式就是把核電站建設在地下,100到200米的深度就足夠了。而如果利用廢舊礦井,也不一定真提高建設成本。這主要是一個觀念的改變。其次,是軍艦采用核能。這將大大提高我海軍的持續能力。如果大量采用,成本也會降下來。加入中國的大型軍艦都是核動力的,石油禁運就是去了意義。——頂多是製裁了開汽車的白領。

中國的信息安全,就是個觀念問題。中國人過去,在文革之前有個造船不如買船的洋奴哲學,其實這種思想淵源沒有肅清。批判“造船不如買船”是洋奴這些的時候許多人很委屈,但是這個批判讓中國的造船業翻身了。但是我們還需要舉一反三,把在汽車業,信息業的同類思想清除掉。信息翁不就是軟件嗎?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