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發易服,乃指中國明末清初時期滿族統治者以“不從者斬”為手段,強令其統治下的全國各民族的男子,包括漢族、蒙古族及其它南方少數民族等,改剃滿族發型,改著滿族服飾的政策(僅有少數人可例外,詳見下文)。有時也單舉其中的剃發部分,以“剃發令”或“薙發令”代稱。由於這項政策涉及民族文化認同,主要又針對漢族而來,原因之一是為了消弱漢族的民族意識,方便統治,引起各族人民,尤其漢人的強烈反對與抵抗,結果遭致清廷的嚴厲處罰和血腥鎮壓。
剃發易服是一種民族壓迫政策,加深了當時的民族矛盾,亦壓製了漢族的文化和思想。剃發、易服與圈地、占房、投充、逃人並稱“清初六大弊政”。[1]
現在,盡管“剃發易服”政策已經隨著清朝的覆滅而消失,然而它的影響一直延續到今天。民國後,依據滿族服飾融入西洋審美,進一步改良發展而來的“旗袍”、“唐裝”成為至今許多中國人乃至外國人心目中的中國傳統服飾。
目錄[隱藏] |
背景 [編輯]
漢人自古十分重視發式與衣冠服飾。《孝經》有言:“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漢人成年之後就不可隨意剃發,男女都把頭發綰成發髻盤在頭頂。漢族的傳統服飾漢服具備獨特的形式,其基本特征是交領、右衽、係帶、無扣,日本、韓國、不丹的傳統服飾均繼承了這些特征。
滿州人的風俗與漢人迥異,滿州人男性的傳統發型是把前顱、兩鬢的頭發全部剃光,僅後顱留下約一個銅錢麵積的頭發,編成一條長辮垂下。滿州人服飾以長袍馬褂為主,滿服的特點是立領、對襟、盤扣等。
西元1644年闖王李自成率領大順兵入北京,明崇禎帝上吊自殺。中國東北興起之滿清在明朝將領吳三桂協助下入關,隨即對占領地區推行剃發易服令,強迫漢人變換發型為滿州人發型並穿著滿州人服飾。
推行過程 [編輯]
入關之前 [編輯]
清兵入關之前,為了易於辨識順逆,便已強迫被征服或投效的漢人剃發易服,如1631年(明崇禎四年,後金天聰五年)皇太極在大淩河之役勝利時令“歸降將士等薙發”[2]。1623年(明天啟3年,後金天命八年),即規定了官民帽頂製度;1632年(明崇禎五年,後金天聰六年),規定了服色製度。[3]1636年(後金崇德元年),皇太極明令:“凡漢人官民男女,穿戴要全照滿洲式樣……有效他國衣冠、束發、裹足者,重治其罪。”[4]滿人在天聰、崇德年間攻打李氏朝鮮時,也曾要求朝鮮人剃發易服。[5]較早投效滿清的漢臣如李永芳、孔有德、祖大壽、洪承疇等也都剃發改裝。
第一次推行 [編輯]
1644年(順治元年)四月二十二日,清軍在一片石打敗李自成大順軍,進入山海關,即令城內軍民薙發。[6]即入關的第一天就下令剃頭。[7]
五月一日,攝政王多爾袞率兵過通州,知州投降,多爾袞“諭令薙發”。[8]
五月初二,多爾袞進北京,要求“投誠官吏軍民皆著薙發,衣冠悉遵本朝製度”[9],正式下達剃發和易衣冠的法令。此後數日又多次頒布命令,要求漢人薙發易服作為效忠的標誌。
此令引起漢人極大的反抗,如京東三河民眾就起事反對剃發。多爾袞隨即在五月二十四日下令暫緩薙發令。[10]迫使滿清統治者暫緩剃發易服的主要原因是當時天下未定,抵抗者眾多,南明政權仍在,故而暫時妥協。[11]
第二次推行 [編輯]
1645年(順治二年)五月,清兵進軍江南,占領弘光政權首都金陵,統治初步鞏固,多爾袞於五月二十九日重頒薙發令。
六月初五日,多爾袞給江南前線總指揮多鐸下達指令:“各處文武軍民,盡令剃發,儻有不從,以軍法從事”[12]。要求在江南推行剃發令。
