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mond】(十)滄海桑田 D.立國根本

本文內容已被 [ 唵啊吽 ] 在 2013-10-03 12:27:09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未來的中國將會怎樣,取決於未來的中國將會有怎樣的工業。未來的中國將會有怎樣的工業,取決於未來的中國將會有怎樣的人民。未來的中國將會有怎樣的人民,取決於現在的中國擁有怎樣的教育。教育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


之所以說工業決定未來,是因為工業對於社會的最大意義,不在於提高個體的生活水準,而是為社會組織引入負熵,即降低內在混亂度、提高有序程度、排解內部矛盾、維持係統運轉,這決定了一個國家能不能存在、以怎樣的方式存在。負熵可分為兩種:能量和製造,前者比如化學燃燒、電力和核能,其本身就是負熵,而所謂製造就是一個降低對象混亂程度、提高其有序程度的過程,比如把紗線織成布匹、把砂石建成房屋。工業能力意味著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現代工業之不同於手工業、小作坊,也正在於這兩點,一方麵通過對化石能源的開發釋放出了巨大的能量,另一方麵通過社會化大生產極大地提高了製造的水平和效率。


其實對於生物個體也是同樣。植物從陽光獲得能量、吸納二氧化碳製造糖分;動物從食物中獲得能量和氨基酸等,製造出蛋白質構成自己的身體。每個生命都必須不斷進食和吸收,獲得能量和原料,然後製造自身需要的物質,於是才能存活和成長,否則必定死亡。對於一個國家更是這樣。所以,我們看到,凡是工業發達的國家,其社會都是文明有序的;而那些工業不發達的國家到處都是髒亂差的現象;工業發生退步的話,社會的方方麵麵必然隨之退步,比如剛剛破產的底特律;凡是工業出現危機的國家,社會也必然出現危機,比如最近的冰島、希臘、埃及等等;越是堅持工業道路的國家,在經濟危機中越能屹立不倒,比如歐債危機中的德國。三產和金融都不是支撐國家的終極力量,工業才是。


那麽,什麽工業又是靠什麽力量來支撐的呢?歸根到底,是勞動。其中既包括體力勞動,也包括腦力勞動;既包括勞動的數量,也包括勞動的質量、效率。所謂工業,其本質就是用勞動去改變外在的物質世界,使之符合人類的需要,紡紗織布也好,煉鐵燒陶也好,機械製造也好,石油化工也好,都是如此。勞動的投入越多、效率越高,帶來的改變就越大,工業就越強大、越先進,文化就越繁榮、社會就越文明、國家就越富強。或許世界最初是由上帝創造的,但是現在我們身邊的一切,從服裝鞋襪到桌椅板凳、從手機電腦到電視冰箱、從汽車火車到船舶飛機、從道路橋梁到房屋建築、從槍支彈藥到坦克大炮、從電報電話到光纖通訊,既不是靠魔法,也不是靠上帝,而是靠勞動創造出來的。


勞動唯一來源是勞動者。一個國家有怎樣的勞動者,就有怎樣的產品,就有怎樣的工業,於是就有怎樣的現在、將有怎樣的未來。而在勞動者身上,對工業化最重要的,無疑就是受教育程度了,沒有之一。縱觀世界各國的工業曆史,可以看到,一個國家的工業化程度是和其國民教育程度成正比的,沒有例外。那些國民教育程度高的國家,哪怕國土被戰爭毀成廢墟,例如二戰後的歐洲和日本,隻要掌握工業知識和製造技能的那些人還在,生產就可以快速恢複,國家就可以迅速重建,經濟就可以繼續發展,科技就可以大幅進步,發達國家還是發達國家,因為人還是那些人。


反之,那些國民教育程度較低的國家,就算和平時間再長,也發展不出像樣的工業。比如印度,其國民識字率隻有61%,其中婦女的識字率不足一半,即便三百年的殖民時代給他們規模可觀基建遺產,即便沒有像中國那樣經曆上百年的戰爭和內亂,即便冷戰時代也能同時受到東西兩大陣營的垂青和照顧,即便實行了據說是最普世最有前途的民主製度,但印度的工業發展卻總是困難重重,尤其是國防工業,隻有萬國牌的武器和永遠推遲的計劃,問題的根子在於人。


