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應嚴格審查雙匯71.2億美元最大收購案
作者:極右之右
來源:人民網
雙匯收購史密斯菲爾德--號稱全球最大的生豬生產商及豬肉供應商。題為“企業擴張獲得強勁助力 未來發展仍需未雨綢繆”的報道說,5月29日晚,內地各大財經網站紛紛曝出消息:雙匯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和全球規模最大的生豬生產商及豬肉供應商史密斯菲爾德已達成最終並購協議。雙匯國際將以每股34美元收購史密斯菲爾德已發行股份,交易價格約為47.2 億美元。雙匯國際還將承擔史密斯菲爾德24億美元的債務。整個交易約為71.2億美元。
雙匯原是河南企業,誕生於河南這個中國人口大省、並且還是中原地區相對貧窮的農業大省,照理能跟養豬潛力極其可觀的河南農業珠聯璧合,可望有力促進河南省的三農發展。而中華民族又有養豬與食肉的傳統習性,完全能為河南農業和雙匯集團提供最為廣闊的市場空間與發展前景。令人不解的是,河南農民的共同富裕之路還很艱難,但雙匯集團翅膀硬了,實力強了,居然做出中國企業對美國養豬公司的最大一樁收購案的驚人之舉,似乎成了具有強勁擴張能力的跨國公司。
但這畢竟隻是一種假象。今天還有另一則報道(暫時已經找不見了),似乎說是中石油在印尼投資的油氣項目被查封。這是一個什麽信號呢?這就叫做國家主權發生效力,而經濟主權則是國家主權的根本所在。資本主義之所以能在全球擴張,之所以不怕別國主權壁壘,所依賴的是以炮艦政策為後盾,敢以殖民邏輯對付別國行使主權。但中國也許做不到,社會主義上不了帝國殖民的賊船去。因此中石油的海外擴張受阻,實際是對雙匯集團海外擴張的一種警示:不能記吃不記打。
那麽雙匯收購史密斯菲爾德,果真不懂主權風險?回答還是否定的。請看以下資料:2006年4月26日,由美國高盛集團、鼎暉授權,代表上述兩家公司參與投標的香港羅特克斯有限公司(高盛集團的一家子公司),以20.1億元人民幣中標雙匯股權拍賣,獲得雙匯集團100%股權,高盛在羅特克斯中占股51%,鼎暉占股49%。而在轉讓前的2005年,雙匯集團總資產已達70億元,銷售收入201億元。僅雙匯的品牌價值就達到106.36億元。而10億元的掛牌底價,讓雙匯集團的全部售出蒙上了賤賣之嫌。
這就比較簡單了。美國資本以20億元人民幣獲得雙匯集團100%股權,八年之後不但仍然擁有雙匯,而且還以超過400億元人民幣的“海外投資”反向回饋,暴利超過20倍。(轉貼者:河南人民、中國人民有什麽值得自豪的?雙匯除了名字,根本就是完全的外資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