六月十五日,通告全國軍民剃發。下令各地限公文到達的十日內完成剃發,違令者死。地方官員如果上奏反對,“殺無赦”。當時有“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口號流傳[13],在福建還流傳著“留發不留人,留棺不留屋”的說法。有記載稱當時的剃發匠背著擔子在街上巡視,看見蓄漢族傳統發髻的人就上去抓住強行剃發,稍有抵抗,就當場殺掉,把頭懸掛在竿上示眾,所以後來的剃發挑子後麵都豎著一根竿子。[14]
六月多爾袞頒布薙發令時,對於漢人之衣冠服飾,也要求更換,但未嚴令實施期限,“許從容更易”。然而沒過多久,在七月初九日時,又下諭“官民既已剃發,衣冠皆宜遵本朝之製”,於是衣冠之禁也與剃發同樣嚴厲了,因為不改衣冠而遭屠戮者也同樣多。[15]
原由 [編輯]
滿州侵略者推行“剃發易服”政策的原因有:
- 將剃發易服當作征服漢人的重要手段
- 將剃發易服當作漢人是否服從滿州人統治的外在標誌
- 漢族的生產技術和文化水平都超過了滿州人,社會製度也較為完備,滿族統治者產生一種恐懼心理,擔心漢人會危害滿州侵略者政權。[16]
- 滿州人為外來的民族,突然地統治了人口眾多的龐大民族,一時有無法勝任之感。[17]
- 確立滿州侵略者的統治地位,確保滿州人不被漢人同化。[17]
- 害怕漢族抵抗。
- 羞辱漢人及漢文化,借此引出漢人內部的反清人士之後再將他們一一屠殺。
- 滿州侵略者希望透過剃發易服來打擊、摧殘漢人(尤其是上流階層的士人)的氣節、民族精神。
- 想令漢人不感覺滿州人是異族。[18]
- 《研堂見聞雜記》一書的作者認為清代剃發易服之禍並非出自執政者殘暴,而是山東進士孫之獬貪圖富貴的私心所造成。據該書所說,清朝入主中原後,衣冠一仍漢製。孫之獬主動剃發易服,希望能獲得統治者歡心。結果滿人認為他是漢人,不讓他站在滿州人列中,漢人認為他穿著滿州裝,也不讓他站在漢人列中。孫之獬又羞又怒,故而上書建議全麵實行剃發易服。[19]
清初的抵抗與鎮壓 [編輯]
強令官民剃發易服的舉措引起漢人的普遍不滿,激起了漢人各階層人士的反對,導致了長期的政局不穩以至生靈塗炭。[20]“及有剃頭之舉,民皆憤怒,或見我人泣而言曰,我以何罪獨為此剃頭乎?”[21]為了保持本民族的文化,許多人因此反抗滿清,或者寧願一死[13]。不僅原先準備降偽清的人立即改弦易轍,連已經歸附的州縣百姓也紛紛揭竿而起,樹幟反清,由此引起的反抗以至於大規模的武裝鬥爭幾乎遍及全國。[22]滿州侵略者對此進行了嚴厲的鎮壓。清兵在南方的屠殺,多因剃發易服而起。[23]滿清統治者自己也說道:“乃剃頭一事,又適為奸民借口,以至變故叢生。”[24]
在常熟,“清兵見未剃發者便殺……名曰‘捉剃頭’”。常熟人民組織鄉兵,推崇禎信陽州知州、弘光兵部郎中嚴栻為首領,保衛地方,抵抗清軍,並尊奉活動在崇明島的明義陽王,一直戰鬥到九月份才被清兵的屠戮鎮壓下去。[25]
因為薙發令的頒布,南直隸常州府江陰縣告示曰:“豈意薙發一令,大拂人心,是以鄉城耆老,誓死不從。”江陰人民以“頭可斷、發絕不可剃”的口號對抗清朝“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的口號,由陳明遇、閻應元領導軍民抵抗,死守城池八十一日,閻應元最後留下辭世詩:“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殺賊,留大明三百裏江山。”[17]順治二年八月二十日,江陰城破,清兵大屠殺三日。
嘉定人民以“為我保此發膚”的口號,抵抗清兵二十餘日。嘉定總兵吳誌葵趁人民不滿時占據縣城抗清,導致李成棟下令屠城,為嘉定三屠第一大屠殺之原因[13]。