農業時代決定國家實力的是人口,進入工業時代之後,則是人口的文化和科技素質。我們中華民族一向以勤勞智慧著稱,具有不服輸、能吃苦、肯勞動、高儲蓄、重教育等特質,所以才能如此快速和迅猛地實現工業化。而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中國人本身,特別是教育程度。


要發展工業,必須教育先行。工業基礎薄弱的國家可以超前培養出高素質的工業人口,然後讓他們進入工業、推動工業發展,比如明治維新的日本。反過來的話,指望等工業發展了,再倒逼教育係統提供高素質的人口,卻是行不通的,這樣隻會讓工業和教育都停留在低水平上循環。因為缺乏知識的勞動者隻能從事低水平的工業,而低水平的工業隻會吸收低教育程度和低工資的勞動者。此時即便培養出了高教育程度的勞動者,反而會被這種低級工業所排斥,因為他們的高素質排不上用場、高工資無法被接受,於是這些人隻好轉向發達國家或地區尋求工作。這樣一來,就形成了人才的逆向流動,不發達地區好不容易用工業剩餘培養出了一些人才,卻最終流向了發達地區。最終的結果是:落後地區的低級產業因為人才失血而無法升級,欠發達國家向發達國家輸送高端人才。幾乎所有的第三世界國家都沒能擺脫這種困境,除了中國。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極端重視教育,共產黨尤其如此,並且執行能力超強。即便爬雪山、過草地的時候,紅軍戰士也會把字條帖在後背上,邊行軍邊學習認字。抗日戰爭時期的八路軍、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行軍作戰之餘,會在當地開設識字班,把寫著物件名字的字條擺在磨盤、門窗上,幫助老鄉認字。建國之後,共產黨在中國普及了國民黨提出、卻沒能推廣的簡化字,把中國人的識字率從20%提高到現在的95%,在中國曆史上第一次實現了全民教育。這才使得中國具備了實現工業化的基本條件。


工業的進步反過來也促進了教育的發展。工業越發達,所提供的剩餘產品就越多,當把這些積累投入教育事業之後,就會培養出更多、更高端的人才,這反過來又會帶動工業的擴展和升級。這就構成了一種相互激勵、相互提升的正反饋關係。新中國的教育事業經曆了三個高速發展的十年,恰好分別對應於中國工業的三次突飛猛進。這不是一種巧合,而是由於教育和工業之間的正反饋關係促成的。縱觀這三個階段,我們看到,工業是隨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升級的,識字和初等教育的普及為中國帶來了初步工業化,中級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起飛帶來了中等工業化和經濟起飛,而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研究生教育的發展則讓中國的工業實現了騰飛。


第一個十年是建國後的“一五”和“二五”時期,在這一階段中,中國完成了大規模的掃盲運動,普及了初等教育。與此同時,大學畢業生從解放初的每年3萬人增加到了18萬人。在基礎之上,中國初步建立了一個自主、獨立和完整的工業體係。


第二個十年是80年代,在這一時期,中級教育已經普及,高等教育開始起飛。自從77年恢複高考後,中國的大學規模逐步擴大,到1989年,每年的大學畢業生人數增加到了58萬。中國的外向型經濟正是在這一階段實現起飛的,中國工業從此開始在世界範圍內汲取燃料、在國際大循環中實現騰飛。


第三個十年則是2001-2011年,在這段時間裏,中國的高等教育開始走向普及,研究生教育也獲得了極大發展。在這十年時間裏,大學擴招的威力逐步顯現。2001年,中國的大學畢業生人數首次突破100萬,此後迅速超越美國,並在2011年中超過了600萬。這是中國工業實現騰飛的內因,同一時期中國加入了世貿,成為工業快速發展的外因。兩者迭加在一起,使中國經濟發生了爆炸式的增長。


