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際均的文章不錯的

來源: chinomango 2013-04-26 10:33:0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863 bytes)

作者: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李際均中將


 


 


戰爭比和平成熟得早,貨幣交換或者雇傭製度最早都產生於軍隊。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戰略思維是總攬全局的,帶有認識論、方法論的一種思考。


 


戰爭計劃是曆史的一次性閃光燈,使用一次就展現一次戰爭的結局,留給曆史的或是輝煌或是災難。


 


每一種戰略思維的背後都有一種哲學基礎。


 


最好的商學院是西點軍校


 


馬克思說,戰爭比和平成熟得早,貨幣交換或者雇傭製度最早都產生於軍隊。很多現代企業的管理方法也都來 自軍隊。美國就有人認為最優秀的商學院不是哈佛和斯坦福,而是西點軍校。因為有數據顯示,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西點軍校培養出3000多名董事長和副董事 長,5000多名總裁。


 


19世紀的著名哲學家康德在墓誌銘上就寫道:重要的不是給予思想,而是給予思維。戰略思維是總攬全局 的,帶有認識論、方法論的一種思考。我們總結曆史上重大成敗得失的經驗教訓,最終都可以歸結到戰略思維的正確與否上。戰爭計劃是曆史的一次性閃光燈,使用 一次就展現一次戰爭的結局,留給曆史的或是輝煌或是災難。也正由於除了實戰經驗之外無法進行驗證,因而在長久的和平時期,更容易產生華而不實甚至是偽科學 的東西。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成立後,確立大國地位和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奠基之戰。如果當年任憑美國 滅亡朝鮮,就會使得美韓和我國隔江對峙,使我國陷於南北兩線戰略的不利境地。因為北麵有美國、南麵有蔣介石,還有在越南的法國侵略者。這樣,如果是美國支 持蔣介石反攻大陸,那麽美國在鴨綠江對岸策應一下,就會把我們的兵力一分為二,我們無法全力來對付,無法進行和平建設。沒有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越南戰爭 也不會勝利。為什麽呢?是因為朝鮮戰爭之後,美國認識到中國力量強大,而且周總理在越南戰爭的時候說過,中國要和平但不怕戰爭,中國人說話是算數的,最後 一句話就是“打起來沒有界限”。這幾句話非常厲害,所以美國人顧慮到中國的警告,在越南戰爭的時候就不敢越過17度線來進行攻擊,這樣使北越保留了戰略後 防和戰略潛力,最後才能把美國打跑的。


 


戰略思維的背後是哲學


 


每一種戰略思維的背後都有一種哲學基礎。戴高樂說,在亞曆山大的行動裏,我們能夠發現亞裏士多德,亞曆山大是亞裏士多德的學生。同樣,我們在拿破侖的行動裏,能夠發現盧梭和狄德羅的哲學。


 


我們中國是最早產生軍事辯證思維的國家,這集中體現在《孫子兵法》上。世界公認:當統帥的很少能提出軍 事理論、搞軍事理論的都沒當過統帥。克勞塞維茨始終是軍中幕僚,在軍校坐了12年冷板凳,留下一部《戰爭論》就去世了。克勞塞維茨算是沒有當過統帥的軍事 理論家,所以他的《戰爭論》裏有很多缺陷。利德爾·哈特不過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個上尉,現在是西方最出名的軍事理論家。軍事統帥又很少有時間研究軍事理 論著作。拿破侖一輩子隻留下了117條語錄,沒有更多的東西。


 


但是毛澤東不一樣,他連續領導了20多年的戰爭,和中國的蔣介石,和日本、美國都打過仗。所以他能夠把 他的戰爭實踐上升為理論,他還能把他的理論拿到戰爭實踐中去檢驗,經過反複實踐才形成了毛澤東軍事思想。從掌握認識論、方法論來說,毛澤東始終是像《孫子 兵法》所說,“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比如他確立的戰爭指揮的邏輯順序是,“正確的作戰行動來源於正確的作戰部署,正確的作戰部署來源於正確的作戰決心,正 確的作戰決心來源於正確的判斷,正確的判斷來源於周到必要的偵察以及對各種偵察材料連貫起來的思索”。這樣他就把一個邏輯的順序解釋清楚了,把一個前提而 必要的條件,和各種偵察連貫起來進行思索。因為偵察材料是互相矛盾的,特別是很多情報部門所提供的偵察結論,往往是模棱兩可的,沒有規定性。指揮員就要把 各種偵察材料連貫起來思索,去偽存真,然後作出判斷。所以我們指揮作戰第一條應該給出對敵情判斷的結論,然後根據判斷下決心,根據決心確立部署、根據部署 指揮作戰行動。