剃發令傳到金壇,抗令者三四百人聚會,清鎮江知府從別處運來拒不剃發者的首級威脅民人,聲言“一人不剃發全家斬,一家不剃全村斬”。於是人民揭竿而起反抗,二十日後方被鎮壓。[26]
順治二年七月,田仰指剃發為名在通州如皋海門起兵,活動在蘇北和長江三角洲。
順治二年十月,原任陝西河西道孔聞謤(孔子後人)上書表示:孔子家族衣冠已經延續了三千年,希望能夠保持不變,免受剃發易服。多爾袞回應:剃發嚴旨,違者無赦。孔聞謤疏求蓄發,已犯不赦之條,姑念聖裔免死。況孔子聖之時,似此違製,有玷伊祖時中之道。著革職永不敘用。[28]
順治五年(1648年)金聲桓與李成棟以反對剃發為理由之一而反清重投南明。
順治五年,黃州府廣濟縣民胡俊甫因居住鄉村,患病臥床,一度沒有剃發,被發現後,胡俊甫被殺,其鄰居被重責,當地知縣也受牽連獲罪。[29]
順治十年,京師逮捕了王玉、梁七子兩個因為扮演旦角而沒有剃發的人,清廷因此下詔:“剃頭之令,不遵者斬,頒行已久,並無戲子準與留發之例。今二犯敢於違禁,好生可惡。著刑部作速刊刻告示,內外通行傳飭,如有借前項戲子名色留發者限文到十日內即行剃發;若過限仍敢違禁,許諸人即為拿獲,在內送刑部審明處斬,在外送該管地方官奏請正法。如見者不行舉首,勿論官民從重治罪。”[30]
在城市,曾有儒生戴上方巾參加廟會,遭官吏拘捕和處死[31]。
李自成餘部降清後,因剃發問題而再次起事。
順治十一年,針對“剃發易服”引起社會矛盾、各地漢人抗爭此起彼伏的這種情況,時任大學士的陳名夏說:“留發複衣冠,天下即可太平。”此話不久之後成為其被處以絞刑的罪名之一。
經過幾十年的鬥爭,最終是滿清統治者取得了軍事勝利。漢族大部分生者都剃發結辮,改穿滿族衣冠;堅持不願改換衣冠者要麽被殺,要麽逃到海外,要麽遁入空門,帶發修行。
實施對象 [編輯]
剃發易服政策的實施對象,包括滿清政府統治下的各族人民,除下列可免剃發易服者外。此外,民間還有“十從十不從”的傳說,然而此說並未見於正式命令或明文規定。
可免剃發易服者 [編輯]
剃發僅針對男性而言,女子不需要剃發。
不是所有民族都要變更發型服飾,清政府對其他滿漢以外之民族用“因俗而治”的方式處理[32]:蒙古厄魯特與喀爾喀不用;維吾爾族四品以上的伯克才要;藏族就隻有藏軍需要。[33]朝鮮人最初也需剃發,在該國成為屬國後,努爾哈赤為籠絡朝鮮人下令其無需剃發。[34]
另外,和尚、道士也可以保留原有的發型服飾,因此當時許多人以出家的方式反抗剃發易服。
“十從十不從”的傳說 [編輯]
民間流傳“十從十不從”(亦稱““十降十不降””)之民謠,“從”指服從滿清統治,按照滿清的規矩辦;“不從”指依舊按照明朝漢人的規矩辦。最常見的內容版本為:
- 男從女不從:男子剃頭梳辮子,女子仍舊梳原來的發髻。
- 生從死不從:生前要穿滿人衣裝,死後則可服明朝衣冠。
- 陽從陰不從:既然“生從死不從”,陰世的事,像做佛事超度等,都仍按漢族傳統佛道教習俗辦理,不從旗人習俗。
- 官從隸不從:當官的須頂戴花翎、身穿朝珠補褂馬蹄袖的清代官服,但隸役依舊是明朝的紅黑帽打扮。
- 老從少不從:孩子年少,不必禁忌,但一旦成年,則須按旗人的規矩辦。
- 儒從而釋道不從:即在家人降,出家人不降。在家人必須改穿旗人的服裝,並剃發留辮。出家人不變,仍可穿明朝漢式服裝。
- 娼從而優伶不從:娼妓穿著清廷要求穿著的衣服,演員扮演古人時則不受服飾限製。
- 仕宦從婚姻不從:官吏管理按清朝典製,婚姻禮儀保持漢人舊製。
- 國號從官號不從:國號由明改成清,但官號沿用明代的六部九卿,總督巡撫等。
