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望天: 從貨幣看中國曆史(二)

來源: 河裏的石頭1 2013-11-12 04:35:5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7436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河裏的石頭1 ] 在 2013-11-13 07:38:52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有同學問:中國大部分是農業,經濟貨幣化應該不那麽厲害?

應該說主要的情況是發生在北宋。北宋的城市化相當厲害,出現了汴梁這樣的大城市,後來大家看《水滸傳》,基本上也可以了解到;或者看“清明上河圖”。

總之,當銅貨幣不足,才會出現鐵幣以及出現交子,實在是因為流通性成了問題。但是從明英宗開始正式認可白銀作為官方貨幣,導致中國經濟出現了危險的局麵。就是中國的對外貿易用銀子來結算,內部用銀子來流通,然後自己的財政和稅收體係依賴於銀子,但是自己卻沒法控製銀子的供應。而海外銀子的來源主要靠東南沿海合法和非法的商業集團,而這些集團又有當地官員的一體利益聯係。

這些集團,因為掌握了貨幣,就掌握了中國的經濟命脈。

本來朝廷在中原西北的控製力就強於東南,這樣的結果就是形成了一個非常有影響力,又是朝廷指揮不動的集團,今天我們叫做買辦集團。

回頭看中國改革開放,走的還不是曆史上的老路?

開放的廣東和福建地區搞兩頭在外,市場、原料都在外,那麽利益的捆綁也在外。以前的情況就是沿海與東南亞貿易,其實是沒有啥必要和內地的其他地區貿易的,隻不過每年的稅收通過運河的漕運交上去,你朝廷還不閉嘴。改革開放之後就是稅收包幹製,我上交一個定額,然後你朝廷閉嘴。

好在現在的文化認同和民族意識加強了,不然的話也是夠麻煩的。

中國是文化立國的國家,當初本不該學西方那一套搞明確的民族劃分,這個是當初黨裏麵的同學盲目信奉馬列那套了。

給大家一個例子,當初藏區的部分同學想叛亂,但是要找出口號來搞統一戰線,結果想了半天,口號是吃糍粑的對應吃米的;或者是穿裙(藏式服裝)和穿褲的。維吾爾族也是這麽搞出來的。

以後人家就知道,我們是一族的。

其實切糕那事情很多國家都有這樣忌諱。

上次發生在美國的事情,就是美軍裏麵的一個醫生官員開槍殺人那事情。其實很多人都知道不對勁,但是不敢做,怕被人告種族歧視,所以軍隊裏麵的各部門互相踢皮球,直到人家動手殺人。

新疆比較大,本來就是百裏不同音,千裏不同俗,你硬扯一起。好在蘇聯先劃分出了幾個族,不然的話人更多哈。

像民族政策這樣的邊邊角角不引人注意,這個不奇怪,以前我們看的曆史書大部分是在扯淡。以前我也不明白,比如我在寫《說文論武》的時候,總是搞不懂之前漢景帝的幾個步子,後來改用地緣政治的角度去分析,那麽一下子就看懂了漢朝的七王之亂的時候雙方的各步棋子了。

其實就是要用我們現代人的心態來看曆史。要知道古人決不比我們笨,所以看現在大家吵國企和民企,你去看鹽鐵論就知道,吵的是同樣的東東。你看更遠,看周厲王為啥給人家哢嚓了,也是國企和民企的問題。

你再看王安石變法,看青苗法,看均輸法,你就知道國企要上馬,因為變法的目的是要解決困難的問題,那麽困難的問題,大體上財政困難是一個主要的問題,既然稅收收不上來,不如老子自己做生意。

大家也不要奇怪,改革實施的效果不盡如人意什麽的,因為曆史上90%的改革是以失敗告終的,因為既得利益者很強大。

要幹掉既得利益者,本身就會損害你的統治基礎和統治體係。但是不幹掉的話,最後就老百姓把你們一窩端掉。

那麽大家想一下,明朝的時候鄭和為啥要下西洋?

