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鄧小平的功勞。


生產關係要適應生產力的水平,生產力發展才快。
完全私有製和完全公有製都不適應世界現在的生產力水平。
完全市場經濟和完全計劃經濟都不適應世界現在的生產力水平。
當前最佳的生產關係應當是私有製和公有製按一定比例的結合,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按一定比例的結合。

改開前,中國的完全計劃經濟、完全公有經濟並不適應當時中國生產力的發展。鄧小平認識到了這一點,但不是從理論上認識,而是從實踐中得到的認識。
1962年的三自一包,有助於中國經濟的恢複。鄧小平1975年複出時推行的一些政策也對經濟有幫助。鄧看到在生產關係中增加市場經濟和私有製的成分更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所以改開的第一步就是聯產承包、恢複獎金、增加企業自主權。接下去的各種改革措施都是沿續增加市場經濟和私有製的成分這條主線。

私有製和公有製結合的最佳比例是多少?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結合的最佳比例是多少?沒有人知道。所以鄧小平要“摸著石頭過河”,逐步摸索最佳比例。
這種私有製和公有製結合,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結合的生產關係是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沒有人知道,沒有人給出過嚴格定義。所以鄧小平提出“不爭論姓社姓資”。
盡管鄧小平沒有深入分析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但他知道改革(生產關係)有利於經濟(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是硬道理”。

從這點來看,鄧小平是有功的。

當然,鄧小平的改革是對的,並不等於說毛時代的生產關係是錯的。二者的國內外環境不同。
改革前的30年中,國內生產落後,外國經濟封鎖、軍事施壓。那時發展經濟的主要目標是“國需”。而完全計劃經濟、完全公有製對這一目標最有利。換句話說,那時中國的經濟製度類似於“軍事共產主義”的供給製,一般的經濟理論不適用。
到了1978年,中國已建立了完善的工業體係,外國停止了經濟封鎖,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從“國需”轉為“民需”。這時一般的經濟理論有效,生產關係自然需要相應地調整。

在經濟中增加市場經濟和私有製的成分,會不會導致和平演變,使人民“吃二遍苦、受二茬罪”?我們是否已經達到最佳比例,甚至超過最佳比例改過頭了?不能指望鄧小平解決所有問題,有些問題是要以後的領導層解決的。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談鄧小平的功勞。
  • 關於中國對東南亞的外交政策
  • 中國的主要對手是國際資本。
  • 改開的回顧和中國的發展前景
  • 中國未來8年的經濟發展
  •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