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3-01/09/c_124205406.htm
袁騰飛沉寂4年創作二戰史:講故事給不懂的人聽
“史上最牛曆史老師”袁騰飛在沉寂四年後,推出自己全新作品《戰爭就是這麽回事兒:袁騰飛講二戰。上》。為此,袁騰飛在其微博高調宣布:我從小就是個軍事發燒友,研究戰史已近20年,我70%的知識積累,都在戰史方麵。在對知識儲備有足夠自信的同時,他也坦言:“這本書不可能代替教材的,我的書和教材不是一類的東西,一個是課外書,一個是教材。”
記者張曉媛
1
“我不會在《百家講壇》講戰爭史,因為戰爭史太長了。”
五年前,袁騰飛操著一口幽默而生猛的京片子橫空出世,他的講課片段被傳到網上,受到網友追捧,被稱為“史上最牛曆史老師”。隨著《這個曆史挺靠譜》暢銷幾百萬冊,名聲大噪的袁騰飛卻突然沉寂,直到不久前才用最新作品《戰爭就是這麽回事兒:袁騰飛講二戰。上》揭開自己沉寂的原因:四年來一直在創作全新戰爭史係列。
其實,他並沒有離開江湖,江湖上也從來沒有失去他的故事。他講曆史的書,一直熱銷。關於他錄製新節目,和名家大腕合作的傳聞也一直見諸媒體。2011年,他一審勝訴了那場和磨鐵的版稅官司。
去年8月在上海書展見到袁騰飛時,他《這個曆史挺靠譜》係列在書展現場為千餘名特意前來捧場的讀者舉行了一場名為“中國傳統文化在當代的傳承與應用”的講座,在嬉笑怒罵間點評曆史和文化。因為話題是中國傳統文化,他特別提到“二十一世紀最能代表中國的,不是高樓大廈,而應該是中國的傳統思想和文化,一個有影響力的大國,應該輸出自己的思想,隻有這樣你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
而那天大家印象最深的,莫過於袁騰飛對“三從四德”的詮釋。“中國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是具有普世價值的,洋人雖不這麽叫,但他們也講這種價值觀,人類的美德都是共通的。比如西方講仁愛、平等,其實與仁、義、禮、智、信也有共通的地方,所以不能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都是糟粕。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三綱五常’,‘三綱’不合乎時代的要求了,五常普世了。再比如說,三從四德,‘三從’是不對的,遵守‘四德’的女孩,在任何國家任何時候都是好女孩。”四個月後再次訪談袁騰飛,他明顯更為謹慎,坦言回答問題聚焦於新書。對於那些生活類的問題,隻選擇回答了對茶葉的喜好。這變化,與在《百家講壇》上指點江山的他,與在互聯網上高歌猛進的他相比,不可謂不大。
在新書中,他依然保持了自己的語言魅力:“日本人特逗,他們缺乏大戰略,解決麻煩最大的辦法就是製造更大的麻煩”“美國在巴黎和會上謀求世界霸權,英法不幹,聯合起來對付美國,說咱哥們新大陸開辟以來稱雄五百年,它北美野牛,憑什麽當老大?咱哥倆才是老大。”作為這一係列的第一部,《戰爭就是這麽回事兒:袁騰飛講二戰。上》涵蓋麵廣,囊括了二戰的方方麵麵,對二戰進行了全盤解讀。“二戰是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也是在時間上距今最近的全麵戰爭,二戰至今還影響著國際格局,因此能夠深入、透徹地解讀二戰,讓人們了解二戰的真相,對自己來說,是件特別有意義的事。”袁騰飛說。
談到這一係列新書能不能搬上令他名聲大噪的《百家講壇》,他坦言“這個事情不能取決於我。我不會在《百家講壇》講戰爭史,因為戰爭史太長了。而且你不能證明你寫的百分之百都是正確的,因為寫的國外的戰爭,翻譯可能有出入。”對於戰爭,他的觀點是“能不打就不打,我堅決的反對戰爭”。至於那些宣稱“戰爭推動了生產力與科技的發展”,“戰爭促進了民族大融合”的觀點,他表示部分認同:“但這都是戰爭的副作用,戰爭主觀作用是互相殘殺。人類把最新科技用於互相殘殺上,這確實促進了科技的發展,這是生死攸關的事,你發明了我就死了,我發明了你就死了。這些發展伴隨著殺戮。應該有更好的方式促進民族融合。”
2
“我不是曆史學家,我不是學者,我是教書的。我是講給不懂的人聽的。”
袁騰飛自言從小就是個軍事發燒友,一直想出版一套通俗講述戰爭的書,這本新作是“袁騰飛講戰爭”係列的開篇之作。對於這個係列的規劃,他在序言裏寫到,這個係列應該是六本,古代中世紀戰爭史一本,近代兩本,一戰一本,二戰兩本。“對於《戰爭就是這麽回事兒:袁騰飛講二戰·上》,我覺得通俗講戰史的人不多,我希望這書能對普及世界戰爭知識有一定的作用,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喜愛。”
