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趙紫陽

今天一月十七,許人一早就準備鮮花,去送給趙紫陽。

聽說今天到富強胡同去人比往年多。這是好現象。往年沒有今年多,不是因人們忘了紀念他,而是因為有人不準老百姓紀念他。今年比往年多,有可能是阻擋的人比較少了。這就很好。

領導主旋律的人,也許和去年一樣,沒有去。這也很容易理解。因為老百姓關心的,他不一定關心。他隻需要坐在領導機關裏,掌握全局,運籌帷幄,就可以了。

趙紫陽有個“特點”——把人當人。把人當人?太一般了!算什麽“特點”?但是,根據我的瞭解,把趙紫陽的特點界定為“把人當人”並不離譜,沒有歪曲或誤解,沒有捏造或誇大。他主張維護農民的自主權,因為他把農民當人;他主張維護企業的自主權,因為他把企業的經營者和勞動者當人。他主張黨不判案,因為他不把黨當法官。他主張黨不查禁書報,因為他把作家當作家,而不把作家當做必須進行檢查的對象。也許正是這一點——“把人當人”——使許多人至今津津樂道趙紫陽;也許也正是這一點——“把人當人”——使某些人至今不承認人間有過趙紫陽。

“把人當人”在普通老百姓誠然算不上什麽特點,但在某種製度下的某些領導人中,要他們也來把人當人,等於剝奪了他們的優越性。——我不是在說神話。我是在講一個國家的現代史。

抽象地說,如主旋律說要佔領陣地,那麽,人就是封嘴的對象。如果硬道理說要發財,那麽,人就是搖錢樹聚寶盆。如果演戲需要轟動效應,那麽,人就是最得心應的佈景和道具。總而言之,人很難被當做人。

具體地說,澤東是領導一切的第一代導師。因此,別的人,不管劉少奇、彭德懷、習仲勳,不是人,無非是毛澤東領導的對象而已,都必須臣服而不得絲毫有違聖旨。鄧小平是“我說了算”的第二代統帥。因此,別的人,不管胡耀邦、趙紫陽還是大學生中學生,都不是人,要麽跟著統帥指到哪打到哪,要麽“被”指到哪就“被”打到哪。

一代二代,代四代,代代相學,學得最好的領導人,往往最不把人當人。趙紫陽是學得最不好的為數極少的兩個領導人之一,無怪乎學得最好的領導人必須爭先恐後和他們劃清界限。

有人問:人們爲什麽忘不了趙紫陽?我看原因之一在於一群一群領導人群起而學習毛澤東鄧小平不把人當人的榜樣,這就現出了趙紫陽先生值得懷念的特殊性。一旦中國的領導人個個都和趙紫陽一樣把人當人了,人們就不一定非冒著嚴寒和霧霾不可,專程前往。

鮑彤

所有跟帖: 

趙紫陽是個將國家和民族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的英雄! -mchina00- 給 mchina00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8/2013 postreply 07:27:5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