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誰在死撐高房價?

來源: berrywang 2014-04-16 15:12:28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943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berrywang ] 在 2014-04-18 11:35:06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作者:薑草子

地產商?

地 產商想要撐住房市,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大投資,到處買地囤地,把土地市場炒得紅紅火火,讓房市看上去欣欣向榮的樣子。問題是地產商雖然願意製造房市永續繁榮 的景象,它們的投資卻不得不依賴金融市場的支持。如果金融機構尤其是商業銀行斷了它們的糧,它們就隻能望洋興歎了。現在的情況是,有不少開發商流動資金已 近枯竭,別說繼續擴張,連維持都已經十分困難。所以,它們隻好麵對現實,開始降價(包括打折變相降價)以回籠資金。

購房業主?

至 於已購房的業主,他們的能量就更不值一提了。他們能拿得出手的死撐房價的手段,就是砸售樓部,打橫幅抗議,上訪“維權”。但他們這樣做,效果恐怕隻會適得 其反。想想看吧,如果中國出現了到處是業主砸售樓部的場景,媒體一報道渲染,潛在的客戶們會怎麽想?他們就會認定,看來這回樓價真的要崩盤了,然後就死了 趕緊買房的心。

商業銀行?

在 中國,還有一個行業希望能死撐住高房價,而且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它們的這種願望都是最強烈的,這就是以商業銀行為代表的各類融投資機構,也包括影子銀行和 某些境外基金。這些放大債的主們,真心希望房價不要下跌,連做夢都在祈禱,原因就在於他們的很大一部分賭注都押在了房地產業。

經 過這些年的發瘋,中國已成為一個高杠杆經濟體。而借助高負債發展經濟,房地產乃始作俑者。中國的房地產開發,至少80%的資金來自於負債,即便是那些實力 雄厚的大地產公司,他們在每個項目上的投資,自有資金的比例也不會超過30%。另一方麵,中國業已形成的巨大購房需求,也完全得益於商業銀行的支撐,沒有 “按揭”這種負債購房形式,中國的房地產市場至少會萎縮三分之二。

“業主”們的購房資金,究竟有多少來自銀行?正常 情況下是70%,在搶房的高潮期,有些一線城市的部分項目,客戶的資金甚至100%由銀行提供。如今的中國,如果你有機會查閱各地土地房產交易機構的登記 資料,看一看那些他項權利登記手續,就不難發現,金融機構尤其是商業銀行,已經成為最大的地主和房東。

用天量的資金,換來了天量的房產權利,這種權利置換的時間短則十年,長則二三十年。在這期間,如果房價暴跌,金融機構輕則失血割肉,損失慘重,重則壞賬飆升,破產倒閉,進而造成整個金融市場的崩盤。想想這種可怕的情景,銀企又怎麽不希望高企的房價能安然無恙?

不過,銀行想撐住房市,是否就具備這種能力呢?

也 不是這麽回事兒。它們想讓房地產興旺下去,就得繼續往這個市場注入資金。可現在它們卻遇到了二難問題:它們以往投到這個市場的資金,已經麵臨巨大風險了, 很可能無法完整收回,如果繼續往裏麵扔錢,大概率的結局是不僅挽救不了地產市場,提升不了地產商的還款能力,還可能造成追加資金的血本無歸。

更 重要的是,就算銀企出於挽回損失的目的,打算再拉地產商一把,他們真有這個能量麽?中國的金融市場是這麽回事:它是寡頭--壟斷型市場,但最後的真正的壟 斷者卻是中央政府。在這種市場中,金融企業不僅像其他市場經濟國家一樣,會受到央行貨幣政策的約束,還會受到中央政府行政指令的管束。這些行政指令,假央 行或銀監會之手,以產業政策的名義,以紅頭文件和電話的形式,能直接下達到各商業銀行,很具體地規定它們該支持哪些行業和企業,該減少或取消那些行業和企 業的貸款。有了這一招,銀行即便想給房企雪中送炭,沒有中央政府的首肯,也根本無法動作。