- 役稅從文字語言不從:差役稅捐,悉從滿製。但文字語言不改,仍用漢語。
“十從十不從”隻是民謠,未見於正式命令或明文規定,其中頗有含糊、重複、矛盾之處,對其內容和含義往往有不同解釋。如另一版本有“官從民不從”一條。而每一條具體所指,到底是廣義的風俗製度、還是具體的服裝發式、還是都包括,並沒有明確說法和統一標準。比如:
- 最後兩條“國號從官號不從”、“役稅從文字語言不從”明顯與服裝發式無關。
- 第一條“男從女不從”,指女性可“不從”;第七條“娼妓從而優伶不從”,娼妓一般為女性,又必須“從”,兩條互相矛盾(不過也有可能剃發與易服是分開來說的)。
- 第七條“優伶不從”,然而順治十年,京師逮捕了兩個因為扮演旦角而沒有剃發的人,清廷因此下詔:“剃頭之令,不遵者斬,頒行已久,並無戲子準與留發之例。”可見優伶(戲子)亦沒有被允許留發。
有人認為這是出於明降臣金之俊或洪承疇的建議而製定的政策,然而這種說法沒有充分根據。
也有學者認為,並無這樣的政策,隻是由於女子不常出門、棺殮別人不易見到等原因,所以這些地方能夠保存部分漢族傳統。[35]
因為“十從十不從”而得以殘留的漢族服飾,也受到統治當局主流服飾的衝擊而逐步滿化。
發式標準 [編輯]
滿人男性的傳統發型是把前顱、兩鬢的頭發全部剃光,僅後顱留下頭發,編成一條長辮垂下,這在多本書中都有記載。如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朝鮮使臣申忠一路過赫圖阿拉,在《建州紀程圖記》一書中詳載:“女真習俗都剃發,隻留腦後少許,上下二條結辮以垂。除上唇胡須隻留左右十餘根外,其餘都鑷去”。1644年,日本商人竹內藤因海難在北京旅居一年,著成《韃靼漂流記》,載:“他們的人都剃頭,把頭頂上的頭發留下來,分成三綹編成辮子。他們男子把唇上的胡須留下來,把下麵的剃掉。無論是大官、小官和老百姓都一樣。”[36]海外散人著《榕城紀聞》:“剃發,隻留一頂如錢大,作辮,謂之金錢鼠尾”。
值得注意的是,滿洲統治者在頒布剃發令時所要求的剃發標準,並非現今人們在電視清裝戲中常常看到的隻剃半個頭的樣式,史實是把頭發全部剃光,隻留銅錢麵積大小的一片頭發。那種隻剃前半部分頭發的發型到清末清廷衰弱後才慢慢出現,而那種發型如果放到清初則是死罪。因為清初推行剃發易服時規定“剃發不如式者亦斬”,即使剃了頭發,但剃的頭發太少,留的頭發太多,仍要斬首。順治四年,滸墅關民丁泉就因為剃發不夠多而被殺,他的家人、鄰居、當地官員也都受牽連獲罪。[37]當時的男子不得不“五天一打辮,十天一剃頭”。[38]
故而,清初時發型普遍為金錢鼠尾式。清中葉後,出現了留發越來越多的趨勢,如日本《清俗紀聞》一書,其中《冠禮》卷的繪畫中,一側背站立的教書先生頭頂蓄發,編一長辮垂於後背,其長度已達腰部,辮尾有發帶係結,其中蓄發部分從清初的一個銅錢大增加到了四五個銅錢大,但仍然遠少於清末及現在清裝劇留半頭的發型。
根據1793年訪問中國的英國使團隨團畫師威廉-亞曆山大的寫實畫稿,可知遲至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時,清人所留頭發仍然極細極少,與現今清裝戲中的發型不同。
服飾標準 [編輯]
清廷在1652年確立官服的最終標準,見於《服色肩輿永例》。