雖然袁騰飛四年磨一劍自信滿滿,但看慣了他講述大眾曆史的觀眾和讀者,對於他能否講好相對專業的戰爭史提出了一些質疑。對此,袁騰飛在其微博高調回應:“我從小就是個軍事發燒友,對戰爭史的熱愛,已經滲透到了骨子裏。我研究戰史已近20年,我的70%知識積累,都在戰史方麵。能夠開講戰爭史,尤其‘二戰’,是我多年的願望。”袁騰飛告訴記者,對於戰爭史,學生很多不感興趣,尤其是女孩。“我對這本書的期望是暢銷,讓更多的人看,看了後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
而對於那段曆史不太了解的讀者來說,不說那些繁複勾連的事件,但是複雜的外國人名,也會對讀者構成閱讀障礙。對於這一點,袁騰飛提出了自己的解決辦法:“我就是能不上的人名、地名就盡量不上,因為讀者看書的目的是了解事件的大致經過,如果讀者對其中的事件很感興趣,可以自己去網上、圖書館查。因為我這個書不是字典、工具書,不能把所有的細節麵麵俱到,我起的是拋磚引玉的作用。”
在二戰中,中國戰區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戰場,但在新書中,袁騰飛對中國戰區所講甚少。“因為寫中國抗日戰爭的人太多,並且這塊不是我的強項,所以我不敢班門弄斧。再者,中國戰區繁複浩雜,中國抗日戰爭應該是大部頭的東西,如果寫應該單寫中國抗日戰爭史才能說明白,如果擱在二戰體係裏,很難用很短的語言把它描述清楚。”“我不是研究戰爭史的專家,我是學習戰爭史的,我看了很多戰爭史的巨著,然後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而已。我不是曆史學家,我不是學者,我是教書的。我是講給不懂的人聽的。”所以,他選擇了用史話體講戰爭史。“史話體說白了就是講故事。嚴肅的戰爭史的書都是寫戰爭的過程,從哪兒打到哪兒,很枯燥,沒人愛看。史話體主要講戰爭中的人和故事,通俗易懂,讀者愛看。”
宣稱自己在“需要寫人的時候寫人,需要講故事的時候寫故事”的袁騰飛告訴記者,“我不看別人的評價,我該怎麽樣就怎麽樣。”對於當下熱播的宮廷戲、穿越劇,他更是直言:“不太看那些連續劇。”
對話
老師的教育 不是決定性的
山東商報:您從小就是軍事發燒友。您曾說您儲備的知識70%有關戰爭史方麵的。這些知識在哪些渠道儲備的?
袁騰飛:70%是書籍,少部分是網絡。太多了,不能一一列舉,如《劍橋戰爭史》、《西洋世界軍事史》等等外國戰爭的史書,我對軍隊的裝置、軍銜、勳章這些東西都很感興趣。我對中國戰爭史了解的比較少,因為中國戰爭史比較虛。戰爭雜誌比較多。我談不上研究戰爭史,隻是愛好者而已,在學習。
山東商報:該書被譽為中國全景式通俗解讀戰爭的開山之作,您對這個評價認可嗎?
袁騰飛:不認可。這是一個普及戰爭曆史的通俗讀物。
山東商報:這樣普及戰爭曆史的書不多,我想問普及戰爭曆史對讀者有什麽幫助嗎?
袁騰飛:讓讀者珍惜和平,厭惡戰爭,寧做太平犬,不作亂世人。千萬不要因為有錢了,在民族問題上付諸武力。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
山東商報:某種程度上說,中學曆史老師擔當著比大學老師更大的責任,關乎著孩子人生觀的塑造,您怎樣在照本宣科和過分隨意中找到平衡?
袁騰飛:誰說中學曆史老師擔負著這些人生觀的塑造,我不同意這種觀點,誰都不是救世主,誰也不是上帝。現在的學生不是隻有跟老師學習,網絡和社會對他們的影響大得多,所以老師的教育不是決定性的。
山東商報:您現在還在教書嗎?您之前任教的時候,學生考試成績怎麽樣?
袁騰飛:我們學校是教研單位,我現在工作的重點不是教書,主要在活動方麵。我教書時的成績很不錯,學校在海澱區,海澱區是全北京最發達的地區,我的學生們成績不錯,在區裏前三名。
山東商報:聽說您很喜歡喝茶,最喜歡喝哪種茶?對現在的茶文化有什麽看法?
袁騰飛:我對茶文化沒什麽看法,任何老祖宗留下的東西都是好東西,它的複興我都高興。我喜歡喝鐵觀音。
山東商報:21世紀最能代表中國的不是高樓大廈,而是傳統思想文化,一個有影響力的大國應該有傳統思想。請問您如何輸出?
袁騰飛:我覺得現在最主要的不是輸出,而是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