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薄熙來與陳良宇,中國奇跡與上海神話(上)
薄熙來審判開始以來,網上一派熱鬧。山哥一直沉住氣,專心打好自己的醬油。如今判也判了,快要曲終人散了,不妨侃侃自己的想法,想必沒有影響天朝刑部量刑的嫌疑了。老朋友們都知道,山哥喜歡擺古,好講些稍有些年頭的故事。那麽今天我還是從七年前的陳良宇事件侃起吧。2006年9月24日,中共突然宣布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因涉嫌上海社保基金案而被免職。2008年4月正式宣判陳良宇犯有受賄罪,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獲刑18年,並沒收30萬元財產。
不過大家都明白,雖然陳良宇的罪行應該基本屬實,但陳鋃鐺入獄的真正原因是他公開對抗胡溫第四代核心的宏觀調節戰略。其實拿毛老大的話來說,良宇也就是把上海當成他自家的土圍子,沒把中央放在眼裏。那時胡溫上台不久,立足未穩,前兩年軍委主席還是老江占著,上海幫當然有理由不賣中央的帳。
其實那時不但是上海市委政府那些高層,就是一般的上海市民,知識界,也都膨脹得很厲害。那幾年我因工作關係,與上海同行打交道很多,感覺上海在經曆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後的經濟起飛後,的確已經把京粵等拋在身後,在長江流域更是當仁不讓的龍頭老大了。
那時的上海的確欣欣向榮。八十年代落在廣東經濟特區後麵的那股晦氣已經全然不見。上海政界知識界最喜歡說的口號就是“與國際接軌”。上海人對內地鄉下人是從來沒有放在眼裏過,此時就更是如此。不過上海對港台新加坡南韓日本都是恭敬有加,更不用說是對來自美英加澳的真洋鬼子了。就連那年頭的海龜們,不管祖籍來自哪個窮山溝,隻要沾了洋文憑洋學問,就可在上海灘獲得足夠的尊重。
上海日新月異地發展,市政管理效仿新加坡,效率和廉潔的程度的確大大好於內地。那時回到家鄉,發現長沙買機票火車臥鋪票還得找關係,到上海就不必要了。去窗口交點手續費就行。結果有位遊過張家界的土生土長的上海年輕博士生(那也是他平生到過的中國最西邊了!)便對我感歎道:我們上海真廉潔,真有秩序!
我差一點也跟他一起感慨了。
不過畢竟多活了十年,對世界的了解也必然複雜了許多。
上海真的沒有腐敗?上海台,東方台還有那些文匯,解放,新民等報紙也都在搞輿論監督。可是被曝光,被揭露的從來沒有超越過街道辦事處和鄉鎮一級官員。
於是我冷靜地對那位年輕人說:“上海比內地進步是顯而易見的。不過如果市委市府上層不貪則已,一貪必是大貪。”可惜他還是不以為然。
後來的事大家都清楚了。社保案爆發了,陳良宇下監獄了。一部《蝸居》,把上海灘的腐敗揭露了個底朝天。上海無腐敗的神話也就自然破滅了。
當然了,陳良宇及其心腹們當年貪的那些,與如今薄熙來袞袞諸公的斬獲肯定不成比例。但是對比他們在市民們麵前清官秀,也無疑是徹頭徹尾地欺騙了。(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