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祭黃帝陵文》 和—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的祭文(1937年的清明節)

毛澤東《祭黃帝陵文》

  來源:  時間:2010-01-23 09:06:21   作者: 字體: 【      】 

毛澤東《祭黃帝陵文》


維中華民國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蘇維埃政府主席毛澤東、人民抗日紅軍總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以鮮花時果之儀致祭於我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之陵。而致詞曰:


赫赫始祖,吾華肇造,胄衍祀綿,嶽峨河浩。


聰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偉業,雄立東方。


世變滄桑,中更蹉跌,越數千年,強鄰蔑德。


琉台不守,三韓為墟,遼海燕冀,漢奸何多!


以地事敵,敵欲豈足,人執笞繩,我為奴辱。


懿維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奮戰,區宇以寧。


豈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國,讓其淪胥。


東等不才,劍屨俱奮,萬裏崎嶇,為國效命。


頻年苦鬥,備曆險夷,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各黨各界,團結堅固,不論軍民,不分貧富。


民族陣線,救國良方,四萬萬眾,堅決抵抗。


民主共和,改革內政,億兆一心,戰則必勝。


還我河山,衛我國權,此物此誌,永矢勿諼。


經武整軍,昭告列祖,實鑒臨之,皇天後土。


尚饗。


  這篇祭文,由毛澤東起草,毛澤東、朱德兩人署名,作於19373月。193745日,林伯渠受毛澤東、朱德委派,代表中華蘇維埃全體人民在陝西省黃陵縣黃帝陵祭陵儀式上宣讀此祭文。


  這篇祭文,實際上是毛澤東代表中國共產黨發布的號召全民族抗戰的宣言書,也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民誓為抗日救亡之先驅的“出師表”。


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的祭文


“維中華民國二十六年民族掃墓之期,追懷先民功烈,欲使來者知所紹述,以煥發我民族之精神,馳抵陵寢,代表致祭於我開國始祖軒轅黃帝之陵前曰:


粵稽遐古,世屬洪荒;天造草昧,民乏典章。


維我黃帝,受命於天:開國建極,臨治黎元。


始作製度,規距百工,諸侯仰化,鹹與賓從。


置曆紀時,造字紀事;宮室衣裳,文物大備。


醜虜蚩尤,梗化作亂;愛誅不庭,華夷永判。


仰維功業,廣庇萬方;佑啟後昆,恢廓發揚。


追承績猷,群情罔懈;保我族類,先靈攸賴。


懷思春露,祀典告成;陳斯俎豆,來格來歆!”


《國共兩黨領袖人物與黃帝陵》


亦水


  1937年 的清明節,對位於陝西省黃陵縣橋山的黃帝陵來說,是一個很特殊的日子。經曆十年內戰後,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同時派代表共同祭奠祖先。中國共產黨方麵以 中華蘇維埃政府主席毛澤東、人民抗日紅軍總司令朱德名義致祭,祭文是毛澤東撰寫的。代表是林伯渠,曾為國民黨早期黨員。中國國民黨方麵則以其中央執行委員 會名義致祭,代表是張繼、顧祝同,祭文不知何人所寫。致祭那天,顧祝同去了茂陵,未曾到場。?


  比較兩黨均為四言體的祭文,很有意思。國民黨的祭文32句,除祭文小序“煥發我民族之精神”一語尚有些現實感外,其他都顯得很程式化,通篇限於追述黃帝功業,一句未提團結抗日之事。毛澤東寫的祭文56句,用8句 概括黃帝的偉業,其餘均寫中華民族的現實遭遇和中國共產黨對時局的看法。全篇昭告明誌,一切以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為念,“萬裏崎嶇,為國效命”的情懷溢於言 表。同時,呼籲各黨各界,求同存異,同仇敵愾,共禦外侮,使赫赫始祖之偉業,如鳳凰之再生。此番告祭情懷,不獨遠超國民黨的祭文,亦為曆代祭文之拔萃者。?


  毛澤東很重視這篇祭文。他在3月下旬即已寫好,並於29日寄給曾以《大公報》記者身份到過延安采訪的範長江,希望他“可能時祈為發布”。但這篇祭文終未能在國統區的報刊上發表出來。查國統區當時有影響的報紙,《大公報》45日發表了國民黨中央的祭文,46日的《大公報》、《申報》和天津《益世報》,均報道了張繼等祭謁黃帝陵以及其他人祭掃明孝陵的消息,而對毛澤東、朱德派林伯渠致祭黃帝陵一事卻隻字未提。隻有《益世報》很蹊蹺地來了一句:“陝甘邊區新編軍隊,亦派代表4人參加,以示尊崇整個民族祖宗之意。”那時國共兩黨正在談判,紅軍尚未納入國民革命軍序列,朱德用的還是“人民抗日紅軍總司令”的名義,何來“新編軍隊”一說。此番曲筆,尚待考證。?


