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我如何買到北京二環內的房子

來源: 紐約唧唧歪歪 2013-04-15 11:09:5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451 bytes)

2013年3月的那些天,京城的大街小巷裏突然湧現出許多隨身帶著戶口本和身份證的人。他們可不是為了應付“兩會”期間隨處抽查證件的警察同誌,而是隻待中介一個電話打來,立刻趕去簽約的房主和購房者們。


不僅是北京,在全國各大中城市,一支二手房交易大軍仿佛一夜間浮出水麵,將中介門店、房產交易大廳,甚至民政局的婚姻登記處(也辦離婚)擠得個水泄不通,也一時間搶占了各大媒體的版麵。這支大軍的集結號,就是3月1日晚間出台的“新國五條”細則裏,那句被中介公司、買賣雙方、分析師、媒體迅速注意到的“依法嚴格對個人轉讓住房所得征收20%個人所得稅”。


很不幸,我家也成了這支大軍中一員。


其實我們本來是無意湊這個熱鬧的。早在1月時,母親就把家裏十年前買下的一套房子掛到了網上。我們的想法簡單得不得了:賣掉手上這套位於城西的房子,再在城東邊換一套價格接近、條件相當的,這樣我就可以住得離單位近一點,免去早晚坐地鐵通勤的些許痛苦。總之,我們的初衷和樓市回暖或新政出台真是半毛錢關係都沒有。


所以,起初母親隻是拜托幫我們賣房的那位經紀人,也同時搜集一下符合我們要求的房源。可惜,找到的房子不是小區環境不佳,就是戶型還有這樣那樣的缺陷。不過每次登門,我們倒是和房主聊得都挺愉快。我甚至有種錯覺:我們不是去看房,而更像去別人家串門的。在周末,外出看房幾乎成了我家的一項消遣。


2月裏的一天,一位也在看房的朋友給我發來一條房源信息。那是二環內老城區裏一處難得的商品房。雖然所處樓層偏低,小區略顯袖珍,附近的胡同也有點狹窄;但這套房子戶型還不錯,價格也符合我們預算——最最重要的是,它所在的地區集中了北京原住民社區文化裏最美好的一些東西,那種融合著時髦與家常、熱鬧與安逸、個性與包容的生活氛圍,一下擊中了我的心。事實上,那裏本來就是我平時最愛去的休閑場所。但住在那兒?“這不是白日做夢吧?”我當時想。


於是我立刻抓起電話打了過去。接電話的年輕人來自一個我沒聽說過的小中介公司,據他說那套房子有點什麽問題,房東好像已經不打算賣了雲雲。唉,果然是場白日夢。也難怪,網上的信息總是虛虛實實。不過這倒給我提了個醒——既然喜歡這片地方,就以這裏為目標吧!我開始試著聯係掌握此地房源的中介,尋找在這片理想街區安頓下來的其它可能。


興致一上來,我的看房行動也變得頻繁起來。我曾經冒著北京初春的第一場沙塵暴外出看房,在漫天黃土和六級大風中考察小區周邊環境,頭發被吹得滿臉亂竄,睜不開眼;我也曾在一天時間內連跑八、九套房子,晚上9點多進家門時已經累得胃口全無;我的周末,幾乎全奉獻給了與經紀人的“約會”,睡懶覺就別想了,有時甚至要比平時上班起得還早……


身疲之餘,心也很累。我們也確實遇到過幾套條件挺理想的房子——有的甚至超過先前那個“白日夢”。但到頭來我們卻總失望地發現,其中很多都是中介捏造出來、看似美好的“肥皂泡”;另有幾回,房源倒是真的,我們卻被不夠誠心的房主放了鴿子……


可後來我們才知道,這些小挫折也隻是“預熱”而已,好戲更在後頭。3月1日晚,“新國五條”細則突然公布了,出乎意料地嚴厲。短短幾小時內,網上輿論已是一片嘩然。我刷了一會微博,走出房間對父親說:“你看到了麽?”


“說是二手房要收20%的稅呢。”父親自然知道我在說什麽。


“嗯,但沒說從什麽時候開始吧?”


