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義故事 - 巴蜀英烈─王銘章將軍

回答: 王銘章殉國與滕縣阻擊戰ouyanghui2014-02-15 17:44:31
八年對日抗戰期間,四川人貢獻钜大,尤其是川軍轉戰大江南北,在戰場上留下許多可歌可泣感人的故事。 ◎ 忠義故事 - 巴蜀英烈─王銘章將軍


作者:孫建中 期數:693
 
  八年對日抗戰期間,四川人貢獻钜大,尤其是川軍轉戰大江南北,在戰場上留下許多可歌可泣感人的故事。

王銘章、饒國華等將領率川軍出川,都是抱著一去不復返,為國犧牲盡忠之信念,與敵奮戰到最後一兵一卒,寧死也不願向敵人屈服。

民國二十七年三月,王銘章將軍率第一二二師三千名川籍官兵,死守魯南滕縣縣城,與敵血戰五日,英勇忠義足式!
 
王銘章,字之鐘,四川省新都縣人,生於清光緒十九年(西元一八九三年)。因家境貧寒,幼年雙親相繼病逝,高等小學畢業後,即考入四川陸軍小學堂。辛亥革命時王銘章加入保路同誌軍的反清運動。

民國成立後,則於二次革命時,參加上海陳其美討伐袁世凱的戰鬥。之後返鄉進入四川陸軍軍官學校就讀,民國三年畢業,分發川軍第一師,先後歷練排長、連長、營長、團長、旅長。其間參與討袁護國、護法及統一四川等諸多戰役。民國十四年升任第十三師師長,民國十七年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第三路司令,同年任第二十九軍第四師師長。
 
民國二十二年紅軍張國燾部流竄川陝,為害地方甚烈。(紅四方麵軍)

國民政府命第二十九軍負責剿共事宜,時王銘章任川陝邊區左縱司令。民國二十四年春王銘章率部屢挫紅軍,使成都免遭紅軍蹂躪。

同年七月王銘章奉派到峨眉山受訓,被授予陸軍少將軍銜,任第四十一軍第一二二師師長。翌年春,王銘章率部於川西、隴南阻擊紅軍,因功晉陞中將,授予四等雲麾勳章。
 
民國二十六年七月抗戰軍興,王銘章奉命率第一二二師赴前線作戰。

九月六日於駐地四川德陽出川抗日誓師大會上,王銘章誓言:「此次出川抗日,不成功,便成仁。」身為軍人,戰死在為國為民的疆場上,也是死得其所。

王銘章率領穿著草鞋、破舊軍裝,肩揹著土製步槍,胸前掛著四川土造的「麻花手榴彈」四川子弟兵,艱辛行軍五十多天,走了一千四百公裏到晉東娘子關前線。

王師因在晉東作戰英勇,故當十二月下旬津浦線吃緊時,被奉派增援魯南戰場。
 
民國二十七年初日軍沿津浦線進犯徐州,時王銘章率第一二二師師部及第三六四旅部進駐滕縣,以解徐州之危。三月十四日,日軍第十師團上萬名兵力,在飛機、大砲、坦克協同下進犯滕縣。

此時王銘章的守城部隊兵力不到三千人,且真正戰鬥部隊僅有兩千人,而缺乏重型武器裝備。時先總統 蔣公要求王銘章固守滕縣縣城三日,遲滯敵軍,以待後方隴海鐵路轉運增援兵力,鞏固徐州。麵臨日軍大舉壓境,臨戰前王銘章向全體守城官兵表達與城池共存亡之決心。 十七日,滕縣縣城已被日軍重兵包圍,雖然王銘章率部以數百枚土製手榴彈及近身肉搏多次擊退敵之強攻,但戰至是日下午二時,因工事多被摧毀,士兵傷亡殆盡,手榴彈所剩無幾,縣城東關及南關終遭敵突破。王銘章發最後一通電報給臨城總司令部司令孫震表示:決以死拚以報國家。之後率所剩官兵與敵巷戰,

戰至下午五時,王銘章自知戰事已不可為,但仍要堅持至最後一刻,遂率參謀長趙渭賓、團長王麟及縣長周同,登上城牆繼續督戰。王銘章不幸中彈,血流如注,不願被俘,遂舉手槍自戕。

趙參謀長、王團長均戰死,周縣長則跳城以殉。 王銘章成仁後,滕縣城中的守軍仍繼續與敵纏鬥二日,最終剩餘三百名官兵,相約彼此身綁炸藥與來犯日軍同歸於盡。

滕縣守城戰第一二二師三千名川籍官兵與敵血戰五日,幾乎全數壯烈犧牲成仁,也因為他們視死如歸英勇的犧牲奮戰,挫阻日軍南犯徐州的攻勢,使我徐海防線得以部署,因而有日後國軍在臺兒莊之大捷。民國二十七年四月六日,國民政府特令褒揚王銘章,並追贈陸軍上將。 (作者為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聘員。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