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談老施 (轉)

來源: 喝水也會長肉 2013-05-03 09:23:18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0566 bytes)


老施一直都是熱點, 尤其是最近美國給發院士, 中國不給後, 又起了軒然大波, 熱的一塌糊塗, 所以也就很想湊湊熱鬧. 再有論壇裏麵各種媒體兼有回帖人的很多觀點讓人一看就知道非業內人士所評, 所以作為一個業內人士的俺, 就很想跳出來亂放幾句. 畢竟是一家之言, 難免偏頗, 但俺盡量注意. 經濟潰爛, 很多同行都還在為從nih騙錢一籌莫展, 俺自甘墮落, 仰仗著以前的老本和運氣, 能夠有機會繼續在文學城自我糜爛. 現在總算出來幹點正事, 聊以自慰.


為什麽叫老施? 如今教授似乎開始是個貶義詞,
故不能用; 稱呼博士似乎也太不值錢, 畢竟博士多如野狗; 隻呼其名, 似乎也不夠親切; 叫一公, 誰認識你呀?! 故老施吧. 就如同稱呼老毛般親切和尊敬.


其實爭論最多的東西就是老施為什麽回國? 不是自誇, 老施回國這個想法俺以及幾個相熟的同行們在他回國前就為他想到了. 簡言之, 為了能更好的開展研究. 這個要從老施幹的活說起. 老施是頂尖的結構生物學家, 他的工作就是從結構的角度來解釋一些生物現象和機製. 在生命科學研究的各個領域, 大家都有自己的favorite蛋白, 但是很多關於這個蛋白的功能和現象用普通的生化手段似乎難以解釋或者是服眾. 很多情況下, 結出這個蛋白的結構就成為一種非常高效並且另人信服的手段. 老施的強項就是結出這些蛋白的結構. 毫無疑問, 結結構是一個耗時耗力, 並且充滿風險的工作, 不光需要時間, 金錢, 更需要大量的人力. 從這個角度不難發現, 這個是個勞動力密集性的研究項目. 美國的這些孩子很多是不愛玩這個的, 大量的載體構建, 蛋白表達純化, 結晶條件的摸索, 享受試驗, 享受科研, 享受生活的美國孩子們會把這種研究不叫發現, 而叫torture. 並且美國的孩子心中的生命研究總是希望自己的發現能和人類的健康產生很直接哪怕是比較接近的聯係, 而老施玩的那一套應該是很難讓他們信服的. 當然老施可以用中國苦工, 但是人力成本在美國是高昂的, 尤其是研究經費日漸緊縮的情況下,維持這麽高昂的人工, 是一般小實驗室不能想像的.


老施是一個頗有眼光的人. 他能同時開展多個項目, 發現新的目標蛋白去設計用結晶來開展的課題, 這個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到的. 這需要超人的智慧, 精力, 和體力. 這些年頂尖的雜誌偏愛結構的文章, 大家都瘋狂的玩結構, 但是有些人還是隻能發低水平文章, 老施就可以抱著三大雜誌轉, 這是因為他的眼光和設計厲害. 但是個人覺得他更應該把力量用在與前麵提到的關係人類生命質量的研究上, 而不隻是享受一種科學的遊戲過程, 當然, 這個是個人的主觀臆斷. 其實個人感覺普林思頓充斥著一大批這種科學玩家. 這兩年開始有所改善, 尤其最近幾年一個新星正在出現, 他就是Yibing Kang, 大家有興趣可以去了解他的工作.


老施有眼光, 更表現在他對於回國的這個選擇上麵. 對於勞動密集型的研究方式, 他不需要國外先進的動物和臨床研究條件, 甚至不需要大腦, 因為他已經有了, 他需要的是手, 聽話的雙手, 當然還有經費. 這兩個東西在未來最能滿足他的就是中國. 中國頂尖的學府擁有取之不盡, 用之不竭的廉價的高水平的雙手, 而且有國家供給的大量的經費, 這些對於他的研究已經非常的充沛. 當然還有其他的如地位, 名望等等. 他以前在國外隻能開展幾個方向, 現在在國內可以開展幾十個, 甚至是幾百個, 隻要他願意. 因為一他不缺人, 二不缺錢, 三他有超人的精力和智慧. 這些都可以用他這幾年的高產來證明.


就幾個討論比較多的東西分享一下自己的觀點.