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由宮廷畫師焦秉貞於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所繪四十六幅耕織圖,圖中婦女野老和平民工農的裝束,與明代無異。圖中農家男子雖將發際線推高,但皆露頂椎髻,並沒有人結發辮。此圖是清聖祖看過後才令刊刻[10][39]。此外,清初畫家王翬主持繪畫的《康熙萬壽圖》十二大卷、徐揚主持的《乾隆南巡圖》十六大卷,以及徐揚的《姑蘇繁華圖》,江南一帶平民服裝式樣,仍然保持晚明固有風格,這些古董文物被史學家認為是清代“官降民不降”之證物[39]。亦有人認為這是繪畫界常見的崇古、擬古現象使然,即畫家常在繪畫中模仿前代著名畫家,而不顧現實中的實際情況如何。
清朝雖然改換了滿族服飾,但衣服所用材料和圖案則受到了明朝漢人及中原華夏漢人傳統文化之影響。滿族在關外的傳統服飾簡樸,材料也多用貂皮、東珠等關外土產,進關後則大量采用漢族的絲綢錦緞。清朝官服上的補子沿襲自明朝(不同於明朝,“補子”被分為兩半),慶典時王公大臣所穿蟒袍的圖案也承襲明朝而來。此外滿人服飾也從關外時期利於騎射狩獵的緊窄樣式,演變成與漢人服飾相近的較為寬鬆樣式。入關後的改變被認為是受到中華文化影響[10]。清朝始終未改服飾製度,被認為在漢人文化影響下,使原本滿人服飾瘦窄的風氣蕩然無存,這種現像被認為是文化融和使然[13]。
清朝雖然禁止穿漢服,但皇帝本人、或其親近之人得到特許者卻可不受此令限製。雍正尚未繼位時,已令畫家為自己繪製了多幅漢服畫像,畫中不但自己身著類似漢服的服裝,其他人物也身著漢族傳統衣冠。繼位後亦是如此。如《十二月令圖》、《十二美人圖》、《胤禛行樂圖》、《雍正耕織圖》等。乾隆也曾多次詔令當時的畫家名手為他繪製漢服畫像,如《清高宗秋景寫字圖》《喜晴圖》《鬆石流泉間閑圖》《觀畫圖》《行樂圖》《臨項聖謨雪景圖》。
乾隆年間,曾有人勸清高宗恢複漢服。高宗本人喜愛漢服,當時的滿族老臣對此不滿,表示:“皇上於漢誠似矣,而於滿則非也。”最終高宗下令不可恢複漢服,“衣冠不可輕言改易”“不為獲罪祖宗之人”。當時雖然皇帝可以穿著漢服入畫,普通百姓如想模仿卻是大罪,如德清李某之子,請人畫了一副自己身著漢服的畫像,消息傳開後有人去官府告發,官府克日就要提訊,某子到處賄賂,花費了數千兩銀方得無事。[40]
後續影響 [編輯]
明清時期 [編輯]
反清鬥爭 [編輯]
起兵反抗清朝統治者甚多,而起事者往往都反對“剃發易服”政策,以“束發複衣冠”號召人民響應。
1650年代後,鄭成功起兵抗清,清朝多次與明鄭政權和談,但從鄭成功以至鄭經,始終堅持:一、以朝鮮和琉球模式成為外藩。二、不剃發,臣民保持明朝衣冠。此外每次談判,鄭方尚提出各種不同的其他條件,譬如鄭成功要求割三省之地,鄭經則要求“鄭氏世居台灣不登岸”等。然而剃頭問題始終是明鄭與滿清雙方關注的條件之一[10]。
1672年(康熙十二年)三藩之亂時,吳三桂用束發複衣冠相號召,所過郡縣俱令剪辮,頗受人們擁護,不到半年就占據了半壁河山。
1721年,台灣爆發朱一貴事件,朱一貴起兵反抗清朝統治,攻下台灣府城(今台南市),建國號大明,年號“永和”,且廢除滿服、長辮剪斷,恢複明朝時的服裝及傳統漢人的發式。[41]朱一貴登基時頭戴通天冠,身穿黃龍袍,以玉帶圍之。但官員爵位封得太多,衣服一時準備不及,隻好向戲班索取戲服代替,而仍然不足,出現頭戴明朝帽,身穿清朝衣的景象。此外,林爽文事件和戴潮春事件中,起事者和附從者均有“留發”現象,但和朱一貴事件時的標舉“複明”不同,主要是作為陣營的區別,與反清關係甚少[42]。
1851年,太平天國革命時期,起事者回複蓄發,並以此作為反對滿清王朝的旗標。太平天國在反“清妖”的檄文《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中不但列舉了滿清政府對漢族人民推動的種種殘暴罪行,並以一段文“夫中國有中國之形象,今滿洲悉令削發,拖一長尾於後,是使中國之人變為禽犬也。”表示剃發易服使中國人變為禽犬。清朝官方則對太平軍留發的行為非常痛恨,稱之為“發逆”、“長毛”。[43]
