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票房年度盤點及排行榜 (zt)

來源: v5 2014-01-17 15:43:0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6174 bytes)
 

中國電影票房年度盤點及排行榜


浩天為紐約時報中文網撰稿
中國電影市場2013年業績驚人,全年票房突破200億元。雖然最終缺少賀歲檔的臨門一腳,未能達成220億元的目標,但216億元的年度總票房也足以令人滿意。此外,國產電影還成功實現對好萊塢大片的逆襲,美國《好萊塢記者報》(The Hollywood Reporter)總結去年中國票房時稱,年度十大中,中國國產片占據六席,在與好萊塢對抗中大獲全勝。不過,若我們仔細回顧過去一年的中國電影市場就不難發現,這個看似很美好的表象其實掩蓋了不少問題。
2003年-2012年票房和銀幕增長情況
年份
票房(億)
增長率
銀幕數
增長率
2003
11
15.79%
2285
24.60%
2004
15.2
38.18%
2396
4.86%
2005
20.46
34.60%
2668
11.35%
2006
26.2
28.05%
3034
13.72%
2007
33.27
26.98%
3527
16.25%
2008
43.41
30.48%
4097
16.16%
2009
62.06
42.96%
4723
15.28%
2010
101.79
64.02%
6256
32.46%
2011
131.15
28.84%
9286
48.43%
2012
170.73
30.18%
13118
41.27%
2013
216.5
26.80%
17600
34.16%
平均增長率
33.35%
23.50%
注:2013年數據為預估,最終數據請以中國國家廣電總局數據為準。
國產篇:
2013年的國產電影,著實在進口片麵前揚眉吐氣了一把,從開年的《西遊降魔篇》算起,今年國產片一路高歌猛進,接連誕生了《北京遇上西雅圖》與《中國合夥人》等一係列票房高、口碑佳的電影,並且多次在與好萊塢進口片的交鋒之中取得勝利。國產電影最終以58%的年度票房占比,成功反擊了以好萊塢為首的眾多進口片,更順勢拿下了包括“最高單日”與“最高單周”在內的各項影史紀錄。
可以說2013年的中國電影市場,的確是國產電影豐收的一年,也正是因為國產電影良好的市場表現,給許多華語電影人打了一針雞血,一時之間不少從業者高喊“國產電影的春天到來了”。
排名
片名
票房(萬元)
1
西遊降魔篇
124604
導演:周星馳 / 郭子健
類型:喜劇 / 魔幻
發行公司:華誼兄弟
上映時間:2013年2月10日
韓鬆落為紐約時報中文網撰稿
《西遊記》作為中國文學的經典,如同一個帳戶,許多作品依此取材,有如“取現”。但周星馳的兩部“西遊”電影都為這個神話增添了富有時代特征的新意象、新意味,存多於取。
2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71901
3
狄仁傑之神都龍王
60229
4
私人訂製
58929
5
中國合夥人
53926
6
北京遇上西雅圖
51967
7
小時代
48810
8
警察故事2013
34538
9
風暴
30913
10
富春山居圖
30014
2013年,國產電影票房超過125億元,同比增長51%,共計32部電影票房過億,數量創下曆史新高(如果算上《人再囧途之泰囧》與《十二生肖》在2013年部分的票房,便是34部電影在2013年票房過億)。其中《西遊降魔篇》以12.46億元問鼎單片冠軍,也是自去年《人再囧途之泰囧》後,國產電影第二次拿下年度票房冠軍,比進口冠軍《鋼鐵俠3》(Iron Man 3)高出近5億元票房,創下國產和進口年度冠軍曆史最大領先優勢。此外,該片在情人節當日以1.256億元票房打破了《變形金剛3》(Transformers: Dark of the Moon)保持了兩年的最高單日票房紀錄。
除了票房上的成功,2013年國產電影同以往最大的不同在於,除馮小剛與徐克等老牌導演們“寶刀不老”外,一些新人也開始展露頭腳,比如榜單上的《北京遇上西雅圖》、《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小時代》等幾部影片,除了薛曉路導演外,大多數導演都是首次執導電影,但卻都以不高的成本取得了不錯的票房。表現較為優異的,如《北京遇上西雅圖》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票房更是超過了5億元。這一方麵是導演自我能力的體現,另一方麵與投資者對作品以及市場的預估判斷有密切的聯係。哪怕這其中不少電影都存在不小的爭議,但都無法否認這些以現實題材與觀眾進行直接對話、並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講故事的作品,的確有效地調動了市場的消費熱情,創造了極高的話題性,取得了票房的成功。
另外,在以往的大片時代,國產電影以較單一的古裝與喜劇類型為主,而今年逐步走向多元化。近些年,古裝曆史大片開始失勢,國內製片商也紛紛改換思路,另尋他法,開發出了更受人追捧的古裝魔幻題材,作為2013年票房年度冠軍的《西遊降魔篇》,就是其中一個典型代表。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影片的類型選擇,隻能選擇相應的觀影群體,而不能決定一部電影的成敗,關鍵還是得看電影的質量,如果電影的質量不佳,即使選擇了大熱題材,同樣也會麵臨失敗,比如在2013年國慶檔中成為炮灰的《白狐》。
