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北京城裏哪些是正宗的幹部子弟小學

來源: 豬頭大隊長 2013-10-23 11:52:19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851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豬頭大隊長 ] 在 2013-10-24 16:30:10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豬頭上過學校都是這裏榜上有名的,雖然至今混了個隊長,還是轉貼紀念一下曾經的學校。
==================================================================

北京那些最難上的小學,背後都有深厚的地緣烙印。這個烙印是中國政經變遷的當下凝結 顯微鏡下,京城名校的分布,恍如社會結構的一個切片。

 從地理而言,東城、西城、海澱三區是北京三大教育強區。西城由於靠近中南海,以及上一輩領導人的特殊愛好,形成了西城政策氛圍濃鬱的特點;東城稍晚開發,現時已多籠罩在商業氣息之中;遠離紅牆與跨國公司的海澱,由北大與清華開始,衍生出眾多高校。

 三區的地緣政治因素托起了其教育實力。在京城教育界流行一個說法:西城如高原,教育實力普遍拔高;東城則如平原,不高不低,亦堪一馬平川;海澱峰壑聳立,譬如丘陵,高者極高,低者甚低。北京名校即散在這張教育地形圖上,居高而處。

政治中樞邊上的知名小學 北京那些最難上的小學,其崛起背後的一個特殊原因是擁有政治地理優勢。

 北 京東城區史家胡同裏名宅鱗次。從晚清至當代,眾多政商名流,置地於此。稱名於後世者,如史家胡同51號曾是章士釗居所,其女章含之與喬冠華的愛情亦在此處 結果;53號即著名的好園賓館,賓館名由鄧穎超所題,寓意“女子園”,其前身為全國婦聯辦公點,帥孟奇、鄧穎超、康克清等皆曾在此辦公;史家胡同亦是眾多 中共領導人及各界名人宅邸,華國鋒、徐向前、榮毅仁、於光遠、仲曦東、臧克家等曾先後居住此。

 舊京掌故,明末將領史可法家祠位於北京史家胡同59號。這座傳說中的家祠,院落三進,從1939年開始,成為了史家小學的所在地。1959年,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的“群英會”上,時任北京市委書記彭真親為史家小學頒發“紅旗學校”錦旗。 從 目前的情況看,史家小學的學生來源主要有三:一為傳統的就近劃片生。二為法定以外的共建生,改革開放後,為招商引資,東城區除了在土地、房屋和財稅方麵開 出招商便利外,亦通過優質教育資源的置換,即以提供共建名額的方式,招徠了許多大企業,如中石油、中石化、保利等紛紛將總部設到了東城區。據記者了解,共 建生在史家小學大概有7、8個班之多。三為高幹子弟,名額直接劃給中央辦公廳等部門,如有領導人眷屬申請入學,需直接聯係中辦,不能直接跟學校接洽。據 悉,現在史家小學,中央領導人子弟約有30到40個。這些孩子在派出所皆有登記,以確保其安全。曾經有一次,某高級官員的孩子,放學之後自己跑到了網吧, 結果7、8個派出所出動,遍尋一夜,才在網吧找到這個孩子。

 除 了招收高幹子弟,史家小學一貫以來亦承擔著政治任務。1963年,時任老撾總理的貴寧·奔舍那被暗殺,老撾國內局勢動蕩,貴寧夫人帶著子女避禍中國,對其 子女的教育任務,即落到了史家小學等學校身上。1964年,貴寧·奔舍那遺女西沙蒙和開芸姐妹進入史家小學六(3)班,短暫學習了半個學期。此 外,1995年坐床繼位的十一世班禪,因當時年紀尚小,其教育任務,亦由史家小學承擔。十一世班禪在北京接受了小學教育,現在史家小學還有班禪上學時所題 墨寶。

 實驗二小名聲不弱於史家小學,其也得地理之便:坐落在新文化運動起源之地——新文化街,且斜對麵便是中南海。

 與史家小學類似,實驗二小亦招收有不少領導人子弟,甚至因其附近片區住戶較少,校內高幹子弟比例在全市首屈一指。該校有教師曾慨言,校中學生皆背景深厚,不敢怠慢,故其校風提倡“以愛育愛”。實驗二小與八中關係密切,八中亦被認為是北京頗具貴族氣質的中學。

 北 京景山學校創辦於1960年,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燈市口大街,左傍故宮博物院,南下即是王府井,目前,因其招生甚少被認為是最難上的學校,亦是居北京的富商 巨賈最愛為子女選擇的學校。一個機緣是1983年,鄧小平參觀該校,信筆題詞“教育要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此後“三個麵向”成為大陸三十年 來教育方針,景山學校亦因此而貴,成為中國教育改革的符號。據悉,鄧家後代亦有人曾就讀於景山學校。