  毛澤東的《祭黃帝陵文》,是在延安《新中華報》當年46日 一篇題為《蘇維埃代表林伯渠參加民族掃墓典禮》的報道中披露的。該報是蘇維埃中央政府機關報,當時還是蠟版刻寫,發行量很有限。在這篇祭文前,有幾句話點 明此次祭祀活動的意義:“蘇維埃政府代表蘇區內全體公民,為對中華民族之始祖致敬,並表示誓死為抗日救亡之前驅,努力實現民族團結計,特於五日派遣代表前 往參加。”


  “誓死為抗日救亡之前驅”,正是毛澤東《祭黃帝陵文》的要旨所在。1937822日,紅軍改編為八路軍一事公開見報。中共中央政治局同時在洛川舉行擴大會議,討論八路軍開赴對日作戰前線等事宜。洛川離橋山不遠,825日 會議結束後,八路軍總指揮朱德、副總指揮彭德懷、政治部主任任弼時一行拜謁了黃帝陵。據《任弼時年譜》記載,此時軒轅廟內的供案上,還陳列著毛澤東手書的 《祭黃帝陵文》。他們一邊閱讀,一邊交談,任弼時說了一句名言:“這是我們開赴前線的《出師表》哩!”說起諸葛亮北伐中原前的前後《出師表》,人們不難想 到其中的一些名句,諸如“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複漢室,還於舊都”;“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 思惟北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等等。這些同毛澤東《祭黃帝陵文》所言之事雖異,情誌卻相類。視毛澤東《祭黃帝陵文》為中國共產黨及其軍隊奔赴抗日 前線的《出師表》,也是一個比較恰當的定位,它在當時發揮的鼓舞作用也由此可見一斑。


  毛澤東與黃帝陵的故事還沒有完。1955年,南洋華僑領袖陳嘉庚赴西北參觀,順謁黃帝陵,109日給毛澤東寫信反映:陵廟無人看管,廟宇木料多已腐壞,勢將傾塌。院中草地,多為農民耕種,陵山附近,私墳如鱗。回憶1940年訪延安時,亦曾謁陵,“當時陵廟山樹均有專人看管,庭院整掃清潔,古樹逢枯補植,鑒今想往,不勝差異。”“竊以為黃帝陵乃我國民族曆史遺跡,解放後我人民政府對曆史文物及各處寺廟,尚且保護修飾,而黃帝陵廟竟任荒廢,或中央主管部門因偏僻未暇顧及。”111日,毛澤東讀到這封信,批示周恩來閱後交有關部門處理,並說:“我看陳先生的提議是有道理的。”閱讀中,毛澤東還在信中“當時陵廟山樹均有專人看管,庭院整掃清潔,古樹逢枯補植,鑒今想往,不勝差異”諸句旁畫了豎道,似對無專人看管清掃有所不滿。根據毛澤東的意見,周恩來明確批示:“黃陵應明令保護和整修。”1962年,國務院把黃帝陵列為古墓葬第一號,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接著又撥款對黃帝陵廟進行了一次全麵整修。


  在國民黨方麵,值得一提的是,辛亥革命前夕,曾有一批同盟會會員到黃帝陵前盟誓,立誌“掃除專製政體,建立共和國體”,至今還保存有他們在陵前盟誓的照片。辛亥革命成功後,孫中山於19123月曾委派一個由15人 組成的代表團赴黃帝陵致祭,還以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名義,寫了篇祭文讓代表團在黃帝陵前宣讀。文曰:“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 定蚩尤亂。世界文明,惟有我先。”這份祭文取名《黃帝讚》,手跡已經遺失。其中“世界文明,惟有我先”一句,體現出強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成了孫中山 推崇和理解黃帝的名言。在國民黨要人中,於右任的黃帝情結也頗讓人感念。他1918年回陝祭陵,返南京即約友人搜集整理先秦以來有關黃帝事跡和傳說的記載,花十數年時間,分目編纂,詳加考證,輯成一書,取名《黃帝功德紀》,於1935年出版。1942年冬,當時以國民黨總裁兼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和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蔣介石,曾題寫“黃帝陵”三字,刻成高大石碑,立在黃帝陵。?


  在黃陵軒轅廟裏,共有四座石碑格外引人矚目。西側二座,前邊是毛澤東《祭黃帝陵文》,後邊是鄧小平在上個世紀80年代題寫的“炎黃子孫”四個大字。東側二座,前邊是孫中山的《黃帝讚》,後邊是蔣介石的“黃帝陵”三個大字。在中華民族中,不分黨派政見,不管居住何地,無論是身處戰亂,還是躬逢和平,大家都擁有一個不能割斷的精神紐帶——被稱為人文始祖的炎、黃二帝。