“誰知道啊,我再看看網上怎麽說……”


父親這一看,就看到了淩晨3點多。同樣幾乎徹夜未眠,還有連夜開會“穩定軍心”的中介公司,以及可能數以萬計像我們一樣正走在房屋交易半路上的普通家庭。


自從這部細則出台,“是唯一房嗎”、“滿五年嗎”成為我們掛在嘴邊的新問題。幾天之內,每位二手房房主和買家都得自學成材,變身“新政解碼專家”,研究這兩個條件的各種組合在近期和遠期的優劣勢,各自作出顯得理性十足的市場預期(或稱“瞎蒙”)。就這樣,新的一輪房價博弈拉開了帷幕。我們眼見許多3月新掛出的二手房源報價十萬、二十萬地漲了上去,也收到過中介發來“……直降40萬!”的短信。


要命的是,彼時我家那套房子已然同買家敲定了售價,而我們要入手的房子卻一直還沒著落。家裏所有人都開始著急。父母勸我放棄在老城區周圍找房子的想法,我也隻得聳聳肩——和全家有史以來最重要的一次投資決策相比,我個人的這點小情調算得了什麽呢?於是,我們的搜索範圍一下子擴展到了從小在海澱區長大的我這輩子從未涉足的地方。


東二環外的一些豪華小區,向來是公司高管、各路明星和外企在華員工雲集之所。父母打聽到那邊有幾套價格符合我們預算、但麵積比我們的目標小三分之一的公寓房在售,讓我無論如何先去看看。一位姓汪的經紀人接待了我。讓我哭笑不得的是,當天我隻是被他帶著在小區裏轉了轉(環境倒確實不錯),並看了一下同戶型的樣板間,根本還沒見到待售那套的真實模樣——據說房主在外地做生意回不來,他就開始遊說我道:“姐,要不你先把定金付了——不行還能退,再單方麵把這份(購房)合同的字簽上,我馬上拿著合同坐飛機去找房東談!”他管這叫“盲購”,因為“要來不及了”。


“都說個稅20%的政策就要開始執行了,趕早不趕晚啊,”汪姓經紀人說。他開始熟練地替我估算從簽訂合同、進行購房資質認證,到網簽、上稅、過戶等一係列手續所需的時間。


然後,我就嚇跑了。


而且說真的,我實在無法想象自己這種“土人”與各界精英同住在那樣一個高端小區裏,得有多局促——再說,那套小戶型連個陽台都沒有。


一段時間內,我們本著“房好就行、來者不拒”的開放心態,廣泛聯係了許多片區的中介。母親手機裏存的經紀人姓名多得都快搞不清誰是誰了。但是一星期後,我開始覺得有點不對勁:我們被過度分散的信息和不時冒出來主動聯係我們的新經紀人搞得精疲力竭,效率卻似乎更低了。


或許,我們還是應該確定一個目標?


隨著看房經驗的豐富,我發現,其實一個地區的新房源隨時可能出現。所以如果你喜歡某個地方,就應該耐下心來守株待兔,三心二意隻會更容易錯失機會。當我把這個想法寫到自己微信的“朋友圈”裏後,不到二十分鍾就有兩位買過房朋友回複說,這樣想是對的!


於是,兜兜轉轉地,我又把目光投向那片自己格外心儀的老城區,以及那套姑且稱之為我的“夢之屋”的房子。當初我隻問了一家小公司的經紀人,並且輕信了他的結論。何不再多打聽打聽呢?


我們找到這個片區裏最大的兩家中介一問,果然好多人都知道那套房子。其中一個小夥子甚至還帶我們潛入那個小區,跳進位於一層的一處同戶型的空置毛坯房裏看了看,並信誓旦旦地說,晚上就幫我們聯係房主簽約。好極了!誰知兩天過去,此事就沒了下文。再去催問時,他就開始大力推薦自己手裏的其它房源。


我們再次空歡喜了一場。父親很生氣,認定那小夥子是個“騙子”,不願再相信經紀人們關於這套房子的任何說辭;母親雖然也特別失望,但在這種時刻她的神經卻格外堅韌,竟然又聯係了另一家中介公司裏一位聲稱負責那套房的經紀人。“都到這時候了,不能把自己的路堵死,都得試試看啊。”她和我說。


這時已經到了3月的中下旬,離大家傳言中細則開始生效的時間點——4月1日越來越近了,但誰也說不準,這期限到底是不是真的。自從細則公布以來,我們每天密切關注著各種媒體上的消息。一向對網絡新興事物不怎麽感冒的母親甚至因此學會了刷微博。但我們的一切努力,終歸都是捕風捉影。一時是媒體瘋轉住建部部長在“兩會”上的隻言片語;一時是某中介公司上午煞有介事地傳出細則將如何執行,下午就被政府部門辟謠;一時又是各路專家學者指出征收20%個稅多麽難以執行,有人幹脆建議政府收回成命……


看了半天,對於我們這些普通買房者而言到底也沒什麽幫助;大概它唯一的正麵效果就與高考前一天還在背模擬題同理——基本於事無補,但求一份“反正我知道得更多了”的安全感(附贈焦慮)。然而這場曠日持久的捕風捉影的負麵效果卻明顯得多,市場對於房價上漲的預期,可確確實實是被推上去了。


