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中國教堂

本文內容已被 [ 豬頭大隊長 ] 在 2014-04-27 12:10:49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原作者: 文/陸彥 圖/陳小鐵

如果不是陳小鐵,大多數人恐怕都不會知道,原來中國有這麽多美輪美奐的教堂。

哈爾濱聖索菲亞教堂是陳小鐵拍攝的第一座教堂,位於哈爾濱中央大街東側,也是遠東最大的東正教堂,1932 年落成,後經過一次修複,現作為建築博物館。

陳小鐵清楚地記得自己拍攝的第一個教堂是哈爾濱的聖索菲亞大教堂。那是 1999 年 8 月,在廣州上大學的陳小鐵回到東北老家過暑假,三叔帶他去哈爾濱中央大街吃餃子,順便看看哈爾濱的老建築。眼前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就好像童話裏的古堡一樣可 愛,陳小鐵很奇怪中國為什麽會有這麽奇怪的建築。回到學校以後,陳小鐵就策劃了一個選題—《中國教堂印象》。
這個選題一拍就是10多年,其間,陳小鐵從學校畢業,之後進入雜誌社工作,去年年中,他辭去雜誌社的工作,成為了一名獨立攝影師,但對教堂的拍攝和研究卻一直沒有中斷。
陳小鐵粗略估計了一下,他大約拍過 300 個教堂,總圖片量在 10 萬張左右,其中 40% 是膠片拍攝。“早期平均每個教堂拍攝使用 135 膠卷兩到三卷,大概 100 張左右。現在用數碼相機拍攝,每個教堂大約 500 張圖。”除了拍攝,陳小鐵還做了很多教堂的研究工作,發表了數篇論文。

蘇州楊家橋天主堂,修建於乾隆年間,建築風格中西合璧,教堂從空中鳥瞰,屋麵呈十字形構架,但依然具有濃鬱的蘇州古典園林韻味。

“很多人都以為中國隻有亭台樓閣之類的東方古典式建築。其實,中國建築還有另外的一麵,教堂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說,中國的教堂是一部活的中國近代 史。從建築學的角度來看,昨日的教堂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侵襲,今日的教堂已演變成了中國近代建築文化的珍貴遺產。教堂建築作為中國近代曆史時期多元文 化下的曆史見證,有重要的文化價值。中國的教堂建築還有許多故事,在接受《外灘畫報》采訪時,陳小鐵說:“我總是想描繪它的全部,但卻隻能記錄它的一個片 段。”
陳小鐵告訴記者,他非常喜歡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事,覺得研究曆史建築是件浪漫的事情。當真正投入其中卻發現根本就不是那麽回事。他既不知名,研究的選題也 比較偏,申請不了資金,全部靠自己有限的力量,緩慢地推動著拍攝計劃。他大部分花費都用在攝影器材以及圖書的購買方麵,有時窮到要女朋友來幫助他。每當她 有怨言的時候,他就用李安的例子來安慰她。

香港聖瑪嘉利大堂,是香港一座天主教教堂,修建於 1923 年,現被列為曆史保護建築。

慢慢積累的過程也讓他逐漸對目標清晰,多年的堅持最終有了回報。在法國駐廣州總領事白嶼淞的幫助下,2012 年底,名為“築/跡”的陳小鐵教堂攝影展在廣州舉辦,展出了陳小鐵花費十多年時間拍攝的中國教堂。在接受《外灘畫報》專訪時,陳小鐵說:“這十年當中我一 直在認真執行,做著田野調查式的拍攝工作,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難。我在這個過程中慢慢成長,現在遇到什麽樣的困難都能從容麵對。我相信專注比技巧更重要,這 種思想主導著我的創作。”
除了工作,陳小鐵的空餘時間都用在了教堂的拍攝和研究上。他計劃推出一本《發現中國教堂之美》的書,還將到歐洲旅行,尋找中國教堂的起源。“在中國的每一個教堂,幾乎都能在歐洲找到它的母體或者參照對象。對於源頭的好奇心,使我非常想去歐洲看一看古老的教堂。”

哥特式建築廣州聖心大教堂的彩色玻璃窗戶。最初,教堂 600 多平方米的彩色玻璃是特地從法國運來的,經曆戰爭破壞,剩下的不足原來的 10%。現在見到的彩色玻璃是 2006 年大修時從菲律賓進口的。

“我希望能填補曆史上缺失的這一環”
Q:現在回頭評價自己拍攝教堂的這 10 多年,你覺得這個項目給你和你的攝影帶來些什麽?
A: 《中國教堂印象》項目是我在大學時期策劃的一個選題。原本的切入點很小,但是執行起來之後,才發現是一個非常龐大的中國近代史研究項目。國內的教堂超過萬 座,如果逐一去拍,恐怕一輩子都走不完。我隻拍 1949 年前建造的教堂。因為民國時期是教堂建築發展的鼎盛時期。而且我隻挑選樣式特別、保存現狀良好的教堂。不過也有例外,像中國第一個教堂肇慶仙花寺,雖然如 今隻剩下一塊碑,但因它的意義重大,值得記錄。解放之後,“破四舊”以及“文革”對文物古建築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到改革開放之後,一些教堂得到逐步修複。
現在,持續舊城改造又對教堂的生存造成了一些影響,文化和經濟發展的衝突日益明顯。我沒有宗教信仰,隻是想從攝影和美學的角度去記錄中國的教堂文化。隻有 這樣,人們才能客觀地去看待曆史。至今為止,我還沒有找到一本國內出版的關於中國教堂方麵的權威書籍。關於教堂文化,有宗教學者和曆史學家研究,但以這個 為持續研究對象的攝影師還沒有找到。我希望能填補曆史上缺失的一環。

