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言之,當年砸飯碗喊殺聲叫得最響的鐵三角陣營,恰恰都在砸了百姓的飯碗之後抱上了金飯碗。商自不必說,砸百姓飯碗本來就是為化公為私創造條件(借著國企改革之名把大家的企業逐漸“改革”成老板的私產,所謂民營化嘛),把老百姓就從企業主人變成老板雇員,要麽你多幹少拿,要麽掃地出門,這就叫效率,當然老板的效率就是少費力多賺錢,正好相反。有了“效率”的鞭子,多數人端了泥飯碗,就隻能老板們說了算,於是他們的飯碗就變成了金飯碗。至於知,尤其是右邊的知,人所共知是,他們可是“改革”的鐵杆啊,為什麽?因為他們是主要的“改革”既得利益者的一部分。請注意,當年與砸百姓飯碗同時喊得最響的是“繼續改善知識分子待遇”。怎麽繼續改善呢?自己有能耐的,自然無需要求改善,比如天則所的“公知”茅於軾們有美國基金支持,而且與中國國務院的許多機構有著盤根錯節的良好關係,做雙麵智囊,就夠了,當然這是少數人。多數怎麽辦呢?吃官糧,或在機關,或在事業單位。吃官糧令人想到鐵飯碗,但這其實不準確。別看砸百姓飯碗時,大造輿論時,我們的主流知識分子們使出了吃奶的勁熱情地論證該砸的合理性,但近年政府提出事業單位也要改革到逐步自負盈虧,要砸這些“改革”吹鼓手的鐵飯碗時,我們的主流知識分子又義憤填膺,大罵這簡直是胡鬧。他們可是朝裏有人啊,當他們的代表把胡鬧二字喊到政協、人大後,事業單位的這項改革就被叫停了。看見沒,他們的鐵飯碗可是不能砸的。中國的“改革”象階級鬥爭一樣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了,決心有多大!可是還是砸不了這類鐵飯碗,這樣特別的飯碗豈不是金飯碗?胡溫上台伊始,“改革”本身也差點被“真理問題大討論”,當時百姓對“改革”總結道:無良學者造理論,腐敗官員做決定,投機奸商去執行。這裏麵歸納出的三個群體哪一個的飯碗被砸過?哪一個不是抱著金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