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期以前,關於中國與外部世界的博弈,曾經流行一種“下棋說”,說中國“正在下一盤很大很大的棋”,並且每逢遭遇羞辱而民眾憤憤然的時候,往往就有人拿出這一說法來,一方麵有撫慰解釋之意,為了大局忍辱負重,咱們認了,一方麵也是在教誨訓誡,寓兩層意思於其中,其一是說這盤棋很大很深奧,平常人看不懂,隻能讓那些高瞻遠矚、高屋建瓴的人來玩;第二層意思是,既然這樣,老百姓就不要對此品頭論足、議論紛紛了,豈不聞“觀棋不語真君子”,更何況還看不懂,瞎支什麽招呢?所以,“正在下一盤很大很大的棋”這個說法每一露麵亮相,都立見奇效,立刻就能讓很多人愕然失語、無所措其辭。
不說話並不等於沒想法。對於這盤“大棋”,人們都已經觀摩很長時間了,雖然水平不夠看不懂,而且支招沒人理,說話惹人厭,但這並不妨礙人們提出這樣的問題,這盤“很大很大的棋”現在走到哪一步了呢?
俗話說,戰略如博弈,把戰略角逐比作弈棋,這是古今中外的通例,用下棋形容中國的大戰略,既形象又直觀。既然可以就棋論事,那麽對於當今中國的戰略弈棋,不妨提出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與誰下棋”。眾所周知,下棋得有對手,所謂“棋逢對手”也。說中國在“下一盤很大很大的棋”,對手肯定非同等閑,而且也可能不止一個,但不管一個還是多個,對手總是有的,總不成是自己與自己玩,隨便擺弄吧?但是,令人疑惑不解的是,這些人一方麵操弄“下一盤很大很大的棋”的棒子,一方麵又鼓吹“和諧世界”理論,反對零和思維,不承認當今中國還有對手,在他們的描述中,舉目中國周邊,如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各個都是中國的好夥伴;放眼世界各地,隨處都是中國的真朋友,如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這樣一來,中國到底在與誰下這盤戰略大棋,又怎樣才能見高低定輸贏呢?
二是“下的什麽棋”。棋有多種,但以筆者所知,無非是吃子類和不吃子類。吃子類的,典型如象棋;不吃子的,典型如圍棋。吃子類的殺氣騰騰,不吃子的圍追堵截。既然把中國的大戰略比作下棋,那麽人們不禁要問,是我們吃掉了或者圍住了別人的棋子,抑或反過來,是別人吃掉了或者圍住了我們的棋子呢?二者必居其一,不容回避。但是,對於這一問題,那些動輒就把中國在“下一盤很大很大的棋”拿來說事的人,從來就不予回答,或者根本就不敢正麵回答。
三是“走到哪一步了”。下棋就是走步,你走一步我走一步,從布局到吃子,直到“將”軍“將”死為止;戰略博弈也是這樣,也是一步一步的,也要從布局到吃子,直到“將”軍“將”死為止。那麽,這盤“很大很大的棋”後來走到哪一步了呢?是我們 “將”了人家的“軍”,還是別人在不斷地“將”我們的“軍”呢?
如果按照“一盤很大很大的棋”擁躉們的邏輯,現在早該是中國 “將”別人的“軍”了,正因為這樣,所以眾多的“專家”、“學者”才充滿憐憫地一直描述著美國的“焦慮”與日本的“不安”,似乎他們已經被中國擠兌得相當難過難堪一般。
但實際情況呢?
實際情況恰恰相反。現如今中國是在不斷地被別人“將”著,最新的進展是,媒體已經報到,日本正在策劃迫降中國軍機,要俘虜中國的飛行員。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中國怎麽辦?
所有上述這一切無不強烈地說明,如果說真像有人形容的那樣,中國“正在下一盤很大很大的棋”,那麽任何旁觀者都會毫不客氣地得出結論說,這盤所謂的“大棋”早已被下的很臭很破爛,以至於現在不得不重新布局重新開局。這大概就是當前中國內外政策都不得不悄悄轉向轉型的重大原因。
其實,雖然有一個時期“正在下一盤很大很大的棋”的說法甚囂塵上,但其實中國根本還談不上有這等戰略高度,如同當代中國的青少年成熟度遠不能與五六十年代同日而語一樣,當代中國在政治上戰略上的成熟程度也與過去不可同日而語,什麽高瞻遠矚、高屋建瓴,“駕馭複雜國際局勢的高超能力”等,都是譽辭滾滾,隻不過這類頌詞太過肉麻,所以“專家”、“學者”們才另辟蹊徑,攢出來一個“在下一盤很大很大的棋”的神話,其實子虛烏有,隻不過這等唱讚歌、拍馬屁的手法明顯地技高一籌就是了。
所幸的是,現在這一切都已經過去了,筆者這裏不過是翻翻舊賬、揭揭老底而已。
有人會說,這沒什麽實際意義。
我們說,不,因為現在已經有人開始指責當前的內外政策了,而這些人與當年說中國“正在下一盤很大很大的棋”那些人,都是一丘之貉。所以,翻翻舊賬、揭揭老底也是完全必要的。
---------作者: 張誌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