 也有顯赫一時的知名小學因地理而失勢。育才學校前身是延安保育院,但遷入北京後建址於宣武區先農壇,因遠離核心,遂失去了地緣政治優勢,聲勢稍弱。

 更典型的例子是府學小學,此校曆史已逾600年,與史家小學相鄰,但在發展上落後於後者,亦可以從地理位置稍有偏離中獲得理解。

 正宗的幹部子弟小學

 1949 年之後,為了安排進京各大部委機關子弟,幹部子弟學校紛紛而立。官辦幹部子弟小學,有典型的軍事戰爭痕跡。延安時期,共產黨為解決前方將士的後顧之憂和培 養紅色接班人,幼兒托育供給製在大後方興起。這以延安保育院為代表,其招生對象主要是為具有一定級別要求的黨、政、軍領導人子女,且因父母級別不同,子女 所享受的待遇亦有所差。

 1952 年,政務院頒布《幹部子女小學暫行實施辦法》,要求“各級人民政府機關及團體得根據需要,設立幹部子女小學”。與延安時代一脈相承的是,幹部子女入學, “得依幹部的職務、工作年限、待遇等條件優先錄取一部分;對烈士遺孤,應給予特別照顧。”具有封閉性和等級性的鮮明色彩。轉至文革年代,原旨保障隨軍後勤 的幹部子弟學校,遂變成了血統論的堡壘。

 目 前機關學校中,北京育英學校最為著名。育英學校成立於西柏坡,原名為中共中央直屬機關育英學校,後隨部隊入京,定址於北京海澱區萬壽路西街,與萬壽路附近 的部長公寓所毗鄰。該校曾經是中央幹部子女學校,負責對領導子女的教育工作。中共諸多領導人子女曾就讀於此,毛澤東的女兒李訥從西柏坡到北京後,便曾插班 進入該校學習。1952年,“六·一”兒童節前夕,毛澤東專門為育英學校題詞“好好學習”,此後數十年,此四字為婦孺所詳熟。

 由育英學校往東,三裏河一帶,因是國家計委、財政部等多部委所在地,亦是幹部子弟學校密集處所。

 東臨釣魚台國賓館而建的中古友誼小學即坐落於此。該校始建於1954年,原為國家計委子弟小學,1964年,因與古巴交好,該校由外交部下令改為北京市三裏河中古友誼小學。

 三 裏河東南,至長安街西線的複興門外大街處,即北京市育民小學。該校創建於1959年,原是財政部子弟學校,1961年,改歸北京市教育局領導,成為教育局 子弟寄宿學校,文革時期,又奉命接收外國專家子弟。目前,育民小學以在小學階段開展超常教育而知名,其超常班創辦於1995年,當時為國家重點科研課題。

 建於1955年的二裏溝中心小學,位於三裏河北麵二裏溝一帶,附近有住建部等部委。其實該小學最早是對外貿易部子弟小學,是當時為解決出國工作人員子女教育問題而設立,亦是北京市最早對外開放的學校之一。

 中央部委層級的幹部子弟小學大多位於西城,北京市的幹部子弟學校則位於北京次級辦公區域——東城區。建於1955年的東交民巷小學,即是當年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子弟學校。該校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台基廠大街,與北京市委大樓相依,其址亦是清末外國使館區駐地。 背靠科研院校的“二路軍”

 海澱區中關村一帶由於集合了全國最頂尖的科研力量,同時也是全國最頂尖的大學聚集區,其教育水平拔高於全區水平,為“丘陵上的峰巒”。其中,大多數“山頭”即是由頂尖大學領導的附屬學校,包括附屬中學與附屬小學。

 就小學而言,口碑最好的附屬小學為北大附小。該校始建於1906年,前身即為京師大學堂的附屬高等小學堂,其後一度為燕京大學附小。1952年,改名為北京大學附屬小學,並於數年後遷入北京大學內部的燕東園內王家花園。百多年來,該校向為國中小學翹楚。

 

距北大附小不遠,位於清華大學內的清華附小與其鼎足而立。清華附小始建於1915年,前身亦是清華教員子弟學校,名為成誌學校,馮友蘭、朱自清等清華教授曾先後任成誌學校校董。1952年,因抗戰一度解散的成誌學校,改名為清華附小,依舊為清華教職解決子弟教育問題。

 北大附小與清華附小的經驗在先,為大學設附小,成為50年代趨勢。1954年,人民大學開始籌建寄宿製職工子弟小學,至1958年,校址設於人民大學院內。人大附小由人民大學黨委領導,其校長亦由黨委指派。

 在海澱區,中關村一小、二小、三小等三所小學也為人矚目。這三所學校皆位於中國核心科研區域中關村,本是為解決中科院子弟入學問題而設立。但由於中科院子弟智商水平較高,且重視子女教育,中關村三所小學越辦越好,久而久之形成口碑。

