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台上就捧誰的臭腳!習遠平在習仲勳誕辰100周年座談會發言(全文)

來源: ouyanghui 2013-10-09 20:37:33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255 bytes)
習遠平在紀念習仲勳同誌誕辰100周年

  暨兩當兵變曆史地位座談會上的發言

  在全國人民剛剛度過“十一”長假,慶祝新中國成立64周年之際,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來到山川秀美的兩當,參加紀念習仲勳同誌誕辰100周年暨兩當兵變曆史地位座談會。作為革命前輩的後代,我首先對甘肅省委、省政府對這次活動的精心組織和周到安排表示衷心感謝,向所有參加過兩當兵變和陝甘邊革命鬥爭的老紅軍、老同誌,向為革命事業作出巨大貢獻的老區人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同時,我也代表母親齊心同誌,向出席這次座談會的中央有關部委、解放軍總政治部、蘭州軍區和上海市委、陝西省委的領導同誌,向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和新聞媒體的朋友們表示誠摯的問候!

  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是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艱苦卓絕的奮鬥換來的。

 

  陝甘兩省是中國共產黨在西北地區最早建立組織的省份,兩省的革命鬥爭曆史是一個相互關聯的整體。從大革命時期到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在這塊紅色土地上,以劉誌丹、謝子長、習仲勳等為代表的革命先驅,不畏白色恐怖,置生死於度外,響應黨的號召,深入發動群眾,積極開展武裝鬥爭,有力地震撼了國民黨反動派在陝甘兩省的統治。其中,兩當兵變就是一次具有重要影響的軍事鬥爭行動。

  兩當兵變體現了革命前輩舍生忘死的鬥爭精神。我的父親習仲勳從學生時代開始,就勇敢地投入了陝西渭北地區如火如荼的革命鬥爭。他12歲入團,14歲在獄中入黨,因年紀小投身革命,被當地群眾稱為“都村三傑”之一。1930年2月,年僅16歲的他,不顧失去父母雙親的巨大悲痛,冒著深入敵營的巨大危險,受黨組織委派,到陝西長武縣國民黨部隊做兵運工作。他機警幹練,講究策略,同先期進入這支部隊的其他幾名共產黨員秘密建立黨組織、發展黨員,後擔任營黨委書記,肩負起了領導兵運工作的主要責任。1932年4月2日,乘部隊在陝甘兩地換防之機,在陝西省委特派員劉林圃的協助下,營黨委果斷決策,在甘肅兩當縣發動武裝兵變,並將兵變後的部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遊擊隊第五支隊,他任隊委書記。陝甘遊擊隊第五支隊千裏轉戰,計劃與劉誌丹部會合。但在東進途中,遭敵重重圍堵,多次激戰,損失嚴重,終因寡不敵眾被打散。此後的幾十年當中,父親不止一次地談到兩當兵變,他說:“兩當兵暴是一次具有重要政治、軍事意義的革命暴動。之前,我們進行了一段比較完整的兵運工作,其方針是比較正確的。”兩當兵變雖然最終遭受挫折,但其意義深遠。

  兩當兵變喚起了隴原人民開展武裝鬥爭的政治覺醒。兩當兵變是中國共產黨在駐甘肅國民黨部隊中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發動的一次軍事鬥爭行動。以此為起點,在1932年4月至1933年4月的一年時間裏,甘肅境內先後發生了靖遠、西華池等十多次武裝起義,燃起了隴原大地的革命風暴。這些兵變部隊有的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遊擊支隊”,有的改編為“人民革命軍”,有的改編為“西北抗日義勇軍”等,為創建和發展陝甘邊革命根據地和集結革命力量做出了巨大貢獻。