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是香港唯一的哥特式建築物,簡樸高雅。

一開始,我的想法是尋遍全國有特色的教堂,著手做《中國教堂印象》的專題,但發現這個專題過於龐大,難以把握。後來有前輩建議從一個小的切入點深入,做區 域性的教堂專題,於是我陸續發表了《民國時期廣東省教堂建築調查研究》、《澳門教堂印象》、《新加坡教堂之旅》等研究論文。最後我越做越細,專注於發掘一 個教堂的內涵,並發表了《中國最後的古堡教堂》、《山西聖安東尼天主教堂曆史建築研究》。能堅持做十年是我原來也沒有想到的。我相信專注比技巧更重要,這 種思想主導著我的創作。我最大的收獲就是認識了許多誌同道合的朋友。我要特別感謝法國駐廣州總領事白嶼淞先生對我的鼓勵與支持。在他的支持下,我才在 2012 年辦了第一個展覽。


Q:每拍攝一座教堂前,你是如何做準備工作的?
A:第一步,資料的收集和梳理,在零散的碎片 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目標。第二步,整理出建築具體的曆史脈絡,準確的地址,做詳細的拍攝計劃。確定季節和聯係方式。第三步,攝影器材的準備。統一的表達方 式非常重要。鏡頭、膠卷……各種細節都要注意。第四步,正式拍攝並做文字記錄。每個教堂要拍一整天。第五步,所有的圖片和文字再整理歸檔。寫相關的論文。
Q:請你列舉記憶中最特別的拍攝經曆。
A: 有一次出差到長春。我知道在長春到哈爾濱的路上有一個小火車站叫德惠站,附近有一座廢棄的東正教堂。我和同事的工作時間都安排滿了。但我十分想拍攝這個教 堂。在不影響工作的情況下,我做了詳細的計劃,完成了任務。第二天下著小雪,我 4 點起床,趕上 5 點的火車,6 點 30 分到達德惠站,找到了教堂,拍攝了 20 分鍾,坐上了 7 點的火車返回,8 點半到達長春站,打車返回酒店,9 點準時出發去工作。這是我至今為止最短的拍攝經曆。
最長的拍攝經曆是 13 年。我是在廣州美術學院讀書的,2001 年我拍攝了廣州石室教堂的第一張照片,還是黑白的。之後一直拍攝到現在,親曆著教堂的一路變化,最終和教堂的甘主教成了朋友。

中國最後的古堡教堂—山西晉城市澤州縣大箕·聖母玫瑰堂,教堂修建在一塊高台巨石之上,教堂、房舍渾然一體,雄壯的氣勢與山地本身的樸拙形成強烈反差。

Q:談談最感動的拍攝經曆。

A: 最感動的拍攝經曆是在拍攝中國最後一個古堡教堂《山西澤州縣大箕古堡·聖母玫瑰堂》的過程中。在澤州縣大箕鎮下河村以南的一個山崗上,我拍到了中國最後一 個古堡教堂“聖母玫瑰堂”。它修建在一塊高台巨石之上,教堂、房舍渾然一體,雄壯的氣勢與山地本身的樸拙形成強烈反差。這個古堡本身有 300 多年曆史,當年意大利神父買下這個村寨以後,於 1902 年把教堂建成,現在這座教堂是晉城市文物保護單位。這幅作品發表後在社會引起了很大關注。

山西澤州縣大箕古堡·聖母玫瑰堂的楊忠義神父,是一位睿智的老人。

教堂的神父楊忠義 1928 年出生於晉城,精通拉丁文。楊忠義神父經曆過 20 年勞改,那時候他就是 “牛鬼蛇神”的“神”,必須掛牌子掃大街。後來做會計,幫大家記工分。他是村裏人敬重的文化人。他的眼裏沒有愁苦老人那種特有的陰霾,很亮。他至今還記得 一心想嫁給他的姑娘。但是神父是要全心全意奉獻給天主的,不能結婚,沒有家庭,教會就是他的家。她去世後,他是主持葬禮的人。我是 2008 年通過書信聯係上楊神父之後才去實地拍攝的,後來電影《白銀帝國》到此處取過景。


Q:有一次拍攝你沒有地方休息,就棲身於老教堂中?
A: 當時在山西,因為第二天準備上山朝聖,天不亮就要出發。為了不錯過行程,我就決定在教堂過夜。深夜感覺很恐怖,教堂本來是就是上帝的居所嘛。我整晚都是戴 著帽子抱著背包在睡袋裏睡的,希望在更多的包圍中找到安全感。夜晚各種聲音很清晰,陰冷潮濕的空氣中聞到悠悠的醋味,因為教堂附近就有個醋廠。我思考為什 麽要來到這裏?我做這些有什麽意義?有沒有人在遠方想念著我?其實都沒有答案。左思右想,不知不覺,迷迷糊糊就聽到嘈雜的腳步聲。天還沒亮,就陸續有人來 集合。這應該是唯一也是最後一次投宿教堂吧。

