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寒暑假的農村教師爸爸 (zt)

來源: v5 2013-08-12 18:13:4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065 bytes)
鄉村教育
沒有寒暑假的農村教師爸爸
丁寅為紐約時報中文網撰稿 2013年08月13日

連著幾年暑假,讓在老家當教師的爸爸來我這裏住幾天,他總在電話裏回複我,“忙,來不了。”我的爸爸叫丁開華,在湖南懷化的漵浦縣農村教了37年書,其他老師一到寒暑假就有了休息時間,他卻越到假期越忙。
前兩年,他把寒暑假時間都放在了村裏幼兒園的建設上。村裏的幼兒園和城市裏不同,隻有一年,叫學前班,在1988年就有了,至今沒有改變過。學前班也一直和村小在一塊,以前村小一般有5個班,從學前班到四年級。2006年,農村開始按國務院的要求撤點並校,二年級到初三都並到鄉學校,村小就隻剩下學前班和一年級。可以說,這是農村孩子唯一的學前教育渠道。
  • 查看大圖2月份回老家湖南懷化漵浦縣時,爸爸來回跑了幾十次縣教育局立項批準的這所幼兒園已初見規模,校舍采用的是防震結構。
    Courtesy of Ding Yin
    2月份回老家湖南懷化漵浦縣時,爸爸來回跑了幾十次縣教育局立項批準的這所幼兒園已初見規模,校舍采用的是防震結構。
我們所在的北鬥溪鄉茅坡村,以前村小的房子還是上世紀70年代修的,磚瓦結構,早成了危房,我的小學四年也是在那裏度過的。3年前,縣裏推行農村合作醫療,當時意向是把村裏的點設在村小。縣衛生局派人過來看了看,拍拍屁股就走了,條件太差,不敢設點。爸爸每次經過學校,心裏都一陣痛,跟村裏也商量過多次,可村裏沒錢。
爸在北鬥溪鄉當了7年教導主任、13年校長,想著利用點正常關係找找縣教育局。打聽到湖南省啟動了農村幼兒園項目,一個轄區一所,這裏的轄區指四鄉一鎮。他先打了份詳細報告,還請縣教育局負責基建的工作人員去學校現場察看。如果再不重建,一旦出事故,對孩子們來說就是致命的。
來來回回,他自己出錢跑縣裏30多趟,項目總算批下來了。25萬經費,可以在以前村小的邊上建一所鄉裏的示範幼兒園。爸怕這建校的錢被各種渠道挪用,就沒有下發到鄉和村,直接在縣教育局招標,所有資金由教育局管理,錢不經過個人之手。幼兒園2012年動工,他幾乎把休息時間都放在了那裏,盯著工程質量,不放過一個可能出紕漏的地方。
今年春節過後,學校開學,村裏32名孩子有了嶄新的教室。3間教室,4間教師宿舍兼辦公室,一間廚房。做的是防震的框架結構,麵積180平方米。爸還找到教育局普教股,搞來了籃球架和一些體育器材。以前雨天一灘泥、晴天一身灰的操場,也換成了水泥球場,孩子們可以自由玩耍。
村民們都在議論,說丁校長幫村裏做了件天大的好事。農村人很樸實,在他們眼裏最大的好事,就是幫著修學校修橋,這是子子輩輩都可以用得上的。而這隻是爸爸為農村教育做的其中一件實事。我們家可以說是個教師世家,外公、我爸媽,還有我姨和姨夫,都是教師。以前,外公是這個教師家庭的榜樣,教大家如何身正為師、行為世範,甚至為此不讓我媽去接他作為公辦教師的班,結果我媽當了一輩了的民辦教師,至今沒能轉正。現在,外公走了,爸則成了這個大家庭的新領頭人。他18歲時就成了老師,那時幹得熱火朝天,靠的是激情,但30多年過去了,他還在樂於做這行。我有幾次問他,這麽辛苦值得嗎?他每次都說,雖然累點,但苦中有樂啊。走到哪,都有人親切地叫一聲“丁老師”,心裏特別高興,這是其他工作沒法比的。
漵浦縣是湘西最偏遠貧窮的地方之一,我們北鬥溪鄉又地處全縣最邊遠的山區。上世紀90年代,窮怕了的村裏人開始南下打工,自2000年開始形成大規模的打工潮。他們的出走,令學校出現了一批留守兒童。2000年,鄉學校五六年級共6個班,300人,其中留守兒童40%;到2012年,二年級到九年級共668人,其中留守兒童約占70%。
