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複:強烈懷疑後人托偽。如此雄文咋早沒發現?

來源: 笑天下大事 2013-06-14 20:10:2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057 bytes)

網上熱傳了一篇據說是毛澤東青年時代的一篇“新發現”的文章,題為《心之力》。我不研究毛澤東,但粗看此文,顯然不可能是青年毛澤東的作品。


首先,1917年,正是一次世界大戰進行之際,在這篇橫論中外時局和抒發作者誌向的文章中,竟然無一字涉及如此重大事件。


其次,“封建”一詞,在馬克思主義未傳入中國之前,多指周代製度。文中的“封建”顯然指專製中央集權的時代,顯然不可能成文於1917年。“洋務運動”也是後人的提法,在1917年根本不可能有這個詞匯。


最後,行文許多地方修辭、造句,不合古文習慣多多。例如:“貪腐國賊舉家富貴,萬眾民脂民膏皆被劫掠”,古文正反對比講究對仗,上下句字數不等,“萬眾民脂民膏”與“貪腐國賊”不對仗,“皆被劫掠”與“舉家富貴”不對仗。“今無人於海內查處、治罪,於海外統計、堵截”,簡直就是大白話。


據此,可以基本判定,此文必係後人托名之作,甚至是近年的作偽。“於海外統計、堵截”貪官,不就是近十幾年才可能有的想法和做法嗎?


鑒別托偽,是曆史學的基本工作之一。鑒別方法很多,最基本的就是看偽作所涉與時代背景是否一致,包括事件、器物、詞匯、景物和人事等等。後人托偽,與當時畢竟多有隔膜,難於事事吻合,總有破綻之處,隻不過露多露少而已。像《心之力》這樣的偽作,從作偽技術上論,可以說十分拙劣。既拿不出“原件”,又在文字上不斷露出大破綻,所以一眼便能看出。但有不少托偽之作,高手所為,史家非經千辛萬苦,嚴密論證,難作定判,在古文獻中至今仍有一些真偽難辯。


托偽之作,動機十分複雜。恐人微言輕,高論卓識難以布世,假古聖先賢之名而作者有之;情懷高遠,非借古人之名難以抒悲情雄風者有之。這些詩文雜側於古代經典、文集之中,未嚐不是精品,但造成後人誤判史實之不良後果,亦複不小。今人托偽,影響最大的莫過於“總理遺囑”。《心之力》,隻是托偽而已,掀不起浪,也不會給後人造成真相如何之煩惱。曆史專家的造偽,有時會引起一些麻煩。記得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有位曆史工作者造了幾件石達開的文書,連“原件”都能拿出來,曾引起小小的轟動。過兩年還是被其他專家證偽了,結果身敗名裂。《坎爾曼詩簽》的作偽,讓郭沫若先生看走了眼,認為是唐代真跡,那是因為輕信這個東西直接出自文物部門的“發掘”。至於新出現的“李自成登極詔書”,我想史學界不會沒有警惕性。這類為名為利而托偽,古已有之,於今為烈。至於賣價以萬計的文物作偽,如果沒有文物部門的“後台”,大多隻能進入收藏者的房櫃,一般是進不了曆史學家的“法眼”的。作偽,是人類曆史活動中的一種常態,鑒別真偽,也就成為史家的經常性工作之一。


經常有先生對文獻、文物作偽幹擾曆史研究而憤慨不已,我想,這不必要。既然在搞曆史研究,你就不得不麵對曆史上和現實中的作偽。隨著證偽的事實越來越多,人類作偽的曆史也就可以成為“專門史”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作偽與證偽較量、演變的曆史,可以成為這個“專門史”的主要內容,其中所反映的曆史信息同樣是十分豐富的。


《心之力》顯然不是為名為利的托偽,其動機究竟是什麽呢?我想,看一下原文,讀者不難作出判斷,無須我囉嗦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