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地“新四大火爐”公布 福州成新任“火爐王”

來源: v5 2013-07-15 18:33:2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1455 bytes)
中國內地“新四大火爐”公布 福州成新任“火爐王”
2013年07月16日 07:30:31來源: 揚子晚報
87
進入7月份以來,南京出現了多個高溫天氣。本報資料圖片 劉瀏 攝
 
  中國氣象頻道官方微博@中國氣象昨天發布了內地“四大火爐”新排名,福州成為高溫王者,榮獲“冠軍”寶座,重慶和杭州位列二、三名。南京跌出前十名,排名14。但有網友稱,“這也並不能代表南京不熱,冷暖自知有木有!”而@南京氣象也表示,“排名神馬都是浮雲”。有業內人士質疑,僅用高溫天數代表“火爐”城市欠妥,溫度、濕度、風速、高溫時長、夜間溫度等因素都要考慮,尤其是“體感溫度”是老百姓最能體會到的,與其說是“火爐”,不妨用“炎熱指數”來替代。
  揚子晚報記者 於丹丹
  內地“火爐城市”新排名
  1 福州
  2 重慶
  3 杭州
  4 海口
  5 長沙
  6 南昌
  7 武漢
  8 南寧
  9 西安
  10 廣州
  11 石家莊
  12 鄭州
  13 合肥
  14 南京
  15 濟南
  16 上海
  先看成績單
  高溫考試,南京僅排在第14 福州成為新任“火爐王”
  昨天,@中國氣象發布了內地四大火爐,引起了多方關注。這則微博是這樣的,“新的30年(1981- 2010年)全國高溫呈現增多趨勢,華南地區高溫日增幅最明顯,廣州增7.7天、福州增5天、海口增5天。另外,內地最新三大火爐分別是福州、重慶和杭州。福州為中國內地省會級城市的高溫王者,超過了重慶,成為內地大城市第一火爐。”
  這份榜單主要考慮的,是這些省會城市近30年高溫增多的趨勢,也體現了和老牌“火爐”城市的區別。這份榜單當中,傳統“四大火爐”城市重慶、武漢、南昌、南京分別排名為2、7、6和14,隻有重慶進入前4名。南京新30年(1981-2010年)的年均高溫日數為13.7天,比過去30年(1971-2000年)高溫日數增加了1.5天。
  記者了解到,曾經的“四大火爐”就有好幾種城市組合,第一種組合是武漢、南京、重慶、南昌,從曆史氣象資料分析,這四座城市夏季高溫天氣多,夜間氣溫高,空氣濕度大;第二種組合是武漢、南京、重慶、長沙。上述兩種組合認可的人比較多,第一種組合還被寫入過地理教科書。此外,有一種說法稱重慶、武漢、南京、濟南是“四大火爐”,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長沙、武漢、重慶、杭州是“四大火爐”。
  從以上幾種組合不難看出,老百姓對於我國“火爐”城市的印象還多集中在長江流域。不過,2010年,央視氣象節目主持人宋英傑寫博透露,最近10年福州最熱。在他的博文《40度並非預報禁區》中,宋英傑依據的是全國最近10年(2000年-2009年)高溫天總數列前十的大城市排名表。在這個排名當中,福州以10年375個高溫天名列榜首,其次是杭州,之後是重慶和長沙。名單上排名第五到第十的城市分別是武漢、海口、南昌、廣州、西安、南寧。這一個榜單當中,南京並不在十大當中。其實,早在2005年6月,南京市就宣布告別“火爐”。
  而記者發現,無論是如何組合,重慶都穩坐“火爐”,昨天下午16時,就新榜單公布之時,重慶正在“燃燒”,主城“火勢”相當凶猛,沙坪壩站氣溫已達40.6℃,北碚站40.1℃,這也是今年來重慶主城首次突破40℃大關!
  再看專家點評
  高溫城市南京為何跌出前十? 因高溫中心遷移,蘇南比南京熱
  記者在查閱相關資料後發現,南京、重慶、武漢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被並稱為“長江流域三大火爐”,後來在流傳中,人們就淡化了“長江流域”,南京似乎成為全國最熱的城市。
  實際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曾有氣象學家通過“橫向對比”,在長江流域,南昌、長沙等城市的夏季高溫日數就均超過“三大火爐”,而這三個城市知名度比較高,才使這一說法廣為流傳。
  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從全國範圍來看夏季高溫的最中心並不在南京,而是在浙江、福建、江西和上海等地,它們的最高溫度都要比南京來得高。以往的長三角高溫中心,正在由南京逐漸轉向上海、浙江兩地,甚至蘇南地區也被卷了進去。

 南京網友吐槽

  這兩天大家都喊烤熟了 憑什麽還說不是“火爐”?
  “南京才排名14?”“這幾天人都要被烤熟了,還不是火爐?!”麵對這一排行,網友們紛紛吐槽,難道南京會比海口涼快?
  昨天,南京市氣象台官方微博在轉發時也表示,“雖然南京跌出前十名,但小編真心覺得排名神馬都是浮雲,前幾日的南京著實熱得讓人很抓狂,小夥伴們,有木有啊!明後兩天氣溫迅猛回升,即將觸碰高溫警戒線。”
  “判斷一個城市是否炎熱,需要考慮多種因素。”專家表示,相對於南方地區,北方地區高溫持續時間短,空氣濕度低,白天和晚上溫差大,人體的不舒適程度遠低於南方地區。很多老百姓也感覺,氣象台公布的溫度和實際人們感受,有的時候差別還是很大的。氣象專家解釋說,用來做比較的溫度都是百葉箱裏測出的標準溫度。說白了,就是“體感溫度”和百葉窗內溫度的差別。
  體感溫度除了溫度因素外,濕度、風速、夜溫等都是參與其中的重要因素。其中就拿濕度來說,人體為了維持體溫穩定,需要釋放多餘的熱量。但如果空氣濕度太大,人的散熱係統的效率就下降了,人體汗液無法蒸發散去,就會感到很不舒服。另外,很多城市的氣象觀測站都搬遷至遠離市區的地方,而市區因為“熱島效應”的影響,數據和遠離市區的觀測站差別還是比較大的。
  專家建議
  最好慎提“火爐” 改稱“炎熱指數”
  氣象專家表示,“火爐”城市沒有確切定義和科學的標準,多是民間說法。所以昨天這一排名公布後,就有業內人士指出,“火爐”之說請慎提。氣象專家表示,氣象上反映熱的指標很多,為此,氣象專家構建了一個判斷指標“炎熱指數”,主要考慮氣溫和相對濕度對人體舒適狀況的綜合影響,同時確定了炎熱指數的計算公式。炎熱指數值越大,人體感覺會越不舒適。氣象專家建議,將炎熱指數達到85的那一天確定為高溫炎熱日。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