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四大利益集團壟斷社會資源

ZT: 四大利益集團壟斷社會資源


具體到中國,利益集團有著明顯的強弱之別。中國逐漸形成的利益集團分化是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奠定今天的格局的。在計劃體製向市場體製的轉變過程中,掌握資源與利益分配主導權的政府,以及以政府背景為基礎獲得資源優先使用權的國企,得益於現行中共體製的培育逐漸形成最具強勢力量的利益集團,反之他們又以這種對權力與資源的壟斷特權來鞏固其政治經濟地位。對於社會公義而言,他們的特權利益是籠罩在製度保護的“合法性腐敗”,隻要製度的屏障未消失,他們的存在即是合法。

  多維新聞此前曾引述觀察人士的論述將中國目前背離“社會公平正義”的強勢利益集團粗分為壟斷國企利益集團、政府部門利益集團、官商勾結利益集團、身份血緣利益集團。中共官方智囊、中國行政體製改革委員會副會長王玉凱則直接將中國的強勢利益集團劃分為權貴利益、壟斷利益以及地產資源利益集團。

  當年鄧小平南巡的鼓吹手、《人民日報》副總編輯周瑞金最近接受采訪時便炮轟壟斷國企利益集團、政府部門利益集團、官商勾結利益集團。他承認,在這20多年的市場經濟發展中,確實有一種“特殊利益者”,他們掌握了一定的社會資源,又有一定的公權力作為背景。特殊利益者的坐大,不僅表現在他們對自然資源的“盤踞”,如對全國礦山資源的占有,而且表現在收買專家為其壟斷行為辯護,製造話語權。

  鐵道部“獨立王國”的存在、“中”字頭國企的壟斷優勢等等正是通過一種改革開放所賦予的“合法腐敗”的形式消耗掉人們對政府社會公平正義承諾的熱情,而且在這一過程中政府不僅扮演著保護神的角色而且是這場遊戲的既得利益者。因此當郭樹清以一己之力希望修正資本與權力的依附關係時,無可避免地成為了一個犧牲品。

  元老後代編織利益網 合法腐敗沉屙難消

  2012年12月底美國彭博新聞社曾披露中共八大元老鄧小平、陳雲、楊尚昆、王震、薄一波、李先念、彭真和宋任窮後代斂財詳情,以圖文顯示八大家族編織了一張利益關係網。盡管該報道或許有不甚嚴謹甚至誇大其實的嫌疑,但無疑揭示中國權力與資本締結了親密而堅實的聯盟。而多維新聞也曾表達對權貴階層壟斷經濟、政治權力,繼而將普通大眾邊緣化的擔憂,同時警告說習李時代“把權力關進籠子裏”的同時也要將矛頭指向於常年遊走在政府權力周邊的“紅頂商人”。

  周瑞金便提到特殊利益者們也在尋找代言人。在社會資源從權力配置向市場化配置轉型的過程中,官員最容易被特殊利益者所裹挾,甚至被拉下水。

  不過,畢竟中國利益集團的構成完全不同於西方自發自為的多元社會形態。相對於西方的各種利益集團的互相妥協與平衡,恰恰是中國政府由於積極介入各個利益集團的矛盾衝突,非但導致權力的惡性膨脹,甚至使得決策乃至未來的改革路徑都“聽命”於強勢利益集團的主導,從而使得整個的社會的發展方向趨向於少數利益集團對占大多數的勞動者利益集團的傾軋與剝奪。當權力無可避免地與利益結成親密的同盟軍時,政府的集體腐敗行為便被罩上了合法化的外衣。

  更為嚴重的是,當政府決策越來越偏向於維護處於優勢地位的“壓力階層”時,那麽這個政權必然將失去它應有的代表性即社會的公平性,甚至危及它的執政合法性。正是出於這種擔心,胡習均顯現出對破除權力與資源壟斷、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政治理想的熱忱。

  習李執政後向非正義利益集團宣戰事實上絕非僅僅指涉非法利益集團,而且還包括在改革開放體製下應運而生並壯大的合法利益集團。不過,這種在體製機製的保護色下成長起來的利益集團最為可怕,改革的難度亦最為困難。正如周瑞金所說,利益的背後是機製。所以分析者稱,實現公平正義破除非正義利益集團更需要的是對體製機製的一定程度上的顛覆。

  對於這些利益集團而言,這種顛覆必然是痛苦的,但正如李克強說所“這是削權,是自我革命,會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覺”,但“再深的水我們也得趟,因為別無選擇,它關乎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前途。”習近平亦信誓旦旦“要勇於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和利益固化的藩籬,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隻是人們不應該過於相信強勢利益集團自發的改革衝動,如果處於最大多數的利益集團不能凸顯其壓力時,同屬於權力利益集團的習李未必會保持他們的改革自覺,畢竟改革從來都是領導層對庶民自下而上壓力的回應。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