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血洗血”蔣經國:中國第一敵人是日寇,第二敵人是日寇,第三敵人是日寇。

1939年農曆11月初2,是蔣經國終生難忘的日子。
  這天,6架日寇飛機第一次轟炸溪口鎮。敵機轟炸的目標很明顯,是以蔣家故居豐鎬房和武嶺頭文昌閣別墅為主要目標。蔣家當場遇難的有擔任帳房的外甥宋漲生、教方良國語的董老師等6人,另有多人受傷。董老師的大腿被炸斷飛上了鄰家的屋頂。
  敵機遠遁、硝煙散盡後,逃出在外的人們先後回來了,唯獨不見毛福梅。人們四處尋找無著,正焦急之際,恰值縣長何揚烈、縣黨部書記汪豎心等由縣城趕來,發現後門不遠處屋弄有炸倒的牆頭,微微隆起。於是,就雇了20個民工,點起燈火挖掘。其中果有屍體。一看非是別人,正是可憐的毛氏!
  當時,毛氏從後門逃出,正遇炸彈擲下,人傷牆倒,壓在其內死亡。查看屍體上身完好,下部大腿斷裂,腸子外流。經過商量,由武嶺學校校務主任張愷的嶽父梁祖先(學醫)為之整理、包紮、化妝,而後停放在不遠處的摩訶殿中。同時,緊急通知蔣經國。農曆11月初四,正在贛州的蔣經國接電後立即驅車,日夜兼程,歸來葬母。車到家尚未停穩,他便淚如泉湧,跌跌絆絆,口中呼喊著“姆媽”,撲向摩訶殿,撲倒在靈柩上,號陶痛哭。當時,為不讓經國哀傷過度,人們暫時對他瞞卻了炸死慘狀,隻告知是牆倒壓死的。蔣經國哀慟不止,也沒有細問。
  時值峰煙遍地,人們心緒紊亂。入殮後,靈柩就暫厝摩訶殿,雇了一個姓李的孩子每天上香獻茶,以待清平舉行葬大禮。但經國心中不寧,總以入土為安,故電函蔣介石商定,由他的小娘舅、大姑夫、小姑丈等組成母親治喪委員會,決定從簡喪葬。但因一時找不到所謂“風水好”的墓地,經國當即決定葬母於摩訶殿前側。他流著淚哽咽首:“母親生前最喜愛這個地方,九泉有知,也必樂意。”言畢,揮筆憤書“以血洗血”四字,囑人刻石立於其母罹難之處,以表示他誓向日寇報仇雪恨的決心。蔣經國:中國第一敵人日寇,第二敵人日寇,第三敵人日寇。
  1947年抗日勝利後,經國又請國民黨元老吳稚暉(敬恒)補寫了“顯妣毛夫君之墓”碑字。
  經國在其母死難“滿七”(當地風俗,七七四十九天為滿七),馳歸祭奠這時,被潛伏溪口的日諜偵悉,密報敵特務機關。敵人以為蔣經國必在家鄉過年,正月初二出動大批飛機,再次前來狂炸。建築物破壞之多,居民死傷之慘,為溪口被轟炸的最嚴重的一次。但出敵人預料之外,經國因年關在即,有要務待理,已於年前趕回贛州去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