收入: 老施是正教授, 收入當然頗豐. 自己是在公立學校鬼混的, 所以對私立學校不太了解. 公立學校工資不光和級別有關更和年齡有關, 四十歲的正教授, 能有20萬應該算不錯了, 30萬就不要想了, 那是係主任和資深教授的收入. 每年有大約9個月是吃公家飯, 剩下的自己犒勞自己, 當然想我們這些窮慣了的人, 是不舍得給自己開大工資的, 所以拿不了多少. 因此, 我覺得20萬是差不多的收入了. 至於說在公司裏麵兼什麽職, 給什麽報告等等, 感覺老施幹的東西應該沒有那麽大的吸引力吧, 畢竟公司裏麵的研究員們也不弱, 而且更懂得成果轉化.


學術水平: 毫無疑問, 老施在玩科研上麵是非常的出色, 他的眼光, 智慧, 和精力是一般人不能比擬的. 但是他的研究思路相對單調, 而且對於研究的理念方麵似乎有一些值得商榷. 評價一個人的研究, 不光看發表的文章雜誌的水平, 還要看文章自己本身的影響力. 老施基本上是在別人發現的一些蛋白研究的基礎上 從結構的角度進行的再發現. 無疑, 這些對於我們對於生命現象的理解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是這些畢竟相對於原有的工作隻是進一步的探索, 開創性和領導性方麵似乎有些欠缺. 並且這些年他所研究的很多方向對於健康問題和臨床的實際運用的關聯過於疏遠,
這些都傷害了他的文章的影響力.
因此比起很多其他的著名的華裔科學家, 就顯現出了差距. 量化來說, 王曉東的很多文章由於他的開創性, 被引用次數都在數千次之多, 而老施的文章除了綜述引用較多外, 研究性的都偏少. 注意這裏的偏少隻是相對於那些重要的開創性的工作當然絕對數量還是很不錯的.
記得他的有個介紹上麵提及他發表文章的總引用次數在14000. 其實在美國非常多的華裔生物學家都有這個數量了. 老施在結構生物學領域是非常具有統治力的了. 記得一次開會聽說, 一些小的課題組如果聽說老施盯上了某個蛋白甚至是某個方向, 他們立刻會停止那個方向的相關工作. 因為競爭不過啊, 幾個人的小組怎麽能和老施的幾十個人甚至是更多的一個高速運轉的機器相比啊.
還有人說老施的回國和淺學森當年回國有的一拚. 這裏不是討論兩個人水平孰高孰低. 淺學森回國那種影響是不會在出現了, 因為現在的中國各個領域都有非常出色的人物, 很難再出現那種十分冒尖的人了.
老施回國帶回去了什麽? 結構生物學的大躍進? 這個恐怕會有人不開心, 畢竟中科院裏麵有做這個結構方麵的大家, 而且他們的確也是非常出色的, 並且已經把中國的結構研究提升了起來, 老施能做的也許就是更上一層樓了. 培養人才和引領科學發展? 這個會有但是不會那麽顯著吧. 目前很多高校都開始了結構熱, 因為發結構類的文章很符合中國勞動密集型的風格. 個人很不希望看到中國遍地都是結構實驗室, 學生們都是終日忙於重複的試驗操作而忽視了一些科學的思考. 但是這個東西還是正在發生了. 還是回到水平問題上, 老施的水平非常高, 毋庸置疑. 隻是覺得他稍稍的把他的方向和思路改變以下就完美了, 但是他現在的這個位置和成就似乎已經沒有這個必要了.


院士: 為什麽美國給院士, 中國不給, 就會有那麽多人跳出來評東評西的. 個人感覺, 先不說公允, 這種邏輯和心態就說明了一部分, 甚至是相當一部分中國人有問題. 簡言之, 自卑! 我們當然要堅持自己的理念和標準. 那麽老施該給院士嗎, 個人感覺兩可. 從開創性上來說, 他還是有些不足, 並且這是比起其他的候選者來說. 我看了一下獲選院士的名單. 有一個人的領域相對熟悉, 就是舒紅兵(應該叫舒院士了). 他的幾個重要的發現在整個innate
immunity領域都是領導和震撼性的. 雖然沒有一篇三大雜誌的文章, 但是引起的關注和對於相關領域的研究的影響力來說是非常巨大的, 因此當選當之無愧. 他本人也很年輕, 應該和老施相仿, 因此很有可比性, 而讓我選擇, 我也會選他. 這裏順帶把人得罪光, 饒毅要排座次的話就更後麵了, 雖然他的publication也非常的不錯, 出身也是頗為顯耀. 但不是院士的風格, 再等等吧, 可惜他自己先放棄了. 現在美國給老施院士了, 中國國內炸鍋了. 個人感覺美國的院士更多的偏向於榮譽, 而不是實惠. 君不見那麽多的院士實驗室路越走越窄, 快要關門嗎? 而中國的院士是對於已經成為領域內領軍人物的肯定和鞭策希望他們能把其相關領域的國內的研究帶上一個新的台階, 更重要的是對國計民生也起到促進作用. 從這個角度, 我更希望國內出一些想袁隆平這樣的院士和在基礎研究有開創性工作的院士, 像王曉東, 雖然他不是中國的了.


