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科學家頻遭黑手 殲15總師死因有蹊蹺

來源: 淡黃柳 2014-02-04 05:29:5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693 bytes)


   2006年6月3日,空軍一架預警機在安徽廣德失事,機上40人(含36名電子專家)全部遇難。這次飛機失事是小事,飛機沒有了還可以造,但是損失的中國36名電子專家對中國國防電子工業和國防尖端武器研究是一個重大損失,也許好多年都緩不過來。

    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號於年11月25日早上完成艦載機起降訓練靠岸,中航工業沈飛集團董事長、總經理羅陽突發心髒病,離艦便送醫,11時許去世,未能參加今晚的慶功晚宴。在他的帶領下,中國的航空工業實現了從陸地到海洋的跨越。

    這隻是披露出來的。還有一件,10多年前,1997年的一天,一位90歲高齡的老人被一輛自行車撞倒,而騎自行車的肇事者卻連車也沒停,一溜煙地逃跑了。老人倒在地上痛苦地想站起來,但站不起來,身體被嚴重撞傷(骨折),地上流了一灘血。過路的人也沒有一個幫忙的,直到被過路的另外兩個老人發現了,才立刻攔車將老人送到醫院。

    這位被撞倒在地而導致骨折受重傷的老人是誰?說出他的名字來,令人萬分震驚!!!原來這位90歲高齡的老人就是我國原子彈、氫彈的主要研製者、我國和全世界著名的核物理學家——王淦昌教授!

    擁有36名電子專家的飛機怎麽會失事?難道這些科學家都是徒有虛名的?殲15總設計師,早不去世,晚不去世,偏偏在這個時候心髒病突發去世?撞到著名核物理學家王淦昌的那個肇事者,至今也找不到……我一直在懷疑,中國境內的確有一股被人支持的個人和勢力,一直致力於傷害中國頂級的科學家——特別是軍事科學家。

    再來看看下麵的事情,我上麵的推斷你就會知道事情的真相是怎樣的了!

    如果要問美國政府最後悔的事是什麽?它一定會回答最後悔的就是讓錢學森等頂尖科學家在歐美學成回歸中國。正是這些頂尖人才的回歸,使得中國的科技產生了飛躍,至今讓美國軍方恨得牙癢癢。錢學森當初回歸中國之時,曆盡波折,當時的美國海軍次長放言寧可槍斃也不能讓錢學森回到中國,美國軍方是有遠見的,中美兩國在今天的競爭已經白熱化,人才就成了這場競爭的核心。


    隨著中美競爭的升級,中國科學家接二連三的神秘死亡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震驚和重視。2008年,中國數學天才任偉離奇死於美國芝加哥,死因不明,時間點耐人尋味,恰巧其正準備回國效力,其數學研究成果對中國軍事科技發展將會有重大幫助,能對中國整個發展會有大的提升。但是這位頂尖科學家卻莫名其妙的死在回國前夕,美國給出的解釋為自殺,任偉的親友都不相信這一解釋都說其無任何自殺理由。2009年,法航一架A330從巴西裏約熱內盧飛往巴黎,中途神秘失事,途中無任何異常也未發出預警信號,其墜毀原因至今未被查明。但後經確認機上有9名中國乘客,其中一位就是前往巴西交流的中國核動力科學家肖翔,他是中國核動力潛艇研究最重要的科學家之一,據傳其到巴西的任務為援助巴西建造核潛艇,他卻莫名其妙的死於了這場神秘的空難。這一類神秘死亡看似巧合,卻又有種種聯係,大家就自然聯想到了中美的競爭,加上眾多疑點,矛頭都紛紛指向美國。

所有跟帖: 

不奇怪,米國人一直這樣做的! -申公豹- 給 申公豹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4/2014 postreply 09:00:30

前些年(10?)南京航空學院 回複:頂尖科學家頻遭黑手 殲15總師死因有蹊蹺 -houtou72- 給 houtou72 發送悄悄話 houtou72 的博客首頁 (164 bytes) () 02/04/2014 postreply 09:01:13

真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東坡學士- 給 東坡學士 發送悄悄話 東坡學士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4/2014 postreply 10:46:24

啥意思?中國頂尖科學家頻遭黑手, 是想罵國安局無能? -相當冷靜- 給 相當冷靜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4/2014 postreply 11:08:21

不用指向,這就是黴蒂幹的,黴蒂政府在這世界上就是一切動亂的根源 -999express- 給 999express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5/2014 postreply 10:44:5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