 


點看全圖


大學擴招對於中國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從1999年大學擴招算起,到2012年底為止,包括所有高等教育在內,中國累計培養了約8000千萬大學生和大專生。進入2013年,中國已經接近於實現了高等教育大眾化,擁有大專以上學曆的人口大約為1億4千萬,遠遠大於美國的8千萬人,更是大大高於日本的全部人口。中國近年來的經濟發展、工業成就和科技突破,從根本上說,靠的不是政策、外資或者國際市場,而是靠受過良好教育的、數量龐大的勞動人口。


近十幾年來,中國有一大批新興的重工業公司、高技術公司、互聯網公司迅速崛起,其中很多是民營的,包括三一重工、振華港機、奇瑞、比亞迪、聯想、華為、中興、騰訊、淘寶等等,其快速成長的背後,都是得益於大學擴招提供的大量高素質勞動人口,而不是光憑一兩個領軍人物就能搞起來的。否則的話,不妨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大學擴招,把這些公司裏的年輕大學生全部換成高中生、初中生,看看會發生什麽,看看這些公司是否還能成長起來。


很多人總是問,為什麽美國有微軟、蘋果和穀歌,有蓋茨、喬布斯和佩奇,為什麽中國沒有這些。其實,美國之所以有微軟、蘋果和穀歌,並不是因為美國有蓋茨、喬布斯和佩奇,而是因為美國有世界上數量最大的大學生群體。千萬不要低估數量的作用,一方麵,少數的天才是在巨大的人口基數中產生的,基數越大,天才越多;另另一方麵,一個好漢三個幫,隻有以足夠數量、足夠素質的勞動人口為基礎,蓋茨、喬布斯和佩奇才能建立起他們的帝國。中國沒有微軟、蘋果和穀歌,也並非是因為中國沒有蓋茨、喬布斯和佩奇,而是因為當年的中國沒有足夠的大學生。正如貧瘠的土地上長不出好莊稼,缺少高等教育人口的國家中也不可能出現高端公司。


現在,這種情況正在發生深刻的改變。如果隻考慮普通高校招收的本專科生,現在中國的大學毛入學率為38%。如果記入成人和網絡教育培養的話,則會超過50%,已經屬於高等教育普及化了。要是再考慮到未來適齡人口數量下降的因素,即便維持目前的大學招生規模不變,5年之後,中國的大學毛入學率也將超過70%,從而使中國成為全球人口基數最大、高等教育最普及國家。這對於未來的中國具有怎樣的意義、對於世界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是如何估計都不為過的。


如果按照學曆程度細分,中國現有的本科生和大專生總數分別為5500百萬和8500萬,美國則分別為5800萬和2200萬,中國的本科生數量尚略低於對方。按照人口比例計算,在25歲及以上人口中,中美兩國擁有大專以上學位的人口比例分別是15%和40%。目前中國的這一人口比例大約每年增加1%,按照這個速度計算,中國還需要大約25年追上美國。此外,中國2012年的研究生畢業人數為48.6萬,少於美國2010年的75.2萬。可見中國的高等教育在無論是在數量方麵,還是質量方麵,都需要繼續發展、繼續追趕。


如果按照學科細分的話,中國稱得上是一個理工生的國度。2011年,中國的本科畢業生中10%為理科生、32%為工科生,大專生中則有45%學習各種工科專業。美國的情況是,2009年,大學生中8%學理科、14%學工科,剩下的除了1%為農學,其餘均為各種人文學科。依此估算,目前中國的理工生總數約為6100萬,其中大部分為年輕人;而美國約為1800萬,年齡分布比中國偏向老年化。毋庸贅言,這些理工生是維持一個國家工業運轉和升級的關鍵人群,可以稱為核心工業人口。中國的核心工業人口現在已經是3倍於美國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差距還在不斷拉大。因此,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2012年中國的工業GDP接近美國的2倍,這並不值得令人驚訝。


