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突然崛起成為世界經濟大國令西方許多人感到警覺。為了製作節目"For The Editors", 我帶著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前往中國,準備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中國到底是西方的敵人還是朋友?
很多人擔心一個仍然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主導思想的中國可能會利用它強大的經濟實力威脅西方的自由價值觀。
中國為非洲、亞洲以及拉丁美洲等國的體製提供慷慨的幫助,令西方感到不悅。
西方政府以及環境部門擔心中國在全球巧取自然資源。
美國以及歐洲的情報部門經常指責中國網絡攻擊西方政府以及大公司網站,以獲取資訊。
而最近一段時期,以習近平為領導的中國新領導層似乎對要求更大個人自由的中國公民也加緊了控製和騷擾。
因此,在西方人看來這一切都令人感到不安。
但是北京的領導人是否認識到西方的不安?而且,他們是否會覺得自己與西方以及西方的價值觀會發生不可避免的衝撞呢?
幾個月前,筆者曾通過正常渠道申請采訪中國的一位高官,談談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你可能覺得這是一個很正常的要求,正像世界其他一些主要媒體一樣,BBC每天都會采訪世界各國的資深政客和官員。
然而,在中國卻不行。盡管有時中國駐倫敦的大使和使館高級官員會接受的邀請,履行他們的職責上電台廣播或是在電視中出鏡。
而且北京至少已經20年沒有允許BBC采訪中國的資深官員,做政治訪談了。
此外,中國還經常屏蔽BBC的廣播以及網上報道。除了像伊朗等一些極少數國家以外,已經很少還有國家這樣做了。
但當我們向中國遞上了采訪申請的那刻起,我們就得到明確的消息說,我們可以采訪一位資深官員。最後發現這名官員就是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洪磊。
這一點很讓我們吃驚,因為自去年5月英國首相卡梅倫在英國會見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之後,中英關係開始緊張。中國當時十分氣憤,中國曾警告說這會令中英關係進入“深層冷凍狀態”。
而我們與洪磊的會談卻是在一種十分友好和熱情的氣氛下進行的。電視采訪後,我以及我的同事被邀請出席中國方麵安排的佳宴,而且他們還給我機會私下會晤一位更資深的中國官員,以確保我得到了中方的信息。
這個信息就是,中國想讓西方知道中國認為與西方保持友好關係以確保其政治和經濟發展是必要的。
也許是中國的新領導層覺得與歐洲,特別是與英國建立起一種平行關係的重要性,以製衡美國。
因此,我對洪磊說,這一切一定意味著,中英關係在經曆了由於卡梅倫會見達賴喇嘛所導致的冷凍關係開始緩解、趨於正常了。
然而,在中國政客們不喜歡公開回答直截了當的問題。而洪磊給我的官方回答非常謹慎,並且故意含糊其詞。
但之後,一位資深官員私下用更明了的英語告訴我“中英雙邊關係有了一個新的開端”。
這是不是中國的又一個外交手法而已,很有可能,但我對此持懷疑態度。
中國新領導人習近平知道中國所麵臨的經濟問題,而經濟問題可能會帶來廣泛的社會問題,它甚至會對中國的政治統治帶來挑戰。
西方本身仍然在嚴重的經濟困境中掙紮,如果中國與西方政治關係緊張,同時進行貿易戰的話對中國不會有好處。
在我與洪磊的采訪中有兩個有意思的短語引起我的注意,一個是“中國夢”,就像當初的“美國夢”一樣,意味著普通的中國人有權利和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超過從前的水平。
另外一個是“雙贏結果”。意思是說,如果中國和西方相處融洽,那麽雙方都可以巨大地互利。
具體到中英關係來說,中國願意原諒和忘記由於卡梅倫和達賴喇嘛會晤所引起的不快。中英之間還有更重要的廣泛議題有待商討。
中國希望通過一個過去與它有問題的組織來證明它的觀點,即良好關係的重要性。中國領導人借此想證明他們說話算數。
中國想告訴西方的是,在中國新領導人的領導下,中國把自己看作是西方的朋友,而並非敵人。
-----作者: 約翰•辛普森 (BBC國際事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