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14歲小驢友失蹤已超過70小時 期待奇跡出現 zt

來源: ouyanghui 2013-06-29 12:42:58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312 bytes)
溫州14歲小驢友小溫,在和母親等7人一起穿越莒溪大峽穀的過程中,與母親分隊前進,孩子與母親的一位男性朋友同行後失蹤,經過200多人近50個小時的搜救,隻發現孩子的一隻鞋(詳見本報昨日A2~4版)。

  昨天,搜救進入第三天,來自溫州、麗水、義烏、杭州、上海等地的搜救隊伍不斷加入,20多支救援隊對大峽穀進行了全方位搜尋,當地特警也加入進來。

  但遺憾的是,截至今天淩晨記者發稿,孩子依然沒有找到。

  專業水底救援隊

  搜尋20多個水潭一無所獲

  溫州山地救援中心隊員楊邦革是昨天搜救工作的總調度員,“地麵上我們來來回回搜救了不下十遍,現在還有一個可能,是孩子被衝到了水裏。”

  因為前天曾在水潭裏發現孩子的一隻鞋,昨天的搜救重點放在了水潭上。幾支專業的水底救援隊對大峽穀內的20多個水潭,逐個進行了水下搜尋,結果仍一無所獲,基本排除了小溫被水下大石壓住的可能。

  這次穿越,是媽媽送給孩子的畢業禮物

  對於這隻拖鞋,許多搜救隊員指出,不應該讓孩子穿這樣的鞋子進行穿越。但小溫的阿姨說,孩子是特意穿的,“這是他最喜歡的一雙鞋子。”

  小溫的另一位親屬向記者證實,母子倆確實幾乎沒戶外探險的經驗,而且孩子在七八歲時做過心髒搭橋手術,這幾年雖然也參加一些鍛煉,但大多是爬爬山之類的。

  大約一個月前,小溫母親在戶外探險網站上,看到了這次穿越活動的帖子,便和以前的同事、好友徐某一起報名,他也就是最後和小溫同行的那名男驢友。

  上周五,小溫參加完小升初考試,隔天就參加了這次穿越活動,由於不準備過夜,大家隻帶了食物、手電筒及繩索等簡易工具。

  “這次穿越,是媽媽送給兒子的小學畢業禮物。”小溫的阿姨說。

孩子不太可能

  自行走到發現鞋子的水潭

  除了水潭外,其他區域的搜救也在繼續。和前兩天不同,昨天的搜救工作分區塊進行。以孩子的失蹤地點為中心,搜救的直徑範圍從之前的2公裏擴大到了5公裏。

  搜救隊員告訴記者,發現鞋子的地方,距離徐某所說的孩子所在峭壁,有大約3小時的路程,不遠就是莒溪社區,附近經常有村民經過,如果小溫已經自行走到了那裏,他肯定不會失蹤。

  另外,如果孩子在峭壁附近就遺失了鞋子,按照地形,也不可能漂到發現鞋子的水潭。

  母子分開之初,兩隊人還能互相看見

  之前搜救隊員曾告訴記者,小溫和母親是在第二次分隊時走散的,昨天經過再次核實,情況有出入。

  小溫的阿姨說,母子倆開始穿越後不久,遇到了一個水庫,“孩子選擇穿著救生衣,和其他四人遊過水庫,媽媽和其他三人不會遊泳,隻能走山路。”

  最初,兩隊人還能互相看見,也能通過喊話交流,“她當時覺得,和兒子分開不會很久。”小溫的阿姨說,孩子的母親對地形不熟,對困難也估計不足,“沒想到過了水庫後,兩隊走的路不同,被迫分開。”

 

 

  

   
灌木叢和孩子身穿的救生衣

  幾乎成最後希望

  昨天下午4點多,峽穀裏下起暴雨,為安全起見,所有搜救力量陸續從峽穀中暫時撤出。

  溫州山地救援大隊負責人謬純傑告訴記者,昨天大家走遍了假設小溫可以到達的所有位置,但依然沒有找到任何線索。

  由於救援隊員很難進入灌木叢,這也成為目前的搜尋盲點。而小溫所穿的救生衣在三天搜救中仍未發現,這也為搜救增加了一線希望。

  “隻要還有一點希望,就要全力以赴。”昨天晚上10點,救援指揮部重新製定方案,準備接下來的搜救工作,不過,許多搜救隊員經過超負荷工作,手腳都已潰破,仍需更多救援力量。

  另外,昨天下午某省級電視台的兩位記者貿然進入搜救區域,其中一人失蹤,截至發稿仍未發現。

  負責此次搜救調度工作的蒼南縣橋墩鎮黨委書記鄭賢跑說,莒溪大峽穀地形複雜,希望非專業的救援人員不要隨意進入峽穀,避免“二次事故”的發生。

  徐某留下孩子,是為了找手機信號求援

  小溫母子分開後,孩子和徐某在行進過程中掉隊落單。據徐某回憶,峽穀裏信號很不穩定,隻能靠喊叫,他最後一次聽見隊友回話,似乎是從峽穀底部傳來,便向下走。

  這一走,就徹底迷路了。當晚7點多,他借著手機最後一格信號,和小溫母親以及領隊通了話。他說,自己和小溫母親是多年同事和好友。

  小溫的母親昨天證實了這個電話,電話中,小溫首先問了媽媽是否已經安全到達,還安慰媽媽說,自己和徐某一起,沒什麽危險,請媽媽放心。

  徐某回憶,他和孩子在峽穀底部留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孩子被困在峭壁上,他為了找手機信號求援,才留下孩子離開。

  徐某還說,在他離開之前,小溫還一直穿著救生衣。

采訪中,許多參加救援的隊員都告訴記者,這本該是一次可以避免的事故。

  溫州山地救援隊資深隊員楊邦革有著10多年戶外經驗,他總結了事件中的三個錯誤:

  1.參與者沒有專業裝備。

  “穿著拖鞋,沒有必要的通訊工具,這些是事故的另一大原因。驢友活動時,首先要保證自己的裝備,遇險時,良好的裝備甚至比食物還要重要。”

  2.穿越隊伍一開始就分隊。

  “對一個14歲的孩子來說,身邊沒有一個資深領隊,是致命的錯誤。剛剛參加戶外活動的驢友,身邊至少要有五六名隊員,其中包括一個熟悉地形、懂得各種情況應變的領隊。”

  3.徐某不應獨自求援

  “這種情況下,兩個人一起留在原地等待救援,也比一個人先出來要好。”

 

-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