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中國在生命科學領域奮起直追,美國卻在酣睡
2013-03-11 14:55作者:Benjamin Shobert
在我上一篇專欄文章中,我曾提出這樣的問題,中國成功扶持其清潔能源行業超越美國和歐盟,是否意味著中國在生命科學領域能取得同樣的成績。很多人認為我的觀點荒謬可笑——起碼不少來自美國和歐盟的人會這樣看。但是,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近期公布的一項研究顯示,中國至少已在一方麵開始超越美國,那便是資金投入。
普華永道報告強調,美國風險投資對生命科學的投入,降至199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發表上述報告的普華永道全球管理合作夥伴(PWC Global Managing Partner)特雷西·萊弗特洛夫(Tracy Lefteroff)指出,“隨著新發基金的數量持續萎縮,風險投資家對新項目越來越挑剔……與此同時,他們緊握儲備資金,以繼續為自己投資組合內的公司提供支持。兩方麵因素都對新生企業的投資產生影響,2012年獲得風險投資的種子期公司的數量減少了38%,這便是佐證。”
人們很容易將上述投資額下降解釋為孤立事件,或歸結為美歐風險投資公司的資本應用效率在提高。
但不少來自風險投資業內人士認為,這種減少反映出美國企業家和風險投資者對新產品準備商用化時所麵臨的監管環境普遍感到不安。除了美國政治係統的混亂無序之外,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對新藥或醫療器械的規範缺乏透明度,無論是對現有風投進行投資的意願,還是對企業家從越來越謹慎的美國投資人那裏募集資金的意願,都造成了直接影響。
西方企業家找不到這樣一套前後一致並且政治上可行的框架,能夠明確最新生命科學理念獲得批準的條件和過程。這與中國的情況有天壤之別。盡管中國市場並不完善,但需求很急迫。事實上,中國不但需要更好的醫療衛生條件,中國經濟的未來也寄托在製造技術升級上,因此,政府十分明白吸引企業家的迫切性。正是這種認識——將社會效益與經濟需求結合起來——促使中國引進清潔能源技術,並成為清潔能源技術企業家融資和施展才華的最佳舞台。現在,這種認識正推動中國在生命科學領域大展拳腳。
美國需要留意中國在這一領域的行動,然後調整自己的政策框架來加以應對,不要滑向保護主義,而是給生物科技企業家提供世界上最好的激勵機製,最清晰透明及最穩定的監管環境,以及最合理和商業友好的退稅激勵政策。但美國的政治係統能做到這一點嗎?可能做不到。如果所華府那幫國會領袖們會采取什麽行動的話,那更有可能是指責中國靠國家大力扶持而不是讓市場力量來主導投資。
美國議員這種意料之中的可悲反應,忽視了一個重要的事實,中國這種行業發展政策,在清潔能源和生物科技等方麵已經見到成效。當然,中國的清潔能源戰略或許是導致了資源的低效配置,這體現在產能過剩方麵。但是,美國應該從中國的做法認識到,政府該發揮的正確作用,就是創造性地統籌各項戰略,並明確激勵架構,讓國家形成最有利於進行顛覆性創新的環境。
無論外人對中國出台政策扶植諸如清潔能源這樣的產業怎樣口誅筆伐,但最終結果是中國在這一領域裏搶到了主導地位。
如果中國在生命科學方麵投入相當的氣力,而與此同時美國卻被政治問題所困擾,妨礙國家實施競爭性戰略,來確保生物科技時代的優勢地位,那麽看來,近一段時間美國風險投資機構減少對生命科學初創企業的投資,便折射出更深層次的問題:中國近期在清潔能源方麵取得主導權的經驗和啟示,並未引起美國領導層方麵的足夠重視。
http://opinion.m4.cn/2013-02/120070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