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誌強又語出驚人:“中國媒體上下都是左派”
來源:鳳凰網 作者:記者
前 段時間備受關注的任誌強炮轟“央視報道房企欠繳土地增值稅”,以中央電視台的偃旗息鼓而告終。近日,他在接受鳳凰衛視采訪時,繼續炮轟央視,放言稱央視欠 稅報道有“政治目的”,要不是領導打招呼,早把央視告上法庭,還透露央視欄目組領導已向房地產商會道歉。除此之外,任誌強還表達了自己對中國媒體的看法, 他說,“中國媒體上下都是左派”,批評“媒體不道德受迫於生存環境”,嘲笑“媒體死不認錯就是無恥”。
任誌強批完央視批媒體:“中國媒體上下都是左派”
以下為采訪的部分內容:
鳳凰財經:我們先拋開他(央視)處於什麽樣的目的去報道這個事情,在具體的原則和方法上,他們是不是也有很大的問題?
任 誌強:對,他們片麵的和錯誤地去引用一些資料,甚至有的連複核都不複核,比如說他們居然會把港幣和人民幣的單位都搞錯了,像這種錯誤,在中央電視台發生, 還號稱有那麽多什麽會計,注冊會計師,律師在那,連這麽簡單的問題都看不懂?說明中央電視台水平是比較差,最主要的是他們,心不在於用事實說話,而在於借 某些事物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
“媒體不能為了生存而沒了底線”
任誌強:所有的媒體中,不管中國還是外國,都一樣,他們都會為了自己的生存向某一個方向傾斜。中國是上下是一條線傾斜,所以就傾斜的更加嚴重,他們已經失去了對市場的真實認識。
鳳凰財經:什麽叫上下一跳線?
任 誌強:在美國,可能上下不一條線,比如說記者是向一個方向,老板是向另外一個方向,換句話說,用左右來說,就是中國在所有的記者群裏頭,全世界都是一樣, 一定是左派。如果不是左派的話,他可能吸引不了社會的認識,關注,但是在資本主義國家裏頭,管理者是右派,所以它會相對的製約,但在中國,上下都是左派, 這樣就變成一邊倒的,變成了一種工具,就是黨的宣傳工具,他們不認為他是媒體,所以這是最大的差別。
那麽默多克,他控製了一個巨 大的媒體網,網絡,那麽這個係統中,我們可以從美國的很多電影裏看到,這些小記者們,會願意曝光很多東西,但是這個管理層和下麵是有鬥爭的,當他從一般意 義上來認為,你這是不對的,你不能給我報道這個東西,但是這個事的真正的答案暴露出來以後,他覺得對這個國家和社會,這個是真正有意義的時候,所以管理層 也會把它登出來,也會同意把它登出來,它有一個博弈的過程和相互製約的過程,中國沒有。所以中國的一個小記者,可能為了某一件事情,以後想做一件什麽東 西,他就可以造假弄出來。我們已經看到很多,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被抓起來的記者裏頭,有很多是因為連續造假,那麽有些是為了報道真實的情況,而被收拾 的,所以我們兩種情況都有,不是單一的。
那麽標題黨,斷章取義,這個在媒體中是經常出現的,我們不能僅僅說媒體人缺少道德,而更 重要是說他們是被他們這個生存的環境所逼迫,如果不這樣的話,他就沒法生存。我們很重要的是因為法律上缺少言論自由,如果有了言論自由,人們可能用不著用 這個標題黨的方式去解決問題,或吸引眼球,可以換一種方式。但即使是這樣,也不能因為為了生存而沒有底線了,所以秦暉教授的共同底線說的很清楚,不管怎麽 樣,要守住這條底線。
鳳凰財經:對中國媒體來說,有商業化的壓力,也有意識形態的壓力,是雙重的。
任誌強:不管是雙重的還是單重的,都不能沒有底線。你可以偶爾的無知去犯一些錯誤,但絕不能無恥地有意識去做某些事情。
“七成媒體犯錯因無知三成死不認錯是無恥”
鳳凰財經:張維迎老師說,中國改革的阻力是無知和無恥兩種,您剛才也說到,媒體的犯錯,如果我們用無知和無恥來區分的話,您覺得有多少錯誤是因為無知,有多少錯誤是因為無恥?
任誌強:我覺得可能是三七開,30%的人可能就是無恥,70%可能是無知。但是無知和無恥之間是沒有明確界限的,有時候無知在變化的過程中變成了無恥,因為有些無知,可是你不承認錯誤,它就變成無恥了。有些無知,如果你很快地公正,去糾正,那麽可能他就是無知。
我曾經指責過很多媒體,他們報道的是錯誤的,他們有很多比如說《經濟觀察報》,很快的在第二天,我說的第二天,他可能就登了一個東西,說某些是登錯了,那就是因為無知而產生的。
但 有些媒體,不管你怎麽說,我就是死不認罪,死不承認錯誤,那就是無恥了,比如說中央電視台,非常典型的這種做法,就是明明是他錯了,他也拒不承認錯誤。領 導已經告訴我們,更高的領導告訴他們,你錯了,你應該糾正錯誤,他也不肯公開承認錯誤,比如說他說虛假廣告,我們判的最重的一個所有的種樹的,騙了十幾個 億種樹的,叫什麽玩意兒,我忘了,就是中央電視台在最重要的黃金時間替他做廣告造成的巨大的叫騙,還是叫什麽,非法集資案還是什麽,但是中央電視台從來不 承認錯誤。當他規定說,別的什麽什麽不得做什麽廣告的時候,或者他批評某些媒體做什麽廣告的時候,他從來不批評他自己,我覺得這就是無恥的一種表現。
我 不管你播出的內容是什麽樣的,如果你這個播出內容,就像我們說上市公司做虛假宣傳一樣,你做了這種虛假宣傳,造成了十幾億的損失,然後都被法律判了刑了, 你還不承認你錯了?哪有這種道理?就是以後所有的媒體裏頭,都能發現一些這種無知和無恥的事情,但是無知通常我們是可以原諒的,比如我說《經濟觀察報》, 人家登了一個糾錯的廣告,或者不管怎麽說,人家有,糾錯。也有很多其他的媒體,也有過糾錯,比如說我們看到最近公安局錯抓人的時候,他們要道歉,要賠償, 他們認錯,這屬於無知造成的。但是那些拒不認錯的,基本上都是由無恥而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