“我的拍攝從美學出發”
Q:拍攝教堂需要獲得教堂管理人員的許可嗎?
A:國內 教堂大致分為三種狀況。第一種:教堂已經改變性質,成為城市名片旅遊景點。例如哈爾濱聖索菲亞大教堂,修複後作為哈爾濱市建築藝術館向公眾開放,票價 10 元。德國古堡式基督教堂—青島國際禮拜堂也向公眾開放,票價7元,可以隨時拍攝。最好玩的就是日本人在大連友好廣場 1907 年建造的大連基督教會堂,現在已經成了全國唯一開在教堂中的肯德基餐廳。第二種:教堂已經廢棄。例如浙江嘉興的聖母顯靈堂、吉林德惠的東正教堂、開封天主 教河南總修院基本屬於閑置狀況,隻要能夠找到,拍攝起來都很容易。但是尋找會比較難。第三種:教堂還有宗教功能。這種情況是比較麻煩的。因為教堂理論上是 對公眾開放的,但是實際上管理是非常嚴格的,隻允許教徒進入。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有些教堂在規定的時間隻允許外國人進入。例如上海的國際禮拜堂、北京 的東交民巷天主堂。這一類的教堂拍攝非常難。就算申請都不一定能進。

河南開封總修院,其建築外觀為中國傳統古典式青瓦大屋頂,門窗等為西方式樣,曾經是一所專門培養天主教中國神職人員的特殊高級學校。

在港澳台地區,管理又不一樣。除了個別修女會的教堂,基本全部對公眾免費開放。保護的狀況也非常好。拍攝會非常順利。
Q:你在拍攝教堂的時候需要和神父們打交道嗎?
A: 我拍攝教堂是從建築、曆史和美學的角度出發的。不涉及宗教,所以我的作品大部分都沒有人。不過在這個研究的過程中得到了許多神父、修女、主教的幫助,並且 成了朋友。在接觸的過程中有聊天、收集曆史資料,但沒有正式的采訪提綱。嘉興聖母顯靈堂是位於浙江省嘉興市的著名大型天主教堂遺址,位於嘉興市中心紫陽街 沈家弄。教堂在“破四舊”中被毀壞,至今沒有修複。我去的清晨正好有一個老人在教堂的廢墟裏練太極拳。這張也是我最喜歡的作品之一,充滿了人情味。

嘉興聖母顯靈堂是一座大型天主教堂遺址,教堂在“破四舊”中被毀壞,至今沒有修複。陳小鐵去拍照的那個清晨正好有一個老人在教堂廢墟裏練太極。這張也是陳小鐵最喜歡的作品之一,充滿了人情味。

我講個有趣的經曆。澳門聖家辣堂位於聖羅撒女子中學內,屬於修女院專屬的教堂,澳門唯一不對外開放的教堂,隻能從遠處看到十字架屋頂,我數次去澳門都未能 如願。最後一次我下定決定在門口蹲守,許久有一個戴著眼鏡的慈祥老奶奶買菜歸來,詢問我來意之後熱情地帶我參觀了一遍,聊天中得知她是這裏的修女,一生都 獻給了教會。我終於完成了澳門的拍攝任務。

澳門主教座堂(又稱聖母聖誕堂,澳門天主教最高管理機構所在地)的彩色玻璃。

Q:在研究中國教堂風格的過程中,你有什麽有趣的發現?
A: 中國的折中主義風格聖堂非常普遍。傳教士在沿海一帶為了化解當時人們對基督教普遍的排斥,開始動腦筋琢磨形式上的變化,當時所建的禮拜堂在屋頂的裝飾上有 許多中國式的小白塔,這是為了緩和佛教、道教信徒的反對而設的。另一些傳教士開始仔細觀察本地的傳統建築形式,然後在教堂上努力地加入這些元素,以一種很 清晰的又是很合邏輯的符號表達出來,這樣教堂看上去就有很濃的鄉土氣息,能夠很自然地和周圍民居融為一體。

最具中國民族特色的木結構教堂—大理天主教堂,白族的特色“白”與西方的拱窗緊密結合。中國的教堂還具有地域性的特點,越靠近沿海地區,越接近純歐式的建 築樣式;越接近內陸,教堂風格越傳統。《上海聖依納爵堂》和《大理古城聖三堂》是我的作品當中對比最為強烈的兩幅,前者是典型的哥特式雙尖頂風格的磚石結 構建築,後者則是極具中國民族特色的木結構教堂。因為上海是很早就對外開放的城市,中外交流頻密,對歐式建築自然也容易接受。而在較為閉塞的雲南少數民族 地區,教堂要想被當地人接受,隻能融入本土風格,這種“本土化”特征在國內眾多教堂建築中都有所體現。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