與外國人的接觸 [編輯]
19世紀,西方用“豬尾巴”(pigtail)來稱呼中國人的辮子。“Pigtail”一詞在英文中原來並無貶義,但隨著中國形象日益下滑,本來就顯得奇特的辮子,逐漸成為西方人嘲弄、侮辱的對象。一些英美文人將“pigtail”拆開變為“pig's tail”,日本媒體也隨之用“豚尾”來特指中國辮子,更稱中國人為“豚尾奴”,辮子成了“豚”(豬)的標誌,野蠻、落後的象征。[44]剃發留辮被當作陋習,如在1895年馬關條約後處於日本統治下的台灣,薙發與纏足、吸食鴉片並列為台灣三大陋習之一。[45]當時中國留洋的學生頗多因此受外國人侮辱者,這也成為清末興起剪辮風潮的誘因。時至今日,仍有西方人認為辮子是中國人的標誌,即使在一些反映當代的影視作品中,仍不時出現長辮、長袍馬褂的中國人形象。
清末剪辮風潮 [編輯]
清亡之前出現了剪辮的芻議。率先剪辮的是海外華人及留學生。1898年1月(農曆除夕),新加坡華人組織華人剪辮會,並登報倡議集體剪辮,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和爭議。讚成剪辮的理由有:辮子不雅;辮發一般不洗,會發臭;辮子容易絞到機器裏很危險;辮子像禽獸的尾巴;辮子像鐵鏈,等等。主張維新的康有為也向光緒帝建議過剪辮。留學生回國,便將剪辮的風氣帶回了國內,主要流行於新兵與學生中,但此種做法在當時仍然有“易服改元,革命排滿”之嫌,沒有更多的人敢於去冒這個風險。[46]有些留學生回國之後,甚至不得不裝上假辮子。[47]1905年北京警務省敕令天津警察署所屬憲兵悉“行斷發改著洋服”,也擬定“派遣外國之委員,概行斷發洋裝雲雲”[48],唯當時慈禧太後仍在世,在保守勢力反對下仍未全麵實施。鑒於學界和軍界剪辮成風,各級政府多次下令禁止剪辮,然而令行而禁不止。[49]1907年5月6日,清中央政府首次下達禁止剪辮的嚴厲命令,經學部奏準,嚴禁學生、軍人剪辮,其中學生“一經查出,即當谘明學部,分別懲處”;軍人“如有不遵定製,改用他裝,以及剪去發辮等事,無論官僧、兵丁,均即斥革”。但形勢變了,此時清政府已經無力像清初那樣控製人民的發型,[50]即使在清政府內部,也出現了讚同剪辮的一股勢力,如陸軍部尚書蔭昌、民政部尚書肅親王善耆、外務部尚書鄒嘉來、度支部尚書載澤、法部尚書戴鴻慈等均支持剪辮。1909年時任軍谘大臣的載濤(光緒之弟)更是提出:“非剪發易服,不足振起全國之精神”。1910年10月谘政院通過剪辮易服案[51],廣東更先此一步,官民爭相剪辮[52]。
而1895年台灣日治時期之後,薙發並未如同列三大陋習的纏足、鴉片一樣,受到日本人嚴格取締,因此台灣人多為自發性主動剪去辮子。服裝的轉變也產生了變化,逐漸的可見到中式穿著、日式和服,甚至上半身和服下半身中式寬裙的組合。[53],不過在教育史料方麵有另一種說法是,日本曾為了不要讓台灣學生再做“清國奴”,曾厲行“斷發”及“放足”規定。不過反引來台灣人民內心的痛苦掙劄及反抗。[54],
中華民國 [編輯]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1912年宣統帝退位,清律廢除,大多數中國人(包括滿人)剪去辮子,隻有少數人仍堅持留辮,如保皇派張勳率辮軍、學者辜鴻銘等,以表示對清朝的效忠。也有一些民眾害怕剪辮會被官府斬首,不願剪辮。[55]總體而言,“發辮之所由來,由於滿洲之入中原”,“發辮之消除,亦與滿洲而俱盡”。[56] 然而,經過二百多年的影響,滿人服飾,諸如旗袍、長袍馬褂等,卻保留了下來,經過西式裁縫改良,成為部分中國人與外國人認知的中華傳統服飾(所謂“中國衫”、“唐人衫”、“唐裝”)。
