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人毛澤東和他的萬裏長征第二步
白鏡天
(寫在偉人誕辰120周年)
偉人毛澤東同他的朋友們創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打倒蔣家王朝,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為中華民族豎立起一座偉大的曆史豐碑。從此,人民翻身得解放。中華民族發生了翻天複地的變化。
新中國成立了,但舊有的腐朽政治,腐朽思想,腐朽文化,等,仍然充處於社會的各個角落,絕不會自動退出曆史舞台。偉人毛澤東及時指出:“建立新中國隻是萬裏長征走完了第一步”。 然而,偉人毛澤東的光輝思想並沒有被每位開國元勳所理解。很多“開國元勳", 戰功顯赫,貢獻卓著。認為革命成功了,天下太平了,可以高枕無憂了。再也不用“革命”了。根本不理解偉人毛澤東的這一卓越論斷。更有一些“老革命”,不自 量力,班門弄斧,對偉人毛澤東萬裏長征第二步說三道四。現在回憶起來,那些開國元勳們,“老革命”們,他們的水平,同偉人毛澤東比較,實在是相差十萬八千 裏。
正當開國元勳們,“老革命”們,開始“坐江山”,“享幸福”時,偉人毛澤東卻精神抖擻地開始了他的萬裏長征第二步。他力排眾議,堅持了“抗美援朝”戰爭, 並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他發動了中印自衛反擊戰,阿三從此變乖;他在小小的珍寶島,讓超級帝國低頭;他的兩彈一星讓超級大國們的核訛詐化為烏有。這些成果讓 新中國,國威大振。特別是“抗美援朝”,讓世界上所有國家從此對新中國刮目相看。新中國的敵人,不管它多麽強大,六十多年來沒有一個敢傷害新中國一根豪 毛,皆因於此。我中華子民,能享受到如此長時間的和平日子,皆因偉人毛澤東。
他追求無剝削,無壓迫的理想社會,大膽地推行社會實踐。他試行了公私合營;他探索了合作化,人民公社;他實踐了大躍進。他要改造社會。他要用高尚的大公無私主義,戰勝“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醜惡。偉人的奮搏在最初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尤如當年的南泥灣大生產運動)。然而最終失敗了。因為社會大眾思想覺悟的轉變,進步,需要時間。象陳永貴那 樣無私,那樣肯幹,那樣能幹的大隊支書,在全國不多。他失敗了,然而他的拚搏卻展現了偉人改天換地的堅強意誌,和追求純高理想的思想境界。如同偉人萬裏長 征的第一步,他同他的朋友們,類戰類敗,類敗類戰,直至最後勝利。與其說偉人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倒不如說他首先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家。 “革命”,是他的天職;“革命”,是他的生命。打破舊世界,建立新世界,是他“革命”的全部追求。
他渴望平等,正義。他同情弱勢群體。他要求共產黨人永遠為人民服務。他發動了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以雷霆萬 鈞之力,催枯拉朽之勢,徹底掃蕩舊中國千百年來腐朽的官場思維和官場文化。徹底改變“‘官’治‘民’”的舊有觀念。他深知共產黨內的“老革命”們,隻想堅 決地維護著他們的“烏紗帽”和“既得利益”。最終要站在人民的對立麵,成為人民的敵人。偉人深刻地指出,“敵人就在共產黨內”。他創造了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偉大理論。他號召人民“革命無罪”,“造反有理”。他親自帶頭“炮打司令部”,向“反動路線”開炮。拯救了大批被打倒了的“五七式右派”學生。毛澤東繼續革命的 思想深刻而偉大,其根本思想是永遠把人民放在第一位。然而,這次他又失敗了,因為他老了,力不從心了。因為他被那個“永不翻案”的悔過書忽悠了。也許偉人 特意留下這個反麵教員。因為偉人是一位卓越的哲學家,他深知反麵教員可以起到正麵教員起不到的作用。對於如此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反麵教員也許是必需的 和不可缺少的。真乃“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偉人失敗了,但他的光輝思想卻永遠照亮著人類發展的光明大道。
“要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停止的論點,悲觀的論點,無所作為的論點,都是錯誤的,都是形而上學的。” 這是偉人對全黨的忠告。他深知,中華民族“百年恥辱”和“千年恥辱”, 是有其深刻根源的。那就是舊中國腐朽的政治,腐朽的思想,腐朽的文化,和腐朽的社會。要想徹底改變它,是要千萬人民長期的不懈努力,是要付出代價的。是要 吃苦的,是要流血的,是要掉腦袋的,是要有很多人作出犧牲的。偉人心目中隻有中華民族崛起的偉大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要付出多少代價,偉人是很少考慮 的,或者說,是把它放在第二位的。在偉人萬裏長征的第一步裏,上百萬,上千萬優秀的中華兒女貢獻了他們的寶貴生命。在偉人萬裏長征的第二步裏,有很多人吃 苦,受罪,甚至失去生命,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怕失去,而不想前進,那是庸人思維。在前進的道路上,如果老耽心要死多少人,他也就不可能是偉人。在偉人的 腦海裏,隻有偉大的理想,和最終的目標。而且,不達目的,絕不罷休。
《鳥兒問答》 是偉人離世前發表的最後一篇傑作。成稿於1965年,本來是針對修正主義和帝國主義的。1976年元旦,這一傑作公開發表,偉人給她賦予了新的喻意。那些“老革命”,那些“革命元勳”,那些對偉人萬裏長征第二步說三道四的“同路人”,隻不過是躲在屋簷下的“蓬間雀”。他們永遠理解不了展翅太空九萬裏的“鯤鵬”。
《念奴嬌·鳥兒問答》 --- 毛澤東
鯤鵬展翅, 九萬裏, 翻動扶搖羊角。
背負青天朝下看, 都是人間城郭。
炮火連天, 彈痕遍地。 嚇倒蓬間雀。
怎麽得了, 哎呀我要飛躍。
借問君去何方?
雀兒答道: 有仙山瓊閣。
不見前年秋月朗, 訂了三家條約。
還有吃的, 土豆燒熟了, 再加牛肉。
不須放屁!試看天地翻覆。
1976年元旦,病榻上的周恩來總理,讀到《鳥兒問答》,百感交集。在偉人萬裏長征的第一步,他追隨偉人毛澤東,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在偉人萬裏長征的第二步,他終於落伍了。他不能同毛澤東相比。毛澤東是偉人,是“鯤鵬”,而他自己隻不過是一隻小心翼翼的“蓬間雀”。在萬分稠悵之餘,他作出了將骨灰撒向祖國大地的遺願,表示了他對人民,對民族,對新中國的無限忠誠。七天後,他與世長辭。全國百姓,淚飛傾盆。從此,周恩來總理,成為世世代代所有幹部和公務員的楷模。
另一隻“蓬間雀”,鄧小平,他雖然貢獻了“包產到戶”和“招商引資”,但他撕毀了“永不翻案”的悔過書,全盤否定文革,簡單否定文革,將自己的人格損失殆盡,這將永遠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至於“十年浩劫”的誹謗,偉人毛澤東自有他的回答: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