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條,先增長後改革。”,中國改革開放的曆史是改革帶來的增長,這是曆史的事實。
“第二條,要搞混合經濟。”,市場經濟就是混合經濟,美國,西歐也是“混合經濟”。私有企業效率高是不爭的事實,但他們同樣要在的科學技術,基本建設等方麵投資,也一定要有些利民但賠錢的民生的“國企”,“州企”,“市企”。
作者有意無意的混淆自由,民主和法治的定義,概念和三者之間的聯係。他的定義自由是絕對的自由,與民主無關;民主就是多少數,與自由無關;法律就是一成不變的教條,而不是來子自由與民主。
“有資源限製,就不可能有自由”,是偽命題。用“絕對自由”的概念偷換了社會共識“相對自由”-自由加民主,的概念。資源的限製是相對,相對的自由民主是有普遍意義的。有資源限製,同樣可能有自由民主。很多資源相對缺乏的國家人民同樣享受著自由民主,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
“中國人一看到機遇來了,是未來的方向,馬上就撲上去。你看現在世界上哪個新技術出現後,不是中國人衝在前麵學?”這是正是我們中國人的優點。但同樣要問為什麽“衝在前麵學”,而不是衝在前麵創哪?為什麽人家比我們創的多哪?當然我們是後來者,要有一段時間,但不應該虛心的學學人家嗎?
“有科學就沒有民主”,偽命題。開放競爭需自由作為前提,沒有自由何來開放競爭?科學與自由民主是相輔相成,攜手共進的。在民主社會中科學的發展不一定永遠是最快的但從長遠看絕對是最穩健,最全麵,走彎路最少的。小平同誌的不爭論是不許“左”派爭論,隻有白癡看不出來。中國的改革開放的內涵就是經濟上的自由民主,科學上的自由民主。
“法律是維持現狀還是鼓勵創新?”答案是法律既是維持現狀又是鼓勵創新。什麽為主,當然是維持現狀,沒有相對的穩定,哪能有創新?
偷換概念下的絕對化的偽命題往往似是而非,要獨立思考,不要跟著作者的思維走,你才能明辨是非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