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應當全麵客觀地評價建國後的毛ZD 轉貼Chiyankun的一個跟貼

來源: wenren12 2013-12-23 20:43:06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208 bytes)

wenren12 的一篇轉貼文 “轉帖。如何評價太祖。(by 黃克誠大將1980) 不愧為大將看得遠。”
http://bbs.wenxuecity.com/military/991951.html
得到Chiyankun的一個很有見地的跟貼,值得向有共同希望中國富強的網友推薦。wenren12 注。

也應當全麵客觀地評價建國後的毛澤東-Chiyankun的一個跟貼
link
http://bbs.wenxuecity.com/military/993106.html

有一種觀點認為建國前毛澤東基本正確,而建國後基本上是犯錯誤。這個觀點也不正確。

建國後,麵對的是全新的事業,搞建設,沒有經驗,有個摸索的過程。比如大躍進,就有經驗的問題,當然也有反右得到掉了製約力量的問題。反右把過去跟共產黨合作的資產階級左派基本上消滅幹淨,沒有製約了。錯誤的方針無人事先抵製,也不能及時發現問題。但是首先還是麽有經驗,大家都有頭腦發熱,貪大求全,急功近利的問題。如果你了解美國1929年的大蕭條,就會發現與中國的大躍進簡直是異曲同工。都有上麵說的急功近利,頭腦發熱的問題。結果也都造成了大饑荒。

而與建國前不同的是,這個時候毛澤東一直在主要的領導崗位上。犯錯誤的是他,改正的也是他。而過去,往往是別人犯錯誤,別人把他的正確路線搞下去了,別人失敗,又把他請回來。他好像跟錯誤沒有關係。比如說,假如,五次反圍剿的時候還是毛澤東當家,是不是能一切順利守得住蘇區呢?毛澤東在一開始就提出要跳到外線(好像是福建吧?)但是“中央”不同意,搞了“禦敵於國門之外”,還有短促突擊什麽的,就徹底失敗了。然而即使毛澤東領導,那一仗也會是十分艱苦,傷亡恐怕也小不了。


而且將過後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反右鬥爭。這個錯誤在延安的整風運動中也有苗頭。不過延安整風時候範圍還小,糾正的早,責任算到康生等人身上。。而57年反右,其實也有比毛澤東更積極的人。毛澤東本來也沒有想打那麽多右派。比如林希翎,人民大學的著名右派學生,毛澤東說,就把她留在學校當個反麵教員吧。這無非是要放她一馬,給一個機會。但是劉少奇得知她居然還在人大,就指令羅瑞卿親自出馬去逮捕,判刑十五年。直到文革的時候,外國記者告訴毛澤東林希翎判了十五年,還在監獄了,才把她放出來。文革初期,在他的那些戰友們看來又是一次引蛇出洞大抓右派的機會。比如清華的工作組,組長葉林是周恩來點的將,大部分成員是國務院各部委的。我們無線電係的工作組組長張維X就是化工部的。而劉少奇的夫人作為“普通工作組成員”坐鎮工作組總部。工作組進校不到半個月,就開始抓右派學生,打了七百多右派,反革命。這個規模比武器年要大得多。你說誰更左?


我們對於錯誤可能比較更敏感一些。尤其是那些受到錯誤對待的人。但是總體來看,毛澤東在為的27年中,中國的建設,即使有文革這樣的延誤,也還是比所謂民主的典範印度搞的好得多。有人說中國大躍進餓死多少多少人。然而,印度有人算過,從1949年到1976年,印度死亡的人數,比中國要多兩億以上。盡管印度的人口比中國少得多。這一點隻要看一看中印兩國的平均壽命就可以相信了。


因此, 我認為我們也應當事實求是地說,建國之後,在社會主義階段,毛澤東也是功大於過。


就連文華大革命,也是一個重要的革命嚐試,是為了防止國家變色的一次偉大的嚐試。那些一定要把它稱作“十年浩劫”的,不過是受到衝擊心存不滿的人們的報複。其實文革對於那些毛澤東要整肅的走資派的大多數並沒有造成向反右鬥爭那樣的打擊和迫害。至於對於一般教師,和像老舍那樣的文藝工作者的迫害,實際上恰恰是走資派暗中指使誘導的,反對文化大革命的主攻方向的反動。那這種反動來汙蔑文革,不是糊塗就是別有用心。

link
http://bbs.wenxuecity.com/military/993106.html

所有跟帖: 

事實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不要替毛的錯誤辯解。隻有擯棄錯誤的東西, -registeredauthor- 給 registeredauthor 發送悄悄話 (46 bytes) () 12/24/2013 postreply 09:24:3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