   炎帝神農和黃帝軒轅是中華文明初創時期的傑出代表。他們本是遠古時最大的兩個部落首領,這兩個部落後來結成部落聯盟,不斷發展壯大,成為中華民族的雛 形,後世中華兒女也就自稱“炎黃子孫”。有史可考的祭祀黃帝的活動,最早為戰國初年的秦靈公時。漢初建軒轅廟,唐朝正式把祭祀納入國祭。對炎帝的祭祀,則 始於唐朝,宋初在湖南茶陵縣修陵建廟(陵廟所在地後劃歸酃縣,今改名炎陵縣),並形成朝廷禦祭定例。在中華民族大家庭裏,無論是蒙古族執政的元朝,還是滿 族人建立的清朝,都要祭祀炎、黃二陵。尤以清朝為多:祭炎陵38次,祭黃陵26次。在民族大融合時期,炎、黃二帝起著“協和百族,揖睦四鄰”的整合作用。在國家遭遇外侮或處於低穀的關頭,他們又是凝聚民族力量渡過難關的精神動力。在和平發展時期,人們尋根祭陵,也是要發揚光大人文始祖開拓進取、自強不息的精神。


  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後,更加注重炎、黃二陵的修繕和保護。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修複炎陵,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在1985年題寫了“炎帝神農氏之墓”的墓碑。1987619日,炎陵修複工程指揮部派人請陳雲題詞。結果,第二天,陳雲就題了“炎黃子孫,不忘始祖”幾個字,並說:別的詞不再題了,炎帝陵的詞是要題的。到90年代,中央領導同誌又指示對黃帝陵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麵積擴大了許多。19934月,江澤民為黃帝陵題詞:“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同年9月,又為炎帝陵題寫“炎帝陵”陵款,並寫了橫、直兩幅。


   與此同時,包括台灣在內的海外同胞,祭祀炎、黃二陵,不絕如縷。人們記憶猶新的,自然是台灣的中國國民黨、親民黨、新黨三黨領導人,在今年春夏先後率團 參訪大陸,其意也是尋民族之根,搭兩岸之橋。中共陝西省委書記送給國民黨主席連戰的禮物中,便有一件精美的青銅製品“軒轅聖土簋”,簋中所盛之土,即采自 黃帝陵。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在黃帝陵前宣讀的祭文中,則有“兄弟扶持成大業,廿一世紀振八荒;炎黃子孫不忘本,兩岸和平一家親”諸句。


  炎黃在今天已成為增強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凝聚力,為實現民族複興大業團結奮鬥的一個象征。題寫過“炎黃子孫”的鄧小平,便是從這個角度來闡發和運用這四個字的含義的。例如,19831021日,鄧小平會見蔣經國早年在莫斯科中山大學的同班同學高理文時,專門詢問了蔣經國的近況,並說:你看我們有希望聯合起來嗎?我帶信給台灣的老人,我說我們老一輩來解決這個問題,至少我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是炎黃子孫,這個觀念比年輕人更明白,這是我們共同的語言。1988625日,鄧小平會見台灣客人時說:實現國家統一是所有炎黃子孫的共同願望,反對任何導致台灣獨立的言論和行動。雙方應明確建設現代化,發展經濟改善人民生活,振興中華是人民的願望。一個是政治統一,一個是發展經濟,使中華民族立於世界之林。1990611日,鄧小平會見香港的包玉剛時說:大陸和台灣要解決統一問題,這樣全民族就都發展起來了。許多人不懂得這是中華民族的機遇,是炎黃子孫難得遇到的機遇。


的 確,在外敵入侵的時候,炎黃子孫有著團結奮鬥的過去,在今天,我們沒有理由不期待、不推動、不共建一個共同的未來。如果說,毛澤東的《祭黃帝陵文》,是民 族危亡時刻炎黃子孫抗擊外侮的《出師表》,那麽,鄧小平曆次所談所念,則可視為炎黃子孫的“統一歌”、“發展頌”和“複興曲”。         《黨的文獻》2005年第5?

所有跟帖: 

說得再動聽,獨裁者還是獨裁者。 -吉米阿加- 給 吉米阿加 發送悄悄話 吉米阿加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30/2013 postreply 17:45:21

黃帝陵,孔廟民國,日寇鐵蹄下好好的,文革卻被毀,天壤之別啊,嗬嗬嗬 -笑天下大事- 給 笑天下大事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30/2013 postreply 19:00:48

李媽,照你這末說日蔻很好了? -Omega123- 給 Omega12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30/2013 postreply 20:35:18

日寇好不好難說, 反正老毛是感謝他們滴 -真是紙老虎- 給 真是紙老虎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30/2013 postreply 21:11:48

回複:日寇好不好難說, 反正老毛是感謝他們滴 -一筋- 給 一筋 發送悄悄話 (25 bytes) () 12/31/2013 postreply 08:11:15

"東等不才,劍屨俱奮。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不得不佩服毛和他的同事的理想! -歲歲重陽- 給 歲歲重陽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31/2013 postreply 08:54:12

毛澤東是中華民族的不肖子孫 -鄉野一村夫- 給 鄉野一村夫 發送悄悄話 鄉野一村夫 的博客首頁 (812 bytes) () 12/31/2013 postreply 15:20:2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