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帳篷對峙”為何沒有鬧大?

來源: 228 2013-05-29 22:02:5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220 bytes)
【中印“帳篷對峙”為何沒有鬧大?】李克強訪問印度氣氛融洽。不到一個月前,中印軍隊還在高原上緊張對峙。兩國爭議領土至少12萬平方公裏,數萬倍於釣魚島,雙方為何能做到心平氣和?(孫興傑 撰稿)

中印聯合聲明”,內容長達35條,涵蓋雙方在政治、經濟、軍事、國際關係等諸多領域的共識和合作意向。聲明特別強調,“雙方視對方為互利夥伴,而非競爭對手。”

李克強訪印受到印度方麵的熱情接待,氣氛融洽。然而,不到一個月前,中印軍隊還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上緊張對峙。印度方麵稱,4月15日中國一個排級建製的小分隊越過雙方實際控製線,並搭起帳篷。印度邊境警察快速反應小組出動,並豎起了中英文條幅要求中國軍隊退回實控線中國一側。中國小分隊並沒有撤離,而印度軍隊也在附近搭起帳篷,在中印邊境線上出現了奇怪的“帳篷對峙”。

在此之前,中印邊境經常存在“你來我往”的事件,但雙方都沒有正麵對峙,更不要說持續十幾天的“帳篷對峙”。中印邊界一時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印軍高層頻頻做出強硬表態,參謀總長前往邊境地區視察,國防部長聲言保護領土與主權完整,還有印度媒體報道印度精於山地作戰的部隊向對峙地區移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4月22日至25日,連續四天對中印邊界地區局勢發表談話。華春瑩的表態明顯意在給中印邊界對峙降溫:與對釣魚島問題的表態不同,她沒有誓言中國對爭議地區的主權主張和捍衛領土的決心,也未使用“抗議”等嚴重的外交交涉語言,卻明確傳達了兩個信息:中方尊重和遵守中印邊境地區的實際控製線;中國邊防部隊沒有越過實控線。

印方隨即對中方的溫和反應“投桃報李”。4月25日,印度外長庫爾希德就“帳篷對峙”表態稱,中印已經啟動了邊境事務磋商機製,相信能夠找到解決辦法。他把邊界對峙比作中印關係這張臉上的“小痤瘡”,“敷一點膏藥”即可。4月27日,印度總理辛格就“帳篷對峙”打破沉默,他強調這是可以被解決的局部問題,同時警告印度媒體不要惡意炒作和挑撥中印關係。處在嚴格管製之下的中國媒體,對中印對峙的報道顯得更為克製。

中印雙方的外交溝通迅速取得進展。5月5日,中印軍隊後撤,結束了長達三周的對峙,恢複了4月15日以前實際控製線存在的狀況。路透社報道,印度軍隊從對峙點後撤了約一公裏。5月20日發表的“中印聯合聲明”指出,在邊界問題解決前,中印將共同努力,根據已簽協定,維護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進一步確認了中印雙方謀求管控邊界分歧的共識。

據《印度快報》(Indian Express)5月7日報道,中印沿實控線恢複原狀,不僅是雙方從德普桑撤走部隊,還包括印方放棄拉達克楚馬地區的一個要塞。中國軍隊4月15日搭建“帳篷”營地後,印度也加緊整固楚馬要塞。《印度快報》報道還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雖然印中兩軍都撤回原營區,但有關楚馬的條件是關鍵。中方明確向印方表示,印軍必須放棄楚馬要塞。

印度在楚馬地區修建哨所,是近年中印邊界摩擦的一個焦點。印度在楚馬的哨所,本為季節性。夏季為印度控製,冬季為中國軍隊控製,其哨所設施冬季會被中國軍隊拆除。2012年,印軍試圖將楚馬哨所永久化,中國軍隊高度警惕並加強了對該地區巡邏。這也是此次“帳篷對峙”的重要誘因。

中印關係在“帳篷對峙”麵前,為何能實現從危到機的輕鬆轉身?