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於1912年3月5日頒布《大總統令內務部曉示人民一律剪辮文》雲“滿虜竊國,易吾冠裳,強行辮發之製,悉叢腥膻之俗,當其初,高士仁人,或不屈被執,從容就義;或遁入淄流,以終餘年,痛矣!先民慘遭荼毒,讀史至此,輒用傷懷!嗣是而後,習焉安之,騰笑五洲,恬不為怪。”“滿虜竊國而強行腥膻之俗,使先民慘遭滿族荼毒”。廢除服製禁令後,有民眾“頭戴方巾,身穿明代古裝,腰佩龍泉寶劍”以表支持革命者有之,亦有腦後垂辮以明“複辟”之心者有之。但西服卻在其中脫穎而出,成為當代中國人的普遍裝束。同時旗人袍服暫時走向沉寂。[57]
民國元年七月,參議院公布男女禮服,其中男子禮服大體有兩種,一種為西式服裝,另一種則是沿用滿裝的長袍馬褂。北伐之後,則規定為中山裝和長袍馬褂兩種。女子禮服類似,仍然沿用滿裝的立領、對襟、盤扣等特征。[58]
孫中山辭世以後,中華民國政府在民國十八年(1929年)公布國家禮服,男子為藍袍黑褂,女子則分為藍長袍和藍衣黑裙兩式。中華民國采取袍褂為禮服,執政當局采用的理由是因俗製禮,以及注重可行性。[59]1945年遷台以後,國府發動“去日本化”與“再中國化”的政策,從語言、文字,居家,服飾進行全方麵的排擠與推動“文化再構築”。[60]使許多女性把嫁妝衣服修改成旗袍,來表達對“祖國”的認同。[61]但此熱潮消逝的相當快,不久後發生二二八事件,期間就發生過穿旗袍者遭攻擊的現象。台灣文化人也曾評論旗袍是中國受滿清奴化的象征。後反對聲音於台灣白色恐怖時期中沉息。[62]。至中華民國第十屆總統陳水扁上任後頒總統華總一義字第 09200105560號令公布廢止。[63]在此之前台灣社會已普遍不流行此類衣裝。
2008年9月,中華民國第十二屆總統馬英九穿長袍馬褂祭孔,被少數親綠人士譏為“夷狄祭孔”。[64]。但也有人認為這是感受中華文化尊師重道的禮節。[65]。2009年中國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教育部曆史學習網中描述漢族受迫害而穿起滿族衣服為漢族“改正朔,易服色”的傳統習俗,列為“滿漢融合”之內容。[66][67]而當今台灣社會西化已相當深,長袍馬褂已幾乎絕跡。
中華人民共和國 [編輯]
1949年以後,穿長袍、馬褂(除了部分身在海外的國學家如錢穆)和西服的人已經很少了,穿中山裝的人越來越多,以後更是形成穿中山裝的熱潮。
1966年開始的為期十年的“文革”期間,西服和旗袍被定為“四舊”。紡織品和服裝的生產也受到極左路線的影響,很多受嶺南人們歡迎的服裝麵料和服裝款式被莫名其妙地戴上了“四舊”的帽子,有些花色品種被批判為反動圖案。稍稍鮮豔一點的穿著,就被指責為“追求資產階級生活方式”。[68]
2001年在上海舉行的亞太經合峰會,會後領袖代表所穿著的服飾,雖稱為“唐裝”但實際上和唐朝沒有什麽關係,是由滿式馬褂經西式剪裁改造而成。
進入21世紀後,服裝的禁忌逐漸寬鬆,當今中國社會有部分人士主張恢複漢服,社會各界對於“漢服”之定義以及漢服運動之內涵亦有異見。在現代中國服裝高度西化影響下,漢服尚未能成為主流。2008年,中國政府官方網站的五十六民族服飾頁,以漢服女裝的圖片作為漢族服飾。[69] 同時,亦有人自稱清室後裔,在日常生活中恢複剃發、結辮、穿著馬褂的滿族習俗。[70]且有學術名人閻崇年主張“剃發易服是民族文化的一種交流形式,不能上綱上線”,遭反對者攻擊,使學術問題轉變為治安問題而萌發為中國知名爭議。[71]