寫到這裏突然發現似乎要寫的東西源源不絕了, 實在是時間有限, 碼字辛苦, 就這些吧, 回頭有時間了再碼.


希望各位看客看在碼字辛苦的份上, 不要攻擊俺的親屬和祖先, 把攻擊限製在本人身上就可以了
.

 
老施一直都是熱點, 尤其是最近美國給發院士, 中國不給後, 又起了軒然大波, 熱的一塌糊塗, 所以也就很想湊湊熱鬧. 再有論壇裏麵各種媒體兼有回帖人的很多觀點讓人一看就知道非業內人士所評, 所以作為一個業內人士的俺, 就很想跳出來亂放幾句. 畢竟是一家之言, 難免偏頗, 但俺盡量注意. 經濟潰爛, 很多同行都還在為從nih騙錢一籌莫展, 俺自甘墮落, 仰仗著以前的老本和運氣, 能夠有機會繼續在文學城自我糜爛. 現在總算出來幹點正事, 聊以自慰.
為什麽叫老施? 如今教授似乎開始是個貶義詞,
故不能用; 稱呼博士似乎也太不值錢, 畢竟博士多如野狗; 隻呼其名, 似乎也不夠親切; 叫一公, 誰認識你呀?! 故老施吧. 就如同稱呼老毛般親切和尊敬.
其實爭論最多的東西就是老施為什麽回國? 不是自誇, 老施回國這個想法俺以及幾個相熟的同行們在他回國前就為他想到了. 簡言之, 為了能更好的開展研究. 這個要從老施幹的活說起. 老施是頂尖的結構生物學家, 他的工作就是從結構的角度來解釋一些生物現象和機製. 在生命科學研究的各個領域, 大家都有自己的favorite蛋白, 但是很多關於這個蛋白的功能和現象用普通的生化手段似乎難以解釋或者是服眾. 很多情況下, 結出這個蛋白的結構就成為一種非常高效並且另人信服的手段. 老施的強項就是結出這些蛋白的結構. 毫無疑問, 結結構是一個耗時耗力, 並且充滿風險的工作, 不光需要時間, 金錢, 更需要大量的人力. 從這個角度不難發現, 這個是個勞動力密集性的研究項目. 美國的這些孩子很多是不愛玩這個的, 大量的載體構建, 蛋白表達純化, 結晶條件的摸索, 享受試驗, 享受科研, 享受生活的美國孩子們會把這種研究不叫發現, 而叫torture. 並且美國的孩子心中的生命研究總是希望自己的發現能和人類的健康產生很直接哪怕是比較接近的聯係, 而老施玩的那一套應該是很難讓他們信服的. 當然老施可以用中國苦工, 但是人力成本在美國是高昂的, 尤其是研究經費日漸緊縮的情況下,維持這麽高昂的人工, 是一般小實驗室不能想像的.
老施是一個頗有眼光的人. 他能同時開展多個項目, 發現新的目標蛋白去設計用結晶來開展的課題, 這個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到的. 這需要超人的智慧, 精力, 和體力. 這些年頂尖的雜誌偏愛結構的文章, 大家都瘋狂的玩結構, 但是有些人還是隻能發低水平文章, 老施就可以抱著三大雜誌轉, 這是因為他的眼光和設計厲害. 但是個人覺得他更應該把力量用在與前麵提到的關係人類生命質量的研究上, 而不隻是享受一種科學的遊戲過程, 當然, 這個是個人的主觀臆斷. 其實個人感覺普林思頓充斥著一大批這種科學玩家. 這兩年開始有所改善, 尤其最近幾年一個新星正在出現, 他就是Yibing Kang, 大家有興趣可以去了解他的工作.
老施有眼光, 更表現在他對於回國的這個選擇上麵. 對於勞動密集型的研究方式, 他不需要國外先進的動物和臨床研究條件, 甚至不需要大腦, 因為他已經有了, 他需要的是手, 聽話的雙手, 當然還有經費. 這兩個東西在未來最能滿足他的就是中國. 中國頂尖的學府擁有取之不盡, 用之不竭的廉價的高水平的雙手, 而且有國家供給的大量的經費, 這些對於他的研究已經非常的充沛. 當然還有其他的如地位, 名望等等. 他以前在國外隻能開展幾個方向, 現在在國內可以開展幾十個, 甚至是幾百個, 隻要他願意. 因為一他不缺人, 二不缺錢, 三他有超人的精力和智慧. 這些都可以用他這幾年的高產來證明.
就幾個討論比較多的東西分享一下自己的觀點.
收入: 老施是正教授, 收入當然頗豐. 自己是在公立學校鬼混的, 所以對私立學校不太了解. 公立學校工資不光和級別有關更和年齡有關, 四十歲的正教授, 能有20萬應該算不錯了, 30萬就不要想了, 那是係主任和資深教授的收入. 每年有大約9個月是吃公家飯, 剩下的自己犒勞自己, 當然想我們這些窮慣了的人, 是不舍得給自己開大工資的, 所以拿不了多少. 因此, 我覺得20萬是差不多的收入了. 至於說在公司裏麵兼什麽職, 給什麽報告等等, 感覺老施幹的東西應該沒有那麽大的吸引力吧, 畢竟公司裏麵的研究員們也不弱, 而且更懂得成果轉化.