眼看傳言中的時限就要到了,3月末時,擺在我們麵前的隻剩兩條路。一條,是咬牙買下二環內另一處條件更好的商品房,但很“不幸”,它是一所重點小學的“學區房”,麵積比我們的需求略大,戶型又是南北通透的,總價則比我們的預算整整高出100萬!這樣一來,我家肯定要背上重債了。而另一條路就是,幹脆不管什麽期限不期限了,慢慢找到合適的再說。但這就要冒房價繼續上漲、我們的房子賣早了的風險。無論哪條路,都是糟糕的選擇。


那時我忽然記起我們那套房的買家說過的一句話。這位三十多歲的大學老師初次來看房時就拍了板,還感慨道:“我已經看了整整兩年的房,心裏早就煩透了。現在就想碰到個差不多的,趕緊買下來算了!”之前聽他這麽說時我還奇怪,怎麽會有如此隨隨便便、不把買房當大事的人呐?不出半個月,我就完全能夠體會這份心情了。


真正的好運氣,偏偏就在我們最走投無路的時候到來了。


在與那套“學區房”的房主麵談無果之後,我與父母從那家中介門店走出來,打算回家。路過另一家中介公司門口時,母親突然想起,她聯係的另一位自稱負責那套“夢之屋”的經紀人就在這家門店。於是母親徑自推門進去找人,父親一聽又是那套房子,臉上頗有不耐之色。片刻後,一位胖胖的經紀人與母親走了出來,站在街麵同我們小聲談話,說是怕同事聽見。他說這套房子的主人最開始找的人就是他,也隻有他才能聯係上這位“神仙姐姐”。還說我們運氣很好,明天就可以約房東見麵、看房。我估計,當時聽他講這些話的時候,一直站在一旁沒吭聲的父親隻相信了四成,我五成,母親六成。但事到如今,我們再信他一回還能有什麽損失呢?


第二天上午,我正在上班,就收到母親一條短信:“房已看,定金已付,明天簽合同。” 哇!什麽情況?兩位“懷疑主義者”竟然變得這麽當機立斷?我馬上一個電話打過去,從母親的語氣裏明顯聽出輕鬆又振奮的情緒。她說和房主見麵後,感覺這姑娘人很實在,大家說的所有情況也都對得上。原來這位姑娘也是賣舊換新,在找到自己要買的房子之前,她確實一直躲著別的中介,還為搪塞一些糾纏得太利害的人,就說房子已經賣了,無意間也就造出很多“假消息”來。大概,其他購房者就是因此放棄的吧。而我們可能是追這套房子追得最努力的一家人了。這到底是天道酬勤,還是純屬我們幸運呢?反正,母親更願把功勞歸結於自己路過那家中介門口時的一個閃念。


可能是此前實在經曆了太多的反複和失望,直到在合同上簽完字,我還有點不能相信,自己當初並不抱太大期望、隻當作白日夢一樣的好事竟然成真了?!這就像高考時填報的第一誌願,本來隻是盡量往好填,分數出來卻發現真的考中了一樣。


從1月中到3月末,持續兩個月左右的買房大戰總算圓滿結束,所幸這時候“新國五條”有關何時開征20%個稅的細則一直沒有“靴子落地”。回想起我們一家三口的心態,從最初的優哉遊哉、有一搭無一搭;到後來,隨著所獲房源信息的增多,被好房子(哪怕是假信息裏的好房子)激發出了越來越大的動力和憧憬;到再往後,屢敗屢戰、屢戰屢敗的看房經曆一點點消耗了我們的士氣,加之調控新政“大限”將至的鼓點越擂越急、房價還會上漲的消息風聲鶴唳,我們也變得越發焦躁不安、失去主見,不僅地理目標完全動搖,之前想好的預算上限也一再提高,差點去接受一個遠超財力的無奈選擇。還好,最終有一套好房子“救”了我們。


可能同其他買房人相比,我們家的情況既算不上特別幸運,也無所謂格外艱辛。雖然其間我們也遭遇了“新國五條”掀起的全民搶房潮,結結實實地打了場“硬仗”;但靜下心來回首這趟購房之旅,我卻覺得最關鍵的其實並不是消息靈通、精於計算、資金雄厚……而還是——講得“玄”一點——一顆“初心”:想明白自己究竟要什麽,堅定些、更堅定些。


一如任何關於成功的例子。

所有跟帖: 

回複:2013我如何買到北京二環內的房子 -mongolian- 給 mongolian 發送悄悄話 (19 bytes) () 04/15/2013 postreply 11:52:5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