更為可貴的是,由於擴招才剛剛進行了十餘年,中國大學生的年齡構成非常年輕化,都是80後。這批80後大學生從2001年前後開始陸續畢業,到現在最多已經有了10年左右的的工作經驗,而年齡不過二三十歲,正是精力最旺盛、最能出成果的時候。事實上,他們已經在各行各業挑起大梁了。以航天係統為例,其各研發團隊的平均年齡分別是:嫦娥團隊、神舟團隊33歲,北鬥團隊35歲,東方紅四號團隊29歲,衛星應用團隊28歲。伴隨中國經濟實力的成長,這批大學生的將會有更多的用武之地,並擁有更雄厚的資金支持、更先進的技術支撐和更強大的工業基礎,前途不可限量。有了這批年輕人,未來中國在經濟、工業和科技等方麵全方位地超過美國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


有人說,由於人口年齡老化和人口紅利耗盡,中國將會走下坡路。這實在是大錯特錯。人口紅利並不簡單地是年輕人口,真正的人口紅利來自於受過良好教育、能從事複雜勞動的人口。否則,如果一個社會主要由大量年輕而缺乏教育的人口構成,這非但不會是工業發展的助力,反而可能是社會動亂的隱患,中東和拉美都不乏這方麵的例子。反觀中國,擁有超過一億受過高等教育、年富力強的勞動人口,並且這個數字還在以超過每年1000萬的速度增加著。目前,中國每年培養約50萬研究生、700萬普通本專科生、200萬成人本專科生、130萬網絡本專科生。所有這些才是中國最值得依仗的人口紅利。中國的人口紅利還遠遠沒有結束,才剛剛開始而已。


不僅如此,我們中國人的身上還存在著一份永久性的人口紅利,那就是從曆史上傳承下來、流淌在我們血液裏的工業基因,表現為大一統的國家觀念、建造宏大工程的國家能力、稱雄天下的民族自信和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一個國家要實現高度工業化,僅有作為個體的人是完全不夠的,哪怕數量再大、教育程度再高也不行,還必須具備另外兩個條件:組織能力和集體意誌。前者是在物質上實現社會化大工業生產的必要條件,後者則是在精神上堅持工業化方向不退縮的保證。通俗地說,組織能力就是把所有人擰成一股繩,集體意誌就是大家向同一個方向用力。


我們中國人的身上恰恰同時具備了這兩個因素。在物質層麵上,中國人能組成世界上人口最龐大的國家、屹立5000年不倒,並且建設出秦直道、長城、大運河、都江堰等絕世工程,這些都證明了我們的組織能力。在精神層麵,中國人的頭腦中沒有統治一切的上帝,敢於向自然挑戰,不屈服於外來統治,骨子裏認為中國應當是世界第一,因為自古以來便是如此,我們已經習慣了,現在不是第一,這種狀態是不對的,是必須加以改變。這些上升為一種要奮鬥、要上進的集體意誌,也就是中國的國家意誌。在其驅使下,中國人如饑似渴地學習一切科學技術知識,不憚於改革任何社會製度,大規模地進行基礎建設,下餃子一般的建造軍艦、海警,凡是別人有的我們都要有,而且要更多、更好。於是,我們有了兩彈一星、雜交水稻、隱形飛機、航空母艦、神舟飛船、蛟龍深潛、北鬥導航、天鏈通訊、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城鐵地鐵、高壓電網……,如今這張單子正在變得越來越長,因為我們國家的根基――教育――正在變得越來越強大、越來越牢固。

所有跟帖: 

Excellent post! -hercules007- 給 hercules007 發送悄悄話 hercules007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1/2013 postreply 19:47:38

善哉,善哉! -zbj8888- 給 zbj8888 發送悄悄話 zbj888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1/2013 postreply 20:35:11

堅信我們偉大的祖國,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 -372101- 給 37210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01/2013 postreply 23:54:31

謝樓主分享好文章 -500miles- 給 500miles 發送悄悄話 500mile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02/2013 postreply 09:43:1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