學術水平: 毫無疑問, 老施在玩科研上麵是非常的出色, 他的眼光, 智慧, 和精力是一般人不能比擬的. 但是他的研究思路相對單調, 而且對於研究的理念方麵似乎有一些值得商榷. 評價一個人的研究, 不光看發表的文章雜誌的水平, 還要看文章自己本身的影響力. 老施基本上是在別人發現的一些蛋白研究的基礎上 從結構的角度進行的再發現. 無疑, 這些對於我們對於生命現象的理解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是這些畢竟相對於原有的工作隻是進一步的探索, 開創性和領導性方麵似乎有些欠缺. 並且這些年他所研究的很多方向對於健康問題和臨床的實際運用的關聯過於疏遠,
這些都傷害了他的文章的影響力.
因此比起很多其他的著名的華裔科學家, 就顯現出了差距. 量化來說, 王曉東的很多文章由於他的開創性, 被引用次數都在數千次之多, 而老施的文章除了綜述引用較多外, 研究性的都偏少. 注意這裏的偏少隻是相對於那些重要的開創性的工作當然絕對數量還是很不錯的.
記得他的有個介紹上麵提及他發表文章的總引用次數在14000. 其實在美國非常多的華裔生物學家都有這個數量了. 畢竟老施在結構生物學領域是非常具有統治力的了. 記得一次開會聽說, 一些小的課題組如果聽說老施盯上了某個蛋白甚至是某個方向, 他們立刻會停止那個方向的相關工作. 因為競爭不過啊, 幾個人的小組怎麽能和老施的幾十個人甚至是更多的一個高速運轉的機器相比啊.
還有人說老施的回國和淺學森當年回國有的一拚. 這裏不是討論兩個人水平孰高孰低. 淺學森回國那種影響是不會在出現了, 因為現在的中國各個領域都有非常出色的人物, 很難再出現那種十分冒尖的人了.
老施回國帶回去了什麽? 結構生物學的大躍進? 這個恐怕會有人不開心, 畢竟中科院裏麵有做這個結構方麵的大家, 而且他們的確也是非常出色的, 並且已經把中國的結構研究提升了起來, 老施能做的也許就是更上一層樓了. 培養人才和引領科學發展? 這個會有但是不會那麽顯著吧. 目前很多高校都開始了結構熱, 因為發結構類的文章很符合中國勞動密集型的風格. 個人很不希望看到中國遍地都是結構實驗室, 學生們都是終日忙於重複的試驗操作而忽視了一些科學的思考. 但是這個東西還是正在發生了. 還是回到水平問題上, 老施的水平非常高, 毋庸置疑. 隻是覺得他稍稍的把他的方向和思路改變以下就完美了, 但是他現在的這個位置和成就似乎已經沒有這個必要了.
院士: 為什麽美國給院士, 中國不給, 就會有那麽多人跳出來評東評西的. 個人感覺, 先不說公允, 這種邏輯和心態就說明了一部分, 甚至是相當一部分中國人有問題. 簡言之, 自卑! 我們當然要堅持自己的理念和標準. 那麽老施該給院士嗎, 個人感覺兩可. 從開創性上來說, 他還是有些不足, 並且這是比起其他的候選者來說. 我看了一下獲選院士的名單. 有一個人的領域相對熟悉, 就是舒紅兵(應該叫舒院士了). 他的幾個重要的發現在整個innate
immunity領域都是領導和震撼性的. 雖然沒有一篇三大雜誌的文章, 但是引起的關注和對於相關領域的研究的影響力來說是非常巨大的, 因此當選當之無愧. 他本人也很年輕, 應該和老施相仿, 因此很有可比性, 而讓我選擇, 我也會選他. 這裏順帶把人得罪光, 饒毅要排座次的話就更後麵了, 雖然他的publication也非常的不錯, 出身也是頗為顯耀. 但不是院士的風格, 再等等吧, 可惜他自己先放棄了. 現在美國給老施院士了, 中國國內炸鍋了. 個人感覺美國的院士更多的偏向於榮譽, 而不是實惠. 君不見那麽多的院士實驗室路越走越窄, 快要關門嗎? 而中國的院士是對於已經成為領域內領軍人物的肯定和鞭策希望他們能把其相關領域的國內的研究帶上一個新的台階, 更重要的是對國計民生也起到促進作用. 從這個角度, 我更希望國內出一些想袁隆平這樣的院士和在基礎研究有開創性工作的院士, 像王曉東, 雖然他不是中國的了.
寫到這裏突然發現似乎要寫的東西源源不絕了, 實在是時間有限, 碼字辛苦, 就這些吧, 回頭有時間了再碼.
希望各位看客看在碼字辛苦的份上, 不要攻擊俺的親屬和祖先, 把攻擊限製在本人身上就可以了.