不過,還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今年國產電影獲得票房盆滿缽滿,也曾在同期與好萊塢的對決中取得過勝利,但是應當注意的是,大多數國產電影的成績,依然得益於國內市場若隱若現的潛規則。通過比對我們可以發現,2013年國產電影票房前十,沒有一部電影在上映時遭遇來自好萊塢分賬片的競爭,相比好萊塢分賬片在中國國內市場的激烈“內鬥”,一批國產大片在上映之時,排映均得到了足夠的留白空間:基本上要麽錯開了好萊塢電影的高峰期,要麽就是有著足夠的時間起勢。
此外,中國國產電影的成功,仍然存在很高的偶然性。在如今這個高速擴展的內地市場,大多數國產電影的前景仍不可測算,不少電影的成功與失敗都出乎意料,這反應出目前的國內電影工業,依舊處在不成熟的階段。同樣的例子還存在技術方麵,2013年國產電影開啟了3D與IMAX浪潮,不少影片都紛紛轉製為3D與IMAX格式,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影片其實根本沒有轉製的必要,部分片商的轉製,僅僅是為了3D與IMAX影片比普通影片高出一截的票價。
進口篇:
相比國產電影的“輝煌”,進口片在2013年就表現得有些差強人意,不僅在整體票房上落後2012年同期,單片上也較以往大幅退步,全年僅兩部電影票房超過5億元,在單周票房冠軍方麵,雖然最終以26周單周票房冠軍打平國產電影,但統治力卻遠不及以往。
排名
片名
票房(萬元)
1
鋼鐵俠3 (Iron Man 3)
76844
導演:沙恩·布萊克
類型:科幻 / 動作
發行公司:中影
上映時間:2013年5月1日
MANOHLA DARGIS
如果《鋼鐵俠3》對得起好萊塢傳統,就應該討論最殘酷的話題,而不隻是利用話題。但恐怖主義僅僅是電影製作人工具箱裏的一件道具,既有它固有的政治寓意,又空洞。
2
環太平洋 (Pacific Rim)
69583
3
地心引力 (Gravity)
43633
4
速度與激情 (Fast & Furious 6)
41385
5
瘋狂原始人 (The Croods)
39488
6
鋼鐵之軀 (Man of Steel)
39464
7
007:大破天幕殺機 (Skyfall)
37678
8
星際迷航:暗黑無界 (Star Trek Into Darkness)
35390
9
侏羅紀公園3D (Jurassic Park 3D)
34896
10
雷神2:黑暗世界
34350
注:榜單中進口片標注的是中國大陸的上映時間。
2013年,進口片共有28部票房過億,總數比2012年多了五部,但在最高票房上卻差了近3億元。2012年《泰坦尼克號3D》(Titanic 3D)重映版以9.47億元票房問鼎單年冠軍,今年的《鋼鐵俠3》則隻有7.5523億元。同時,2013年全年進口片票房共計約91億元,比起2012年的88億元隻有略微增長,相比前幾年進口片年均30%以上的高速增長,2013年的進口片基本是原地踏步。
當然,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2013年處在好萊塢電影周期性的波穀。整個2013年,好萊塢缺少足夠的大賣題材,尤其是續集電影方麵,各大好萊塢製片公司王牌續集恰處空窗期,全年僅一部《鋼鐵俠3》勉強稱得上種子選手。
此外,中國內地市場那若隱若現的潛規則,使得進口片難以取得較好的檔期。通常情況下,一部進口片在上映的同時,除了要給國產電影留下足夠的發揮空間外,更是要麵臨其餘進口片的競爭壓力。縱觀整個2013年,進口片中除了《鋼鐵俠3》勉強擠入了五一檔,同期沒有其他好萊塢進口片的競爭外,包括《環太平洋》(Pacific Rim)、《地心引力》(Gravity)等其他進口片,不僅檔期較北美延後一個月左右,上映第一周更要麵臨其他幾部好萊塢進口片的分流。我們可以這樣設想,如果沒有出現那麽多延期,也沒出現那麽多的紮堆上映,2013年的好萊塢電影的表現,無疑將會比現在好許多。
通過對比國產電影,我們也不難發現,相較一批國產電影的不可預測,進口片的表現會穩定許多,各部影片的表現均與市場預期相符,極少會出現較大的落差。這主要是因為好萊塢電影產業本身作為一個高度成熟的產物,每部電影在立項之初,就會有相應的預測評估,從而搭配相應的營銷宣傳,因此除了極個別項目與極個別的特殊情況外,基本上大多時候好萊塢進口片都會取得與預期相符的成績。
總結:
2013年的中國電影市場,是充滿了驚喜的一年,不僅全年票房保持了較高的增長速度,國產電影也實現了對進口電影的反擊,一批新人也開始嶄露頭角,但在諸多成功的外衣下,依然存在種種問題,國產電影仍不夠成熟,國內市場的發展也依舊不夠健全。中國電影市場需要在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開始逐步規範與完善自身體係與市場製度。
浩天是電影票房分析師,為樂視等公司提供數據分析和市場谘詢。

所有跟帖: 

看單子感覺國內市場偏愛好萊塢垃圾片,要不就是隻進口垃圾片 -mycenae- 給 mycena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7/2014 postreply 16:30:5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