這樣梳理一番後,我們就會發現,在一段較長的時期內,真正有能力死撐住高房價的機構,就隻剩下政府一家了。

政府不希望房價大跌,原因也非常簡單:

第 一,從GDP的角度考慮,房地產已成為拉抬GDP的最重要的手段。尤其是經過2008年的危機,出口與政府投資的增速都開始衰減後,房地產幾乎成了一枝獨 秀的增長源泉。房市在中國經濟增長中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如果算上它的關聯效應,其貢獻率恐怕已接近四分之一。房產市場如果大幅萎縮,中國的GDP增長恐怕 就會立馬跌至6%甚至5.5%以下。

第二,房價暴跌,必將造成金融市場的動蕩,情況嚴重的話,還可能造成金融市場的 崩盤,並導致全局性的經濟危機。即使結果隻是局部性的危機,少數金融機構的破產重組,但考慮到銀企的巨大體量,再想想在中國這種體製下,任何銀企的損失, 最後都可能得由政府來買單,政府能坐視這種情況發生麽?

高房價好比一座活火山,控製不好就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後果,這一點政府明白。它現在死死撐著這個價格,也不是因為覺得高房價如何好,而是在既成事實麵前,不得不接受之。政府現在真正的意願就是保持房價的穩定,不要暴漲了,但更不想看到暴跌的場景出現。

可 是,如今這種誰也不願看到的高房價,不正是政府自己造成的麽?中國實行分稅製後,出現了中央富地方窮的倒三角財政結構,迫使地方政府走向了土地財政。土地 財政以賣地為生,房價越高,地價越貴;地價越貴,房價勢必越高,由此造成土地與房屋價格的惡性循環。土地財政成了推高房價的第一黑手。中央政府雖然對此憂 心忡忡,但又不願犧牲自己的既得利益,將部分稅源轉入地方,以緩解土地財政的壓力。房價就這樣一步步走到了雲端。

地 方政府以土地財政推高房價,中央政府拿出的又是什麽尚方寶劍,支撐著這個自己並不中意的離奇價格的呢?說來說去,也沒什麽了不起的手段,無非就是明裏暗裏 地貨幣放水。從宏觀經濟的角度看,中國經濟中發生的一切反常現象,都不過是流動性泛濫的惡果。大麵積過剩的產能是這樣,畸高的房價也是這樣。隻不過高房價 是這種流動性泛濫滋生的最大一塊腫瘤,也是尚未被刺破的最後一塊腫瘤。

高房價既然是高流動性的產物,要想使這種價格保持下去,持續的流動性注入,就成了政府不得不做出的選擇。流動性退潮之日,就是高房價下跌之時,退潮的幅度越大,時間越是急促,越是猝不及防,房地產崩盤的概率就越大。

現在的問題是,即便是看上去無所不能的中央政府,它真的就具備無節製貨幣放水的能力麽?常識和邏輯都告訴我們,這是絕不可能的事情!能夠讓貨幣泛濫不休而又不至於導致經濟崩潰的角色,那不是政府,那叫上帝,也許上帝都做不到這點!

高 潮之後,終有退潮之日,這一天,實際上離我們並不很遠了。美國量化寬鬆政策的即將收場,213%以上的高杠杆率,加速累積的地方債務,債務違約事件的劇增 等,都在告訴我們,政府已經沒多少貨幣刺激的空間了。正因為如此,現在的李克強總理,即便還想再刺激刺激經濟,也隻能在小範圍內小幅度地進行。對於中國的 經濟主管來說,瀟灑走一回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複返。

我已經看到,死撐高房價的那隻手,開始瑟瑟發抖了。至於它何時會因酸痛難忍而最終縮回,它的主人肯定比我更清楚。

 

所有跟帖: 

金融是個很複雜的東東, 唱衰的聲音一直在叫!回複:到底是誰在死撐高房價? -omniwave- 給 omniwave 發送悄悄話 omniwav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8/2014 postreply 05:13:5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