在中國許多地區,對於男性理發的用語至今仍經常稱之為剃頭。
中國許多地區至今流傳著“正月不剃頭,剃頭死舅”的習俗,據傳與剃發易服有關:“死舅”其實是“思舊”,思念舊國明朝;當時人民不願剃發,思念故國,以此習俗作為抵抗滿清政策的一種形式。[72]
後世中國人的評價 [編輯]
明朝末葉,中國發生大內戰,滿洲人利用那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用蠻族入侵羅馬帝國的同一種方式,突然襲來,占領了北京。這是一陸肆肆年的事。中國人不甘心受外族的奴役,便向侵略者進行了最頑強的反抗。滿洲人為要強迫中國人屈服,便殘酷地屠殺了數百萬人民,其中有戰鬥人員與非戰鬥人員、青年與老人、婦女與兒童,焚燒了他們的住所,劫掠了他們的家室,並迫使他們采用滿洲人的服飾。據估計,有數萬人因不服從留發辮的命令而被殺戮。幾經大規模流血與慘遭虐殺之後,中國人才終於屈服在滿清的統治之下。
- 學者、明史專家黃仁宇認為:
他亦表示:
- 2006年評論家曾節明認為:
國外史料之記載與評價 [編輯]
注意到中國政治版圖改變,漢人滿化。[76]
這些中國教士的壓抑心理:他們現在的身份使他們不能留長發。但任何一個中國人都必須在腦後留一條辮子,這是滿人的規定,違者有死罪。隻有李長得像歐洲人,因而他可以不遵守這條可怕的規矩。[78]
巴羅認為滿人的做法堪稱政治上的傑作,這對一個半開化的民族來說是難能可貴的。為樹立起自己的影響,他們采取了十分靈活的實用主義態度。被漢人召來鎮壓一場造反運動的滿人把自己的頭頭推上了空缺的皇位。他們采用了中央帝國和天朝的官僚體製的模式。奇怪的是他們僅限於強迫別人留他們那令人屈辱的發式:頭剃光但留一條辮子——後來漢人把辮子塞在帽內,並一有造反行動就把它剪掉。
今天我們知道這些說法全是錯的。滿清初期,他們表現得非常凶殘。建國後的最初幾年,整批整批的百姓遭到屠殺。強迫留辮子引起了騷亂,結果都被鎮壓在血泊之中。當我們這些旅行者企圖概括或探測未來時,他們的觀點並非總是正確的。與他們的看法相反,最初滿人表現得十分野蠻,慢慢地漢文化才占了上風。[79]
1911年10月10日,幾乎純屬偶然,一個陰謀在漢口的法國租界得逞了。駐軍投向起義者,革命迅速地蔓延開來。漢人把滿人從1644年以來強迫他們蓄留的辮子剪了下來,作為解放的象征。[80]
為了徹底消滅愛國情緒,滿洲人強迫被征服的中國人剃去他們從古以來就作為珍愛裝飾的長發,強迫他們垂辨,並采用韃靼服裝,違者處死。據說,寧死不肯忍受這種民族屈辱的人有千千萬萬。變更民族裝束在一切征服手段中是最明顯最能壓製人的;這無疑是粉碎中國人民精神的有效方法。凡不肯忍受的就失去了頭顱。
太平軍和滿清政府奴役下的中國人之間最突出的,最使外國人注意的對照,就是他們的外貌及裝飾的截然不同。中國人向來被認為是麵目愚蠢、裝飾惡劣的民族;而使麵容變醜的剃發不能不說是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常去訪問附近的村莊,以調查村民對太平天國的統治有什麽感想。我很高興見到他們在各方麵都十分滿意,尤其使我感動的是他們都樂於留發,這是太平和自由的標記,跟滿洲人及其強加在漢人身上的剃頭蓄辯的奴隸標記恰成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