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山東調研堪比“廣東之行” 為改革築路提速

\

  11月24日至2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山東考察。這是27日下午,習近平在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智能化溫室了解農業科技創新情況。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

\

  25日下午,習近平在地處沂蒙老區的臨沭縣曹莊鎮朱村親切地拉著83歲的“老支前”王克昌的手去他家看望。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

  中國時間網11月29日訊(記者 宋敖) 繼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考察山東後,11月24日到2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一連五天也在山東展開調研。這是十八屆三中全會後習近平首次離京調研。

   這次調研,以習近平趕赴青島看望中石化爆炸案中傷員為始,因此從一開始就得到了各方的密切關注。在接下來的幾天裏,習近平輾轉山東各地,在不同場合視察講話,讓這次山東之行的關注度進一步提升,並得到公眾廣泛解讀。

  筆者認為,習近平是次山東之行,意義堪比2012年12月廣東之行。

  首先,如前已述,這是習近平三中全會後首次離京調研,而去年的廣東之行也是十八大後習近平作為總書記的首次離京考察。常委在重大黨務會議後的首次外出調研,往往包含了比常規調研更多的政治意義。去年習近平廣東之行,外界幾乎一致解讀為是繼鄧小平後的“新南巡”。這次山東調研,三中全會的核心關鍵詞“全麵深化改革”自然成了習近平山東之行的主題。

  兩次調研,均以改革為總基調展開。而山東之行對“全麵深化改革”的強調與促進落實,讓這次調研在主題上更進一步。

  其次,習近平在山東調研5天,涉足青島、臨沂、濟寧、菏澤、濟南五座地級以上城市,內容遍及工商、三農、社會政策、思想文化、曆史紀念等等。調研時間幅度之長、足跡之廣、內容之全麵,在習近平就任總書記以來的曆次調研中,也隻有廣東之行能相提並論。去年的廣東之行,習近平也是曆時五天(12.7—12.11),來到深圳、珠海、佛山、廣州四座城市,深入農村、企業、社區、部隊和科研院所等場合調研。習近平上任以來的曆次調研,時間一般在兩到三天。這次山東之行與廣東一樣,創下最長外出考察紀錄,考察內容同樣既廣且深。

  山東與廣東雖然地理上相聚較遠,但仍有許多共性。兩省皆為臨海省份,皆為人口大省(均超過9000萬)、經濟大省(2012年GDP均超5萬億,廣東第一山東第三),在中國經濟版圖上都占有極為重要的位置。習近平對這兩個地方的高規格視察,不無道理。除此之外,山東還是文化大省,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因此,習近平在孔子故裏曲阜大談傳統文化的重要性與當代現實意義,自然成為了區別廣東和其他考察省份的一大特色。

  第三,這次山東之行,與廣東一樣,習近平在調研中留下了許多眼前一亮的話語。但與廣東之行居多以“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空談誤國、實幹興邦”這樣宏大的改革話語不同,這次山東之行,習近平在各場合所說的話很多非常直白而深刻,被公眾廣泛認為“接地氣”。

  比如,在菏澤,習近平念了一幅清代官吏所作的對聯,以表黨群關係;在山東農科院召開座談會時,習近平說,“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要大力促進農民增加收入,不要平均數掩蓋了大多數”,可謂一針見血點出現在各種“被平均”的現象;“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一旦發生大饑荒,有錢也沒用”,“土地城鎮化,而是人口城鎮化,不要拔苗助長,而要水到渠成”。關於糧食和城鎮化等大三農問題,習近平的話同樣實在直白又引人思考。

  不同於廣東作為外貿大省,對於山東這個農業大省而言,習近平這次調研將相當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三農”上。毫無疑問,在現代化進程全麵推進的當代中國,三農目前是並將在未來相當長時間仍是中國經濟與社會的基本盤。這也是習近平這次調研的一大意義所在。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