鄭和下西洋主要是貿易,這個要結合之前的紙幣發行不理想來看。

當時一個大背景就是在北方民族持續南下的大背景下,沿海有不少人跑去了南洋,後來這些人在當地都有了比較強的勢力,就帶著寶貝回來進貢皇帝。但是一個大船隊,其實隻有一部分是用來進貢和打通各層關係的,大部分的好東西是拿來賺錢的。

明朝開始發行紙幣失敗其實是比較頭疼的,因此需要辦法來掌握一些硬通貨,而朱元璋出生貧寒,非常同情底層人民的艱苦生活,所以對稅收方麵是不願意過重的,所以政府想搞點南洋的奇珍異寶回來,從社會中收回些貨幣。

另外就是大家都知道,東南亞的貿易之路有個別名,叫做香料之路。

明朝當時有用香料賞賜官員的傳統,部分就當工資發給人家了。所以到產地直接去拿,一個是降低成本,另外一個就是可以自己搞官賣。

估計第三個原因,就是到中東和東非去拿鈷,因為這個是青花瓷需要的主要原料。

那麽後來停止的原因,正如淡茶說的是因為木材成了瓶頸。長江沿岸的森林砍得差不多了,在邊遠的地方沒有河流運不出來,導致了船的成本太高,尤其是海船,規模比較大,耗用木材太大,所以最後鄭和的大船隊,因為要大運輸船加上軍艦,確實是成本高,好像美國海軍的航母艦隊。所以大船隊停止了,就依賴沿海的中小船隊,這樣就把遠洋的利潤讓渡給阿拉伯人了。

而歐洲是因為航海開始得晚,木材的瓶頸也來得晚。當然開發了美洲延遲了一些,但是並沒有延遲多少年。

記得當年英國人殖民到美洲,說,這麽多木頭,哪裏開得完了?結果很快就開完了。

當時木頭不光是造船,還用於燃料。

這個就是逼迫英國開始走向煤礦。而英國的煤礦都是淺層煤。這麽說吧,英國就是中國的山西。這之後就發明的蒸汽機,然後就是工業革命,開始了鐵甲船時代了。

為什麽英國的工業化和現代化,可以走在其他歐洲國家的前麵?就是英國的煤炭哈,當然其他的因素也不能排除。

說起這個,後來的歐盟就是從歐洲鋼鐵煤炭聯盟開始的。

後來明朝的做法就是從依賴自己國企出海貿易的方式變成藩屬代理的方式。

主要是琉球。

琉球之所以重要,因為當年為啥洪武和永樂年間,明軍打得蒙古各部落的同學滿地找牙?並不是說安徽,尤其是兩淮的同學不彪悍,而是當時對付韃靼和瓦刺騎兵,明軍的火銃槍比較厲害。

那麽要保證武器厲害,就必須保證原料的充足供應。其中中國比較缺乏的硫磺在琉球到處都是。

而且大家知道軍事上需要馬匹,當時和北方同學打仗,馬匹自然難搞,那麽也是通過琉球,從其他地方搞了不少馬匹。

其實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正是因為馬匹都出口到歐洲了,才帶動了農業機械、拖拉機啥的給發明出來了。

而琉球又通過中國過來的鐵以及從福建遷移過來的36姓,帶來了各種技術,結果就建立了比較強大的海軍。好像出現過日本海盜船隊被明軍從岸上打退,通過琉球海域的時候被琉球海軍給收拾了。

當時的琉球因為朝貢貿易的原因,估計就好像地中海那裏的熱那亞一樣富裕。

但是這個局麵最後的改變,是因為韃靼的俺答最後認栽了。

本來朝廷最擔憂的邊貿,就是貨幣出海,流失太多導致國內的通縮壓力,那麽大概在王安石的時候就搞了物物貿易,這個就是著名的茶馬交易,之前是布匹。

那麽明朝白銀多了,就沒有那麽多擔憂了。那麽北元投降之後,北方的馬匹交易就起來了,而且需要的硫磺就大幅度降低了,這個導致了琉球的經濟衰落,而當時日本的德川幕府,希望靠琉球作為朝貢貿易的馬甲,就派薩摩藩出兵去打琉球,結果就是好日子過慣了又碰到衰落,就被日本人給打下來了。

中亞的史書。有一本法國人寫的很經典,好像是《草原帝國》;另外就是我之前博文裏麵引用過的《大遊戲》(就是我寫俄羅斯南下係列的時候)。

所有跟帖: 

曆史原來是這樣的啊!給俺理科生補課了。 -asiancarp- 給 asiancarp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3/2013 postreply 08:55:2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