首先,中印雙方邊界問題是個曆史遺留問題,1962年兩國邊境衝突後,兩國擱置爭端已有半個世紀。中印西段邊界爭議的阿克賽欽地區和東段邊界爭議的藏南地區(即麥克馬洪線)均與英國對印度的殖民統治有關。繁雜的曆史因素加上現代國際關係的“主權”理念,要厘清2000公裏的邊界線並非易事,雙方曆經15輪談判也沒有找到解決方案。

中印1962年爆發的邊境衝突是雙方的一個心結,尤其被印度陸軍視為恥辱。即使回首那場小規模的戰爭,也可以看到這是兩個鄰國之間發生一場有限戰爭——持續時間短,投入戰鬥的部隊少,中國還歸還了印軍的俘虜與武器,這與中日曆史上的全民族戰爭不可同日而語。

正視現實,中印都沒有能力徹底解決邊界問題。雙方半個世紀以來形成的共識是,維持現狀對雙方都有利,兩國還為此還建立了邊境事務磋商和協調工作機製。即使出現“帳篷對峙”,兩國政府也會采取措施降溫。雙方的對話機製也為防止衝突升級提供了製動閘。

其次,中印“文官統軍”的體製對遏製衝突升級發揮了積極作用。與軍人政府或軍方掌握實權的國家不同,中印軍隊都受文官政府(執政黨)節製。印度建國之後除了英迪拉·甘地執政時期曾實行緊急狀態,民主體製一直比較穩定,與經常發生軍事政變的鄰邦巴基斯坦大相徑庭。中國強調“黨指揮槍”,解放軍雖有少數少壯派軍官頻頻發出強硬言論,但是軍隊高層更強調絕對服從——與“黨中央、中央軍委”保持一致。

“文官統軍”原則之下,軍隊是國家戰略的工具,文官負責戰略決策時,傾向於從國家整體利益而非軍隊部門利益的出發。中印都是擁有核武器的大國,軍事衝突的後果將是災難性的,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分歧更受文官政府青睞。

印度邊境警察部隊的指揮權歸內政部,警察主要職責是維護社會秩序,而國防軍是為了抵禦外敵。4月“帳篷對峙”期間,印度陸軍高層要求獲得拉達克中印邊界地區邊境警察部隊五個營的指揮權,印度內政部則一如既往地拒絕了陸軍的要求。辛格內閣對陸軍鷹派的態度由此可見一斑。

再次,中印雙方都認同經貿合作是當前兩國關係的大局。2012年雙邊貿易額達660多億美元,2015年將會達到1000億美元。經濟發展需要良好的周邊環境,不管是印巴關係還是中日關係,中印雙方各自都已經麵臨地緣政治難題,與四麵八方的鄰國製造摩擦,對經濟發展顯然是不利的。

中國與印度同是金磚國家集團成員,2013年第五屆金磚國家首腦峰會決定建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應急儲備庫等多邊合作機製,這是新興市場國家尋求多邊治理的“試水之舉”,但是隻有共識與信任才會真正推進這一機製的發展,中印不願意看到邊界問題成為強化金磚國家合作的障礙。

最後,中印關係也是全球大國政治的延伸。中印兩國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從實力與潛力而言,兩國足以影響亞洲乃至全球的政治格局。大國需要有獨立的外交戰略目標與手段,不會甘心成為他國的棋子,同時,還需要大國地位被其他大國認可。此輪“帳篷對峙”及其化解顯露出中印兩國的大國心態。

在亞太格局大調整的“窗口期”,中印都有自己的抱負,中印交惡不過重演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悲劇而已。在中印陸上邊界對峙的同時,中國與日本在釣魚島的爭端趨於白熱化,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正是在這樣的時機訪問了印度,暗示日印聯手製衡中國。然而,中印邊界對峙很快化解,李克強訪印未受影響。

印度外長庫爾希德5月訪華期間表示,亞洲世紀不可能單單是印度的世紀,亞洲世紀將屬於印度和中國。同樣,對中國而言,要在亞洲“一枝獨秀”也是不可能的,周邊外交是中國走向世界的前提。印度近期又宣布推出美日印三邊聯合軍演,更願意將軍演限於雙邊。美日印三邊海上軍演有明顯針對中國的傾向,也使印度介入太平洋地區麵臨與中國的海上競爭,這並不符合印度的整體利益。

成熟的外交需要中庸與克製。中印兩個文明古國的決策者都已認識到,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與資源經營中印關係。“中印大同”可能是一種過高的理想,而“中印一戰”注定是一場噩夢,危機管理和風險管控才是一種真正的現實主義:承認中印之間的矛盾,發掘兩國的共同利益。李克強與辛格最新一輪良性互動的基礎正在於此。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