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邯鄲水汙染,到北京水危機,水是近日來最熱門的話題。
1月3日,南方周末刊載題為《給我一瓢北京水,清清白白的北京水》的報道,開篇點出北京水質已經到了“最嚴峻”的時候,而一個叫做“水委會”的自發組織,還在用良心“丈量北京的水質”,告訴公眾真相。
而且,報道中稱,水委會的“水質專家”們已經“再也不喝自來水,隻喝礦泉水、純淨水了”——讀來實在觸目驚心,讓人恨不得趕緊把暖瓶裏的白開水倒掉,去囤上幾箱礦泉水。
文章接下來還詳細地描述了水委會的水質專家們“不喝自來水”的“健康生活”,甚至提到了他們平常飲用的瓶裝礦泉水的牌子:
我們注意到,報道中重點提到了一種神奇的礦泉水品牌——“昆侖山”,這種水有多神奇呢?文中寫到:“喝一瓶,半個小時準得上廁所,代謝快”。——雖然不明白這所謂“代謝快”的原理何在,但聽起來似乎就是一種“排毒”聖品。
筆者由於也想體會一下“代謝快”的美妙感覺,於是搜索了一下這種神奇的“昆侖山”礦泉水,看看哪裏能買到。百度告訴我“昆侖山”果然出身不凡:是“十大礦泉水品牌”、“中國高端礦泉水”,由加多寶集團旗下的“青海玉珠峰礦泉水有限公司”生產。
有趣的是,青海玉珠峰礦泉水有限公司似乎與前文提到的“水委會”有著頗深的淵源。
我們可以在水委會的組織名單中看到,“青海玉珠峰礦泉水有限公司”總經理羅宇鋒,正是水委會的副主任委員:
看到這裏,我們似乎可以明白,為什麽在南方周末的報道中會出現“專家不喝自來水隻喝礦泉水”、“昆侖山礦泉水代謝快”這樣的內容了——既然礦泉水製造商的身影出現在了一篇鼓吹水危機的報道中,我們不禁要對這篇報道的真實性,打上一個巨大的問號。
當然,我們也要承認這篇報道的成功,也要談一談市場化(我可沒說民粹化)的南方係媒體的成功之處:
第一、切中普通人關心議題與時事熱點
水汙染和食品安全永遠是普通人最關心的問題,容易令人相信,哪怕報道不實,依然會因“寧可信其有”而在讀者眼裏存在價值。另外,以家庭生活作為文章開篇,令人有親切感。
第二、巧妙免責
借“專家”之口說出“自來水不能喝,要喝就喝純淨水”、“昆侖山礦泉水有助代謝”之類的話,可謂是潤物細無聲,又不需擔責。
第三、用煽情來回避自己不擅長的領域,比如科學取證
雖然我們從頭至尾沒見到“專家”檢測水質的試驗過程;而且文章中也屢次出現“激活水的活性”、“喝一瓶,半個小時準得上廁所”這樣似是而非沒有科學依據的理論。但是,開篇一句煽情的“一群自發組織、丈量北京水的人”,另所有想表達質疑的人都要擔心,與憂國憂民的南方周末相比,我的質疑是不是“太沒良心”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