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有點散!
最近我在思考中國文化特點時較多地意識到,華人至少有一點一盤散沙的毛病。多
次曆史事件表明,在民族存亡的關鍵時刻,沒有擰成一股繩,結果不僅自身難保,而
且會全體不保。這種現象可以理解為,華人是各自打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這不管別人還不算黑。更壞的是神馬?如果您成功得意,隻要不在我眼皮下麵,關
我啥事。但是如果我們在同一個單位,你要比我先轉正,提職,升級,那可萬萬使
不得喲。我會千方百計把你後腿拽住,拉不住的話,明天也許編造謠言中傷你:
“弄虛作假,什麽阿諛逢承”,“那天我看見你和誰家的老婆在一起,XXX”。反正
我不行,你也別想一帆風順。實話實說,嫉妒中傷不完全是華人的專利,世界各國
偉大民族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諸如此類的歪風邪氣。
那麽華人文化特點究竟是什麽呢?是儒家文化,是中庸之道,以及由此而生的一盆
散沙。儒家學說創始人為孔子。孔子思想的最重要的內容為“禮”。所謂的“禮”隻
是綱常名教化的政治、社會秩序。華人文化還包含道教,“知變,因變,應變”可謂
道家之特長,乃識時務者為俊傑,乃見風使舵,阿諛逢迎之類。其三,中國文化也受
佛教的巨大影響,從印度於兩漢之際傳入,是一種倫理道德色彩相當濃厚的宗教。佛
教以人生為苦,因而它就把追求人生的解脫作為自己的最高理想,以去惡從善作為道
德準則,其特點是逆來順受,不必反抗。盡管這些文化宗旨,也並非一無是處,我們
民族還曾經有過輝煌階段。可是近年來中國文化持續出現紊亂現象。沒有信仰,無所
追求,道德淪喪,唯利是圖,貪官汙吏橫行,人人都怕吃沾有地溝油的火鍋,不敢喝
含三氯氰氨牛奶,不敢嚐帶有甲醛的豬血旺。世風日下,呈現曆史的大倒退。
本文講到的散沙現象,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一個方麵,他要求大家明哲保身,君子不
立於危牆之下。因此有難 君子都跑了個光,留下子路被剁成肉泥。君子遠皰廚 君
子連殺雞殺魚都不敢,安能上戰場? 戚繼光專門招募沒有讀過儒書的人抗倭。君子
不器,君子不會實際操作,不善打仗,君子就是一盆散沙。
我以為自己發現了中華文化特點而高興不已時。不料民主的先導孫中山在挽救民族
危亡時闡述過這一特殊的現象,他認為有悠久的曆史和令人稱羨的傳統文化的中華
民族卻是一盤散沙。正是由於一盤散沙,才導致中華民族屢屢地挨打,才導致近兩百
年來屢屢地出現民族的生存危機。
孫中山盡管發現了一盤散沙的現象,但他沒有找到造成散沙的根本原因,更談不上
治理它。中華民族之所以成為一盤散沙,其根本原因是儒家學說所極力宣揚的實用
主義加機會主義的人生哲學。不僅造成了中國人隻顧追求個人物質利益的最大化,而
使民族成為了一盤散沙。而且更造成了許多中國人因為沒有真正的精神信仰並產生了
強烈地投機心理而貪生怕死、易為物質利益所引誘或而選擇當漢奸,出賣國家民族的
利益。
從表麵上看,中華民族的挨打是因為漢奸,亡國是因為漢奸,而深沉的原因則
是由於儒家學說孔孟之道的毒害才造成的。而一個民族一旦選擇了儒家學說的實用
主義加機會主義的人生哲學,就喪失正義與正氣,就會產生強烈地投機心理而造成
民族性格的弱化,就必然會導致整個民族成為一盤散沙。
曆史上,民族弱化並挨打累見不鮮,比如王朝的興衰更替。許多原本非常強悍的北
方遊牧民族入主中原之後,接受了儒家學說,轉瞬之間變成挨打族,挨那些繼續留
在塞外草原上的遊牧民族的打。金滅遼,蒙古滅金,滿洲則更是將蒙古、中原、西域、
西藏一齊攬入了囊中,我國曆史的發展規律就是如此。 鴉片戰爭的失敗也是軟弱的
皇族造成的。士兵的鬥誌高於將帥,因為當年的低等兵沒有什麽文化。現代士兵弱於
以往一代,因為他們的文化太高了。
如果說日本人在南京大屠殺中,六個星期裏就屠殺了三十多萬中國人而很少遇到抵
抗,其中還有武器裝備方麵的因素的話。那麽在“揚州十日”中,揚州人十天之內
就被手持大刀長矛弓箭的滿清軍隊屠殺了八十多萬,那就則純屬是性格上的原因了。
性格越是弱化的人,投機的心理也就越發地強烈。投機的心理越是強烈,被動乞求
的表現也就越發地突出,越缺乏抵抗精神。
許多中國人一貫乞求佛祖保佑、乞求觀音菩薩慈悲、乞求貴人相助、乞求強盜發善
心的習慣,就是由於民族性格弱化後才形成的。在中華民族的曆史上,因為乞求強
盜發善心而造成的民族災難比比皆是。 讓民族複興的前提是改變文化觀。我們曾經
評判儒家文化,現代更可悲呢。因為我們一點文化都沒有了,半點信仰都沒有了。
因此,搞掉一盤散沙的方法是加粘合劑,當然不是市上賣的那種,而是精神上的。
我們可以吸取一些西方的宗教,文化的優良營養,文化的精髓。一麵學,一麵用,慢
慢就會好起來。中國宣講共產主義,實際呢更多的利己主義和害人主義。西方宣傳
資本主義,不少人反而是利他主義,要自願為別人服務,從上學時做起。等掙到了
大錢不是留給子孫,而是捐給社會。一般人沒錢捐,但也要為鄰居做些好事,善事,
比如除草呀,踹雪。因此,洋為中用有一點道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