所有跟帖: 

能人相輕?樓主不是院士也一定不遠了:) -天天讀- 給 天天讀 發送悄悄話 天天讀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3/2013 postreply 11:23:47

寫得很不錯呀,story of insight, 偶跟著您這內行人看門道~ -黑天鵝的羽毛- 給 黑天鵝的羽毛 發送悄悄話 黑天鵝的羽毛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3/2013 postreply 11:34:44

寫得很不錯呀,story of insight, 偶跟著您這內行人看門道~ -黑天鵝的羽毛- 給 黑天鵝的羽毛 發送悄悄話 黑天鵝的羽毛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3/2013 postreply 11:34:54

寫得很不錯呀,story of insight, 偶跟著您這內行人看門道~ -黑天鵝的羽毛- 給 黑天鵝的羽毛 發送悄悄話 黑天鵝的羽毛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3/2013 postreply 11:35:13

本來讀的好好的,被最後一段搞得樂不可抑。 -yamyam- 給 yamyam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03/2013 postreply 12:24:31

頂一個! -cold-eyes- 給 cold-eyes 發送悄悄話 cold-eyes 的博客首頁 (84 bytes) () 05/03/2013 postreply 12:38:55

回複:亂談老施 (轉) -hugeheart- 給 hugeheart 發送悄悄話 (95 bytes) () 05/03/2013 postreply 12:43:50

確實是內行看門道。 -田林- 給 田林 發送悄悄話 田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3/2013 postreply 13:14:31

袁隆平也沒被科學院接納麽,那是個學霸和拍馬的地方。您幾段話貼3遍,可以當院士了。 -innovate- 給 innovat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03/2013 postreply 14:37:02

回複:袁隆平也沒被科學院接納麽,那是個學霸和拍馬的地方。您幾段話貼3遍,可以當院士了。 -天天讀- 給 天天讀 發送悄悄話 天天讀 的博客首頁 (168 bytes) () 05/03/2013 postreply 17:46:32

這是內行,講道理的,要提倡 -greatway- 給 greatwa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03/2013 postreply 15:08:40

所以他回國還是為了事業,令人敬佩。像他這樣的人,物質和享受已經不重要了。 -夢想偷懶的女人- 給 夢想偷懶的女人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04/2013 postreply 05:54:02

你是說 yibing wang嗎?不是kang吧? -雲水三千- 給 雲水三千 發送悄悄話 雲水三千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4/2013 postreply 09:16:06

其實做結構的,和搞有機合成的,都是醫學的輔助學科。 -FY14budget- 給 FY14budget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04/2013 postreply 15:09:35

做結構的能把這個學科炒上去,可能是因為大家都好象能看得懂結構。 -FY14budget- 給 FY14budget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04/2013 postreply 15:11:04

做有機合成的虧就虧在炒不上去,做死了也就發個JACS -FY14budget- 給 FY14budget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04/2013 postreply 15:12:4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