  兩當兵變積累了陝甘軍民進行武裝鬥爭的寶貴經驗。正是通過兩當兵變等鬥爭實踐,劉誌丹、謝子長、習仲勳等同誌認識到,要奪取武裝鬥爭的勝利必須走井岡山的道路,把軍事運動同農民運動結合起來,建立工農武裝和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兩當兵變也是我父親獨立領導武裝鬥爭的開端。以這次事件為標誌,他由一位黨員積極分子成長為一名黨的基層組織領導人和軍事指揮者。在此後的革命道路中,父親憑著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堅強的革命意誌,與劉誌丹、謝子長一起創建和發展陝甘邊革命根據地,並在南梁的荔園堡當選為陝甘邊蘇維埃政府主席。他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在武裝鬥爭中排除各種幹擾,堅持獨立自主的發展路子,實行“狡兔三窟”的戰術,三大遊擊區相互依托,形成了機動靈活的遊擊戰略和守退兼備的生存發展方式;在根據地建設上,堅持從地情民情軍情出發,注重把黨的建設、軍隊建設、政權建設、經濟建設同統一戰線工作、群眾工作相結合,在實踐中摸索出了一整套建黨、興政、強軍、安民的有效策略;在政權建設上實行“十大政策”,妥善協調黨群、軍政、軍民關係,調動各方麵的積極性,從而保證了這一紅色根據地在複雜的鬥爭環境中保存了下來,為黨中央和各路紅軍長征提供了落腳點,為中國革命戰略重心由南方轉向西北創造了條件。抗日戰爭勝利後,父親又按照中共中央的戰略部署,協同彭德懷、賀龍同誌指揮了保衛黨中央、毛主席和陝甘寧邊區的戰役,轉戰西北戰場,為解放大西北、解放全中國,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兩當兵變培養和鍛煉了一批黨的骨幹分子。1929年至1931年,中共陝西省委曾先後派李秉榮、李特生、習仲勳、呂劍人、劉書林等同誌到警備三旅二團一營做兵運工作。這些先輩們,根據部隊實際,謹慎細致地開展宣傳教育,啟發士兵覺悟,先後發展了左文輝、許天傑等30多名黨員,並在連隊建立起了三個中共地下黨支部,推薦共產黨員和具有革命進步思想的士兵擔任連、排職務。這些骨幹分子,不僅在兵變中衝鋒陷陣,發揮了重大作用,而且在以後的革命活動中顯示出頑強的鬥爭精神。劉林圃同誌後來在西安被捕並英勇就義,劉誌丹同誌為他題寫了“英雄誌向實偉大,勇氣流血最光榮”的挽聯;李特生同誌在黨組織的安排下,到蘭州繼續開展黨的地下工作;呂劍人、許天傑被捕入獄後,不屈不撓,直到西安事變後才經黨組織營救出獄。更多的黨員骨幹如左文輝、石文傑等則分別在各地尋找到黨組織或重新加入到紅軍的行列,繼續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奮鬥。在我的記憶中有這樣一個小插曲:有一年,父親見到了張邦英伯伯,風趣地說:“邦英呀,那時你我都在白軍做兵運工作,互相間打了無數次仗,到最後才知道有兩次戰鬥是你我各自指揮白軍部隊刀兵相見,結果誰也沒打死誰。如今,我們都是80歲老人了,萬幸啊!”

  血雨腥風應有涯,人間遍種自由花。兩當兵變極大地喚醒了甘肅人民的革命意識,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甘肅人民進行革命鬥爭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動力。甘肅省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女媧和黃帝相傳誕生於甘肅,聞名中外的絲綢之路橫貫全境,曾創造出“天下富庶者無如隴右”的輝煌曆史。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甘肅人民創建了以南梁為中心的陝甘邊根據地,迎來了三軍大會師,譜寫了一曲曲壯美的擁軍愛民模範曲,唱響了嘹亮的愛黨歌,最終迎來了解放,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巨大成就。我們高興地看到,改革開放以來,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甘肅曆屆省委、省政府團結帶領全省人民,負重奮進,艱苦創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古老的隴原大地呈現出繁榮發展、生機勃勃的景象。父親在天有靈,也一定會為他付出過心血和汗水的這塊熱土所發生的巨大變化感到欣慰。今天,我們紀念兩當兵變,就是要學習和弘揚革命前輩舍生忘死、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學習和弘揚他們求真務實、追求真理的科學態度,學習和弘揚他們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工作作風,從而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作出應有貢獻!

  祝願兩當的明天更加美好,甘肅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