 


中國式“左勾拳”,50年也難超越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喬治·馬歇爾說,“隻要目標正確,連一個尉官也能製定戰略”。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天皇禦前會議決定要攻 打珍珠港,對美國開戰。日本聯合艦隊的司令官山本五十六是無法改變目標的,而力量上,他隻有一個聯合艦隊。山本五十六愛賭博,在目標和力量發生矛盾的情況 下,他就說賭一把,去偷襲珍珠港,但是他失敗了。因為目標和力量相差太大了,技巧是無法解決的。大家可以設想,如果當時不是東條英機這麽一個戰爭狂人來當 日本首相,換成一個像俾斯麥這樣的審慎人物,那就比較麻煩了。俾斯麥統一德國之後,宣布德國是一個懂得滿足的國家,他主要的目標是建立歐洲平衡,不再打 了。隻有威廉二世這個狂人,他要征服世界,把俾斯麥撤掉,然後連續發動兩次大戰。結果德國不但丟失了已經占領的土地,自己還被別人挖掉一塊。假設日本不是 東條英機這樣的狂人來領導戰爭,而換成俾斯麥這樣的人,占領了中國的東北,成立“滿洲國”,華北成立自治政府,南京建立汪精衛傀儡政權,他就不再打美國, 那時候美國怎麽辦?美國還是支持日本侵略中國的,還向日本提供戰略物資。100年來美國和中國共同打擊日本隻有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那4年時間,其他時間都是 支持日本的,這個曆史我們必須得看清楚。甚至於日本聯合艦隊發動珍珠港事變去進攻美國的時候,美國的商船還根據協定,向日本提供戰略物資。要是這樣的假設 成立,中國的抗日戰爭可能會需要更長的時間。這是目標和力量關係的一個舉例。


在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是善於越島作戰的,因為他沒有大規模地麵作戰的經驗,所以仁川登陸是他思維邏輯的必然之 舉。毛主席是指揮大規模兵團作戰的,所以麥克阿瑟好比是下跳棋的高手,毛主席是下圍棋的高手,下跳棋的敵不過下圍棋的。麥克阿瑟的戰略上、戰術上都有錯 誤。他是個登陸癖,在仁川登陸以後,他本應該直接向東挺進,把朝鮮人民軍切斷在南麵,但他沒有,仁川登陸以後他就向北拐,打下漢城就越過三八線向鴨綠江前 進,犯了兵家大忌。而且仁川登陸以後他把他的主力,又安排重新上船繞過韓國再到元山,在東海岸進行第二次登陸,可是他走了17天,又排雷、又上船、又下 船,到元山登陸的時候,韓國軍隊早已經占領了元山,多此一舉。而且他在西線的沃克第8集團軍和東線的阿爾蒙德第10軍沒有橫向聯係,中間有個空隙地帶。所 以他的指揮方法都是錯誤的。


 


我訪問美國的時候,美國人說,你們知道海灣戰爭最精彩的一幕是什麽?他說是“左勾拳”,就是第82空降 軍第7軍從伊拉克邊界向巴士拉的一揮,這個“左勾拳”行動很精彩。我說朝鮮戰爭我們有個從北往南打的“左勾拳”,就是中國人民誌願軍第38軍從德川向君子 裏、三所裏穿插行動。海灣戰爭的那個“左勾拳”每小時進攻速度才2.6—4.1公裏,我們是每小時5公裏,創造了步兵的極限。我們所創造的那個“左勾拳” 的進攻速度你們50年後也沒超過,這就是中國人民軍隊。有史以來步兵還從來沒有那麽榮耀、那麽輝煌過。所以彭德懷說第38軍就是那一仗打出名的。中國革命 戰爭一貫是以主力打迂回的。


 


國家性格決定國家命運


 


