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無聊來]也說說四菜一湯的來曆

來源: TNEGI//ETNI 2014-01-02 20:01:4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0 bytes)

也說說四菜一湯的來曆

     qwxqwsean (qiu)mitbbs的軍事天地(Military)發表短文“四菜一湯源自中國人對五行的信仰(Sat Dec  7 13:49:50 2013, 美東),全文如下:
    我在中國貧困農村考察,發現漢族家庭日常最基本的飯菜模式是四菜一湯。而且一定是四菜一湯,如果做三菜一湯,就缺了一個菜。如果隻做四菜,就少了一個湯。
    這四菜一湯必需常換,不能今天吃的和昨天完全一樣。所以傳統的中國百姓一般都會做上百種不同的飯菜,可以應付日常菜品變換,應付不同節日的不同出品(比如端午、新年、元宵節的飯菜各不相同),也可以應付節日大宴的幾十道菜。
    把“五”設為基本數字,我推測這可能源於漢族的傳統信仰,比如五行(金木水火土),五味、五髒、五福臨門等。七星高照也是中國的傳統信仰,所以我推測在某些場合,可能也存在六菜一湯以迎合數字“七”。
    四菜一湯是百姓家中日常吃飯的模式,節日模式則會多於四菜一湯,比如紅白宴、生日宴、清明族人聚餐、冬至宴、除夕宴等,如果桌上隻有四菜一湯就太單薄了。
    四菜一湯是家裏吃飯的正式模式,如果是在非正式場合,比如男人在農田或工地幹活時,主婦拎個籃子來送飯,講究點的可能是四菜一湯,不講究的話可能隻是兩菜一湯。士兵民工的臨時夥食可能也不到四菜一湯。
來源:WWW未名空間站海外:*****中國:mitbbs.cn [FROM: 64]

對上述基於個人推測的結論作為文章的標題“源自”說法,我很不以為然。所以,我就回了他一個貼:

把四菜一湯說成是源自陰陽五行說的漢族信仰,這太牽強了吧。從古到今還沒聽人說過這種關係。其實,這就是個簡單的視覺美學的演繹結果(見下麵本人製作的“中式家庭餐桌食物擺放法”圖片)。同時,它的擺放方式也體現了一種家庭內部成員間尊重平等與營造和諧的心理氛圍。比較一般地說,中國從古到今的家用餐桌以方形或圓形最普遍。長方形或橢圓形少見。這就為四菜或多菜一湯的擺放習慣的形成提供了一個重要平台。


幾菜幾湯的飲食風俗應該早在五行學說之前就在經濟狀況一般過得去的家庭中普遍流行開了。所以,我甚至懷疑所謂的陰陽五行可能是某個士大夫家庭在四菜一湯的遐想中萌發出來。

當然,一個嚴肅的討論應該是先做點曆史資料的考證。但我不認為自己有閑功夫或有必要到故紙堆裏去扒拉扒拉點證據或是到網上索驥索驥點其他人對此的說法,所以,就用了幾分鍾的時間憑空捏造了這麽點文字。

其實,在我與父母共同生活的日子裏,我們家常常是比四菜一湯多幾道菜,很少時候隻是四菜一湯,印象中沒有過不足四道菜的。當然,湯是必不可少的。我母親特別會做湯,因為在她看來,多喝湯對身體非常有益。在湖北人稱魚米之鄉的洪湖那個內陸小鎮上,她做的湯以鯽魚湯、才魚湯、雞湯、肉湯、排骨湯、雜骨湯、蛋花湯、豆腐湯、各種可能的青菜湯等最常見,尤其是她做的各種口味的雞湯,更是成了我太太和女兒的最愛。

   
母親每次做好菜後,都會和我們這些子女們一道細致地將食物盡可能地按照居中均勻整齊的習慣,並根據每個成員或客人(如果有客人加入的話)的葷素喜好兼顧性地擺放好才開始就餐。這樣做的目的隻有一個,就是要讓每個就餐的人總是保有良好的心理感受。此外,父母還總是借著飯桌上的食物好壞和分量多少來教導我們兄弟姐妹之間要相互謙讓,絕不可爭搶獨霸。

    盡管我們有母親這個極其優秀的大廚師為一家人做出過無數可口的飯菜,我們也是盡情地大吃大喝,但我們全家盡然沒有一個胖子!個個都是身材勻稱,比例適度。我對此感到了某種驚訝。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