留守兒童的教育,不用多說,都知道如何艱辛。我爸總跟我說,其他行業可以隻是謀口飯吃,但老師不能,老師就是孩子的爸爸媽媽。為了這些留守兒童,他還真想出了一套方法,比如說“陪睡”。
1994年,五年級班上有一個調皮學生,晚上常常跑出宿舍。當時教師住房緊張,我爸被安排住在鄉政府一間客運司機房裏。那是一間司機嫌條件差,都不來住的房子。我那時讀初中,跟爸擠一張床。後來,爸又在房裏擺上一張床,專門給這個學生。這樣住了兩年,晚上還單獨給他複習,慢慢的,學生也明白了我爸的苦心,不再動手動腳打同學,更沒有晚上出去不歸的事發生。
這一方法,後來成了學校的傳統。特別是在2006年撤點並校後,他作為北鬥溪鄉學校校長在全校老師中推廣。合並後,由於很多孩子的家距離學校太遠,從小學二年級到初三的孩子都要在校寄宿。上二年級的小孩普遍才7歲,剛離開家人,有的還嬌生慣養,生活不能自理。每個學期開學的第一個星期,老師都要陪著學生睡,半夜起來給低年級學生蓋被子,領著他們上廁所。
有一次,二年級有個孩子拉肚子弄髒了被子和褲子,我爸把家裏的被子拿來給他蓋上,又用溫水給他擦洗幹淨,並找來幹淨衣服換上,然後把弄髒的被子、褲子也給洗了。第二周上學時,孩子的媽媽送孩子來學校,拉著我爸的手,攥得緊緊的:“丁校長,你比我們做媽媽的還要疼學生,送到學校寄宿我們一千個放心!”
2000年,爸所在的北鬥溪鄉學校考試合格率和平均分就超過了縣城最好的小學,全縣排第一。而在之前,全縣57所學校,鄉學校的成績都排在50名之後。這對缺乏教育資源的農村學校來說,可以說是個奇跡。剛開始幾年,縣教育局領導都不敢相信,一一核對試卷,發現沒任何問題。此後這麽多年,學校仍一直是第一。這對鄉裏人最大的實惠是,這些孩子長大後出去工作,都比其他鄉要優秀。
十多年下來,爸在留守兒童教育方麵的經驗得到了認可,去年他被調到了漵浦縣城的三傑寄宿學校,但這讓他更忙了,經常一個月不回一次家,跟媽媽就這樣兩地分居。
這所學校是全縣留守兒童最集中的地方,不少孩子還是父母離異的,更有一些是其他學校不願接收的,也就是通常說的問題學生。但我爸從來不承認有問題學生這一說法,他說所有學生都一樣,隻是懂事開竅的時間有早晚而已。
現在,學校每到周末都有50多個孩子不願回家,說學校比家裏好玩,有老師指導學習,有同學陪著玩,有生活老師照顧。就是到了寒暑假,也有學生不願走。今年暑假,學校又安排了幾個老師留守,帶著孩子玩和學,爸也就一樣忙得走不開。
這也讓我們很擔心他的身體。2003年,爸就曾暈倒在講台上。他患有嚴重的低鉀症,突然四肢麻木。到縣城醫院後,醫生說要是再晚來一個小時,人恐怕就不行了。但他沒住幾天院,又拄個拐杖到教室上課。站著講課,豆大的汗珠一個勁往下滴。學生們不忍心,都站起來說:“老師,您坐著講,我們會更認真聽的。”但他硬是堅持站著把課講完,然後在學生攙扶下回到辦公室。
作為80後,我不理解父輩的這些做法,我總覺得工作就是份工作,沒必要用身體去做賭注。他們更不理解我們,為什麽把自己的生活看得比工作還重。他更不理解的是,有年到武漢來,我跟他說現在老師在課堂上都不講重要的知識點,而是留著自己開個小班講,這些小班是課外時間辦的,收費很高。他說,老師的職責不就是好好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無私教授給學生嗎?他每天都在額外輔導學生,覺得這是最正常不過的,根本無法想象這些為什麽要跟錢扯到一起。
丁寅是媒體人,現居武漢

所有跟帖: 

值得全社會敬重的老師! -青鬆站- 給 青鬆站 發送悄悄話 青鬆站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2/2013 postreply 21:13:2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