值得一提的是,中關村一小屬於軍民共建學校,航天英雄楊利偉等子女皆曾就讀於此。與之類似,據中關村不遠,直屬於北京市教委的101中學,亦與部隊有共建關係,被認為是關係最難找的學校。

 因 為出身原因,這些小學大多依傍中科院、大學而立,其領導權亦為院校所掌控,脫於北京市教委領導之外,形成“化外之地”。此種因曆史留下的局麵,被教育觀察 者認為,是造成北京市教育與學校改革整體難為的因素之一。“化外之地”的形成,亦使得海澱區的教育呈丘陵顏色,東城與西城的紅土鋪地,呈現出光怪陸離之 貌。

 教育荒野的新富高地

 因天時與地利,海澱、東城與西城三區,羅織了北京最豐厚的教育資源,形成一幅從丘陵到平原、再到高原的地形圖,然而,在這幅地形圖之外,北京其他區縣的教育卻如荒野般,草木疏離。

 近十年間,因入世與經濟發展而成為北京CBD核心所在的朝陽區,尤堪注目。在朝陽的教育版圖上,由於與政治核心區較遠,名校寂寥。

 芳 草地國際學校是朝陽區知名小學,也是北京少數有中學建製的小學。該校始建於1956年,上世紀70年代,因外事活動增多,按照周恩來要求,芳草地小學開始 招收駐華使館人員子女和外籍及港澳台學生,至今,傳統未改。作為國際化學校翹楚,該校位於朝陽區日壇北路1號,周遭使館環立,頗受來華外國人青睞。

 北京那些人人欲往裏鑽的小學,大都成名於改革開放之前,而近十年來北京財富地理變遷,對教育布局的重構力,卻影響甚微。在朝陽區CBD周遭,罕見知名學校,作為北京新富階層居住地區,該區域教育水平遠在相鄰的東城區之下,更不用說與海澱、西城比。

 清華園教育集團副校長聞風說:“中國的名校階層已經形成了,尤其是名小學,建校時間大多非常長,很早之前就獲得過上麵的認可,比如評選市重點、區重點,就算現在有個普通學校,教學質量再怎麽好,也需要二三十年才能躋身名校階層。
(鳳凰周刊趙家鵬)

所有跟帖: 

很多中央幹部子弟是北海幼兒園到皇城根小學到北京四中到北大。 -AprilMei- 給 AprilMei 發送悄悄話 AprilMei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3/2013 postreply 16:08:17

回複:很多中央幹部子弟是北海幼兒園到皇城根小學到北京四中到北大。 -leonardo2025- 給 leonardo2025 發送悄悄話 (115 bytes) () 10/23/2013 postreply 20:36:08

八一學校呢?110中是什麽學校?四中算哪門子幹部子弟學校? -aussie-2- 給 aussie-2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24/2013 postreply 12:58:03

他大概是說101 -dudaan- 給 dudaan 發送悄悄話 dudaa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5/2013 postreply 11:37:47

徐向前住後海,什麽時候住過史家呀? -李操星- 給 李操星 發送悄悄話 李操星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3/2013 postreply 20:03:29

你還嫌往北京擠的人不多,北京的教育資源不夠緊張是麽? -煎餅- 給 煎餅 發送悄悄話 煎餅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3/2013 postreply 23:01:29

景山學校過去一直是幹部子弟最多的小學,老鄧能題字也是因 -DMV5- 給 DMV5 發送悄悄話 (156 bytes) () 10/24/2013 postreply 08:35:41

景山和四中以前都很多,因為那是是就近入學。 -鬱金香花園- 給 鬱金香花園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24/2013 postreply 20:33:39

文革前育英是住校,實驗二小是走讀,有些不願住校的幹部子弟就上實驗二小。 -dasenlin- 給 dasenli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24/2013 postreply 16:03:32

Surprise.還有人知道我們育英學校的曆史。幾十年前就開始沒落了。再過幾年估計就更沒幾個知道了。 -tina0- 給 tina0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24/2013 postreply 19:53:19

八一中學是部隊的子弟學校。人大附中也很多子弟,我們物理老師教過高玉寶,郝見秀 -鬱金香花園- 給 鬱金香花園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24/2013 postreply 20:31:26

跑遍了北京,隻有東城還有點兒老北京的樣子。史家胡同也無大改觀。要不是樹大根 -Bornfree- 給 Bornfree 發送悄悄話 Bornfree 的博客首頁 (12 bytes) () 10/24/2013 postreply 21:40:44

我家就在史家胡同,這個說的有太多錯誤 -dudaan- 給 dudaan 發送悄悄話 dudaan 的博客首頁 (881 bytes) () 10/25/2013 postreply 11:07:4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