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台灣僧人大德星雲法師邀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陸作家莫言攜妻女等一行近日造訪台灣,參加在台灣高雄佛光山舉行的“第二屆星雲人文世界論壇”, 並為其新書《盛典》做宣傳。21日,莫言在其新書發表會上表示,過去大陸作家寫“人”帶有階級、政治的偏見,自己今後在寫作時會避免臉譜化的模式,不會把 國民黨的軍隊當“鬼”來寫,也不會把共產黨的軍隊寫成“神”。
莫言此次是應星雲法師之邀而來台灣,他自我解嘲說:“都說吃人家的‘嘴短’,雖在佛光山隻有素食吃,但我還是要說說佛光山好。”莫言說,佛光山把佛教精神變成了空氣,變成了水,讓善念根植到每一個人心中。於是,星雲法師所倡導的“人間佛教”就能深入到民眾生活中。
圖為莫言15日在“第二屆星雲人文世界論壇”進行演講
莫言21日在台北為新書《盛典》宣傳。《盛典》是他獲諾貝爾文學獎後首部作品,以13篇親筆日記、7篇演講、8篇訪談、65張照片,記錄他獲獎之旅的領會,以及成長與寫作的點滴,藉此書能窺見莫言以農村之子登上諾貝爾殿堂的真實故事。
莫言這幾天由南到北走遍全台,先後6次造訪台灣的他談到對台灣的印象時表示,在大陸看台灣是一團亂象,總以為台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道德水準下 降得很可怕,例如牛奶添加不該添加的東西,來了後發現亂隻亂在“立法院”,亂在小小的圈子裏,老百姓還是充滿友好、友愛精神,道德水準非常高,他非常感 動。
莫言舉例說,20日他去故宮參觀,看見故宮很多導覽員義務為遊客講解,這過程對這些導覽員也是升華的過程,台灣社會各界都存在這樣為理想奉獻的精神,大陸也一貫提倡服務精神,這種基本精神是相通的。
談及台灣文學界的名家,莫言說,齊邦媛先生的著作《巨流河》,從大陸巨流河寫到台灣啞口海,以一個奇女子的際遇見證了縱貫百年、橫跨兩岸的大時代的 變遷。還有司馬中原、朱西寧等很多台灣作家都可以獲諾貝爾文學獎。對於海峽兩岸的文學差異,莫言認為:“台灣的作家知識性更豐富,他們的作品裏引經據典的 東西多一些。”
莫言還強調,過去大陸作家寫“人”,帶有階級、政治的偏見,嚴重臉譜化。而他在寫作時注意避免這一模式,不會把國民黨的軍隊當“鬼”來寫,也不會把 共產黨的軍隊寫成“神”。他指出,把人當“人”來寫,超越階級、政治偏見,才能寫出完整的人、真正人的形象,還給人真實的麵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