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年刷新三次3D打印機尺寸世界紀錄

來源: ych2000 2013-06-09 10:27:0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917 bytes)

中國一年刷新三次3D打印機尺寸世界紀錄

來源:新華網 2013-06-09

大連理工大學和大連優利科特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研製的新型3D激光打印機進入調試階段,該機的加工尺寸可達1.8*1.8*1.8米,刷新了世界3D打印機加工尺寸記錄,據悉此前這一紀錄是由華中科技大學研製的3D打印機保持的。大連理工的這台3D打印機的工作原理采用“輪廓線掃描”技術,比傳統技術的激光3D打印機加工時間縮短35%,製造成本降低40%。此外,在3D打印領域,中航集團用3D打印技術製造的飛機零部件時構建成型達到4*3*2米。據稱,其使用的原理與民用3D打印技術原理不同,故不能簡單比較。

大連理工的1.8米級3D打印機尺寸創世界紀錄,目前尚在測試階段。

大連理工的1.8米級3D打印機尺寸創世界紀錄,目前尚在測試階段

大連理工1.8米級3D打印機:工作原理創新,尺寸創造紀錄

大連日報稱,3D打印是目前全球最熱門的技術,它徹底顛覆了傳統工業的加工方法,被譽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先鋒代表。據悉,目前小型桌麵3D打印機在歐美已實現商業化,但在工業級大型零部件製造方麵,3D打印時間長、成型材料貴、大尺寸零件物理變形等問題一直難以解決。大連理工大學教授姚山及其團隊曆經10多年時間,解決了數不清的大小難題,終於實現了該領域的重大突破。

該設備主要用於打印鑄模,還不能直接打印金屬物體。

該設備主要用於打印鑄模,還不能直接打印金屬物體

姚山教授告訴記者,一般3D打印都是按照規劃好的圖形數據,通過“點-線-麵-體”逐步堆積耗材最終獲得零件。而他們研製的激光3D打印機隻需打印零件每一層的輪廓線,使輪廓線上砂子的覆膜樹脂碳化失效,再按照常規方法在180℃加熱爐內將打印過的砂子加熱固化和後處理剝離,就可以得到原型件或鑄模。

這種打印方法的加工時間與零件的表麵積成正比,而傳統3D打印技術的加工時間與零件的體積成正比,因此可大大提升打印效率,打印速度可達到一般3D的5-15倍。而其使用的材料為工業常見的覆膜砂,每噸不到千元。效率大幅提升,成本成倍下降。

該設備打印的部分物體

該設備打印的部分物體

該設備的工作麵尺寸達到1.8*1.8米級,刷新了世界最大3D打印機記錄。

目前,這種基於“輪廓失效”的激光三維打印方法已獲得兩項國家發明專利。

華中科技大學1.2米級3D打印機:最大傳統原理三維打印機,已有多項產業應用

早在1998年,史玉升團隊就開始“粉末材料快速成形技術與設備”的研發。據了解,史玉升科研團隊,2002年曾開發出工作麵為0.5*0.5米的裝備,即幅麵在0.5*0.5米範圍內的製件,都可以通過他們研發的快速設備製造,其成果超過了當時代表國際最先進水平的美國3D係統公司;2005年又研製出了工作麵達1米×1米的裝備,遠遠超過國外同類裝備。

華中科技大學研製的1.2米級3D打印機

華中科技大學研製的1.2米級3D打印機

近年來,該團隊在大型複雜製件整體成形的關鍵技術方麵又獲得突破,成功研製出工業級的1.2*1.2米工作麵的快速製造裝備。這是世界上最大成形空間的此類裝備,使我國在快速製造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運用該技術生產六缸發動機缸蓋,一個星期內可以整體成形出四氣門六缸發動機缸蓋砂芯。而采用傳統的砂型鑄造試製方法,僅工裝模具的設計製造周期通常需要5個月左右,不僅周期長,而且費用高。

2011年,該技術被歐洲空客公司等單位選中,聯合承擔了歐盟框架七項目,應用快速製造技術為空客和歐洲航天局等單位製作飛機、衛星、航空發動機用大型複雜鈦合金零部件的鑄造蠟模。其中,一個部件約1米見方,但壁厚僅為3毫米,且具有微細特征結構,利用傳統方法難以製造,史玉升團隊卻按其設計要求,製造出合格的網格結構金屬零部件。

中航工業:打印一架飛機

2013年1月18日,國務院向“飛機鈦合金大型複雜整體構件激光成形技術”頒發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目前,這一技術在我國已經投入工業化製造,使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後、世界上第二個掌握飛機鈦合金結構件激光快速成形及技術的國家。

中航工業的鈦合金激光成型技術可以製造遠比普通民用3D打印技術更大的物體

中航工業的鈦合金激光成型技術可以製造遠比普通民用3D打印技術更大的物體

據相關資料,該技術的成型尺寸可達4*3*2米,不僅超過美國的同類技術,也遠超民用3D打印技術製造尺寸,不過由於該技術並不使用前述的集成化的3D打印機,所以並不能與民用3D打印技術混為一談。

國際競爭者:“猛獁”,最大打印尺寸可達2.1米,但寬高仍不及國產打印機

據悉,今年早些時候,比利時的16名工程師利用3D打印機製造了一輛全尺寸賽車,名為“阿裏翁”,時速從零提升至60英裏(約合每小時96公裏)隻需要短短4秒鍾,最高時速可達到141公裏。在德國的霍根海姆賽道,這輛3D打印賽車成功完成測試。

“猛獁”打印機的工作麵長度達2.1米,但高度寬度不及中國的兩部打印機

“猛獁”打印機的工作麵長度達2.1米,但高度寬度不及中國的兩部打印機

“猛獁”打印的汽車部件

“猛獁”打印的汽車部件

這輛賽車的車身由亞利歐製造者Materialise公司製造的“猛獁”打印機製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公司副總裁維姆 米希爾斯說,“猛獁”3D打印機能夠打印尺寸達到2.1*0.68*0.8米的零部件,亞利歐複雜的車身便是由它一次打印成型。並表示,該公司有能力研製更大的打印機,但是“技術上可以,但考慮到經濟效益,現在沒人會這麽做。”

所有跟帖: 

還是很不錯的。有人聽說過文革中的‘工業革命’ - “無切削加工”嗎? -chinomango- 給 chinomango 發送悄悄話 chinomango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9/2014 postreply 11:33:5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