傳統深刻反映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曆史文化,戰略製定者隻能在它的特定的社會曆史文化環境和教研中進行認 識和實踐創造活動。統帥的個人風格是文化底蘊的外在表現,像布什的“單邊主義”是先發製人的戰略、日本某些人堅持皇國思維,都源於他們固有的戰略傳統,就 是對自己的曆史自傲、文明自負、霸權情結、擴展慣性的宣揚。帝國主義統治世界兩個世紀的慣性造成了自我中心的思維定式,妨礙他們重新思考和認識當今世界。 麵對中國的發展他們亂了章法地大叫中國威脅論,其實中國威脅他們什麽了?美國軍費占世界總軍費的46%,他們在59個國家或者海外領地有駐兵權,有軍事基 地,美國特種部隊每年在170個國家執行任務,還有資格說別國威脅嗎?他們還說中國的經濟總量不斷增長從而威脅了世界,道光時代中國的經濟總量占世界 30%,是最大的,而鴉片戰爭還是讓我們遭受了一連串的侵略,可見經濟總量的增長不能說明我們威脅別人,這終究取決於一個國家的文化傳統和國家的政策。中 國對自己文明的認識沒有那種侵略的使命。中國文化傳統中隻講“天人合一”,講“以和為貴”是不全麵的。中國最大的曆史民族文化遺產是統一意識和國家認同。 一個人的性格往往決定一個人的命運,一個國家的性格也決定一個國家的命運。我比較欣賞先秦時代那種“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的苦鬥精神,“奮六世之餘烈,振 長策而禦宇內”的浩然氣概,但後來被儒家文化中的消極成分給磨滅了,而儒家文化中的積極內容又被“文化大革命”磨掉了。所以我們要對傳統文化進行反思,進 行提純、揚棄和繼承、發展才行。


 


戰略預見與超前布局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預見到日蔣合流想把我軍限製在黃河以北加以殲滅的意圖,他在“皖南事變”前一年就命 令八路軍主力一部分南下,建立蘇北抗日根據地,把蘇中根據地和山東根據地連成一片。因為他預見到抗日戰爭勝利,到時候我們要從蘇北、山東調部隊搶占東北, 所以他說山東是轉移的樞紐。可以說在抗戰勝利4年前毛澤東就進行了這樣的戰略預置。所以我們才能夠在東北和國民黨進行爭奪,東北最後成為解放全中國大陸的 戰略出發地。


 


朝鮮戰爭一爆發,人民軍還在勝利南進,毛澤東就命令第四野戰軍從南方立刻北上東北,建立東北邊防軍,為 誌願軍出國贏得了兩三個月的時間。如果美國打到鴨綠江邊我們才調部隊,那一切都晚了。同樣,20世紀50年代中央在考慮經濟技術條件有限的情況下,究竟是 先發展飛機,還是先發展導彈?當時接受了錢學森的建議,先發展導彈,因為飛機需要耐久性的零件互換,對技術標準要求高,而導彈是一次性的,發出去就不管 了。而且當時我們國防最需要的是導彈,而不是像飛機這樣的運輸工具。沒有“兩彈一星”,今天我們就沒有這樣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安全環境。


 


正義的力量


 


世界上有一種幻想不應該成為現實,有一種現實不應該成為幻想,就是核武器、核訛詐和核戰爭,但是這三樣 的始作俑者都是美國。所以蘇聯解體的時候,我和美國同行討論說:“蘇聯解體你們高興吧?”他說:“當然高興了。”我說:“別高興得太早。”他問:“為什 麽?”我說:“核擴散可要開始了。”


 


蘇聯那麽多核武器和核材料、核專家,誰來控製?現在不就是嗎?核武器向全世界擴散。何況美國搞雙重標 準,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核擴散是美國逼出來的。而且美國根據自己的利益,在國際法上不限製核戰爭,但是激光武器和地雷是違反國際法的,可以使用核武器 卻不可以使用地雷。先是限雷公約,到2008年就是禁雷公約了。所謂限雷就是限製地雷,地雷必須是裝0.2克的金屬,能夠被探測出來;地雷必須到一定年 限,有失效性,這叫《限雷公約》。到2008年以後是《禁雷公約》了,根本不準使用地雷。激光武器也不準使用,美國的理由是,激光致盲,容易把眼睛照瞎, 給人造成痛苦。所以這個國際法、國際秩序是美國及其他一些西方國家製定的,有很多不合理的因素。


 


沒有正義的力量永遠是暴虐的力量,沒有力量的正義永遠是軟弱的正義。冷戰後的事實再次證明了這個冷酷的 結論,力量當然不僅僅是指物質力量,也指精神力量。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國的安全形勢依然是很嚴峻的。以往的戰爭經驗和結論是,隻有勝戰才可言戰,隻有備 戰、能戰、敢戰,才能達到不戰之戰或者戰而勝之的目的。

所有跟帖: 

說得太好了 -miragekiller- 給 miragekiller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7/2013 postreply 20:51:0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