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碧血劍》連載中,有網友表示感興趣,問故事的大結局,在此劇透一下下。《新》是金庸的續集,但並非武俠小說,裏麵寫武功的場麵,可謂少而又少,寫幻想曆史和異域探險更多。它是一部曆史架空小說,是《帝國傳奇》的一部分,遠征海外的最終結局,並不是一群流寇割據,袁承誌占海島為王,而是第一個南洋華人共和國。
從一開始闖王失敗,袁承誌彷徨無計,在北方南方輾轉2年,經曆南明弘光隆武小朝廷,最終對中原局勢失望,帶兵遠走海外開始,到在南洋經曆磨難,與西洋人和南洋土著,以及倭寇滿清間諜較量,在賽斯和明月的幫助下,最終在異域站住腳跟,占據呂宋島的一半土地,樹立在異域立足紮根,支持國內抗清勢力之信心:"萬裏霜煙回綠鬢,十年兵甲救蒼生",這是前麵部分的內容,故事寫到這個地方,《新碧血劍》就算完事了,但是袁承誌他們的故事,並未就此大結局。
1648年李成棟反正,廣東局勢為之一變,1649年明月回中國,占據東南沿海一隅,通商裕國征召兵馬,在抗清誌士的感召下,受鄭成功與明月之邀,已在南洋站住腳跟,被推舉為大總長的袁承誌,帶領南洋水師返回廣東,以袁崇煥之子的身份,領導廣東義師反清力量,結果南洋兵力空虛,遭到西班牙人和荷蘭人偷襲,妻子兒女皆被俘虜,屬下被殘害荼毒,數年經營毀於一旦,並殃及國內的抗清戰爭,然後才有鄭成功下南洋,與賽斯的騎士團秘密合作,揮師掃滅紅毛鬼子之舉。
這個片段取自真實曆史,從17世紀下南洋開始,華人勤勤懇懇經商,開金礦發展種植園,卻遭遇西洋人嫉妒,被紅毛鬼屠殺驅趕之事,可謂屢見不鮮。真實曆史上的鄭成功,也曾接到南洋華裔求助,也曾決定揮師下南洋,保護華裔同胞的生命,但恰逢南方局勢不穩,滿清大局圍剿廣東,李定國兵敗退到雲南,鄭成功救人分身乏術。但在架空曆史故事中,袁承誌率兵離開呂宋島,學以色列人退居星島,痛定思痛重整家園,決心從此獨立自治,不受異族強權之統治。
我構思這一段的時候,想到的就是《出埃及記》,當時被歐洲政敵追捕,被迫隱名埋姓的賽斯,充當了摩西的身份,帶領被驅趕走投無路的華人,來到荒蕪但安靜的星島,也就是現在的新加坡。這裏物產不富饒,紅毛鬼子看不上,但是扼守南洋航路要道,有通商貿易之便利。袁的部下立足星島,訓練水師製造船舶,大力發展水師力量,在與海盜紅毛鬼較量中,逐漸控製南洋航路。後得賽斯與明月協助,一舉打掉南洋殖民勢力,奪回被搶的幾個大島,奠定穩定發展之基礎。
恰逢國內局勢動蕩,抗清局勢危在旦夕,閩粵富商逃亡南洋,帶去大量金銀財寶,南洋經濟蓬勃發展,大家想退居一位領袖,當然退居袁承誌嘍。到底是占島為王,當南洋的土皇帝,還是走別的出路?他不想重蹈明朝覆轍,更不想當李自成第二。當時袁在南洋很閑,讀了很多西洋人的書,古希臘古羅馬的曆史,還有英國的《烏托邦》,關於民主國家的夢想,在眾人心中逐漸成型。後得賽斯等人之啟示,參照西洋人的說法,成立南洋華人之聯盟,袁被推舉為大總長。
在漫長的反清戰爭中,這個南洋的華人聯盟,成了抗清勢力最可靠,最有力的支柱,廣闊富饒的海洋腹地,為東南沿海的抗清勢力,提供充足的騰挪進退空間。南洋豐富的物產,便利的通航貿易,對國內的物資支援,人力武力的支援,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袁與明月等人結盟,不計個人之私利,不遺餘力給予支持。後來明月掃平滿清,重建新大明帝國版圖,很多南洋東洋小國家,紛紛依附於大明帝國,但是這個南洋共和國,一直保持獨立地位,與大明帝國平起平坐。
這就是金庸先生的故事,在我筆下的大結局。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新碧血劍》大結局:第一個南洋華人共和國
所有跟帖:
• 這個結局跟中國文化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理念不符 -miragekiller- ♀ (0 bytes) () 04/16/2013 postreply 21:42:57
• 另外,共和這個理念,在當年生產力高度不發達的社會條件下,基本上隻能是空想。 -miragekiller- ♀ (0 bytes) () 04/16/2013 postreply 21:43:57
• 過於YY不太好,還是要多點困難,多點鬥爭,多點複雜性 -miragekiller- ♀ (0 bytes) () 04/16/2013 postreply 21:45:01
• 回複:《新碧血劍》大結局:第一個南洋華人共和國 -人在異鄉為異客- ♂ (199 bytes) () 04/17/2013 postreply 1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