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還是“中國大陸”?台灣很在乎

周三,也就是台灣春節假期過後的第一個工作日,台灣政府就遭到一波抗議,抗議者反對觸痛台獨者神經的高中課程教綱微調方案。

上周,就在春節假期之前一天,台灣教育部批準對四門高中課程進行微調,這些課程分別是語文、曆史、地理和公民社會。雖然多數調整被認為是有益的,比如明確“經濟福利”的概念;但有一項調整引起了爭議:將現行教科書中的“中國”改為“中國大陸”。

雖 然近年來台灣與大陸經濟聯係更為緊密,但台灣人對於兩岸關係的看法卻出現越來越大的分歧。三年前兩岸簽署了一份貿易協定,降低了關稅、消除了投資障礙,令 台灣企業受益。但中國大陸人在台灣日漸增多,再加上中國政府最近推動與台灣的政治對話,這些因素在一些台灣民眾中引起了抗拒和擔憂情緒。

台北市教育部門外有20名師生參與抗議,要求政府取消上述微調方案,舉行公開聽證會,重新處理這一問題。抗議者稱,這一調整方案表明,親大陸的國民黨正將自治的台灣引向統一的道路。

現 年28歲的國立台灣大學(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文學博士生Ben Chiang就是其中一名抗議者。他說,將“中國”改為“中國大陸”意味著台灣與大陸某種程度上說是一體的。這種調整試圖強化台灣與大陸之間的聯係。 Ben Chiang說,如果政府可以做出這樣的修改,我擔心將來它會修改台灣的曆史。

教育部在一篇標注日期為1月27日的公告中稱,這一修改是依據台灣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規定,檢視課程綱要中相關用語,以符合法製和社會實際需求。記者周三未能聯係到教育部進一步置評。

根據媒體報道,台南市長已經表示台南學校不會采用新課綱。台南市長賴清德(William Lai)曾是主張台獨的民進黨的議員。《台北時報》(Taipei Times)援引賴清德的話稱,這一調整扭曲曆史事實,試圖給台灣學生洗腦。

雖然中國政府仍對台灣主張主權,而且仍威脅在必要的時候采取武力,但自從2008年馬英九擔任台灣總統以來,兩岸緊張關係基本上趨於緩和。主持兩岸關係的最高官員預計將於本月晚些時候在中國大陸會晤,舉行60多年來的首次兩岸正式對話。

在 亞洲,政府試圖通過教育來施加意識形態方麵影響的做法引發爭議的例子並不鮮見。日本就因曆史教科書問題受到多年困擾。1997年回歸中國的香港曾在 2012年試圖把國民教育科目列為必修課。之後有超過10萬人上街遊行,反對這種所謂的“洗腦”教育,迫使香港政府取消了這一計劃。

作者:Aries Poon

摘自:華爾街日報中文網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