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媽媽對話英國媽媽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何越
中國的年輕媽媽們不知道,比起英國媽媽們,自己過的是怎樣的幸福生活。根據我在英中兩國的生活經驗,我虛擬了以下這場兩國媽媽之間的對話。內容來自經驗體會,雖然對話是虛擬的,卻能反映兩地典型的生活形態。
中國媽媽:“帶孩子真是一件累人的事兒。”
英國媽媽:‘我同意。”
中國媽媽:“幸好我們有計劃生育,隻能生一個。不然我家那口子如果還想讓我生第二個,那日子就更難過了。”
英國媽媽:“這我不同意,兩個孩子比一個孩子好帶。他們自己玩,不纏著你,容易多了。”
中國媽媽汗顏道:“我隻有一個孩子,這方麵沒經驗。不過,我媽,保姆,加上我三人圍著一個寶寶轉,還是累得不行。”
英國媽媽大驚:“什麽?三個人帶一個孩子?”
中國媽媽也大驚:“難道你們四個人帶一個孩子?”
英國媽媽鎮定了一下:“不,我一人帶兩個孩子。”
中國媽媽大笑:“這種國際玩笑你不要亂開。”
英國媽媽嚴肅道:“我沒有開玩笑。”
中國媽媽不明白了:“那你媽去哪了?還在上班嗎?”
“不,她退休了。”
“那她怎麽不來幫你呢?”
“她去度假了。”
“那度假回來以後呢?”
“在家裏啊。”
“你媽家住得離你遠嗎?”
“不遠,開車就十分鍾。”
“那就是你媽不對了,她應該來幫你看孩子。”中國媽媽很打抱不平。
“我媽有我媽的生活。”英國媽媽輕描淡寫道。
“幫忙照看外孫不就應該是她的生活的一部分嗎?”
英國媽媽道:“她已經把我撫養成人,現在應該有她自己的生活。她不需要來幫我照看孩子。”英國媽媽看了看中國媽媽,又補充道:“等我的孩子當媽媽的時候,我對我的孫子/孫女們也沒有這個責任和義務。”
中國媽媽不置可否地點點頭:“那你為什麽不請保姆幫你帶孩子?”
英國媽媽大笑道:“為什麽要請?”
中國媽媽疑惑道:“大家都請啊!”
英國媽媽也疑惑道:“沒人請啊?”
中國媽媽急了:“在中國,哪家生孩子不請個月嫂保姆照顧孩子的?”
英國媽媽也急了:“你們中國勞動力價格這麽低,過的都是苦日子,怎麽還有人請保姆?!”心理嚴重不平衡。
中國媽媽心理也不平衡,憑什麽說我們勞動力價格低,憑什麽看扁我們中國人?“我們一個月付三千塊錢給保姆,工資很高的!”
英國媽媽正色道:“ 三百磅(約合三千人民幣)?你們這是剝削人,把你們自己人當奴隸使。”
中國媽媽義正言辭道:“你們資本主義社會才剝削人,我們社會主義製度比你們優越多了。”
英國媽媽不明白:“你們怎麽不是剝削人?我們這裏最低時薪起碼要五磅,算你們保姆一天工作八小時,一天工資四十磅。三百磅是八天的工錢,而你們讓她工作一個月!”
中國媽媽:“我家保姆吃在我家,住在我家。這也是錢啊。”
英國媽媽:“那還是叫剝削。這樣的工作量,一個月起碼應該付二千磅(約合二萬人民幣)。”
中國媽媽:“那你怎麽不付?”
英國媽媽:“在英國誰請得起保姆?”
中國媽媽嘲笑道:“原來是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啊!你們英國人不是很富嗎?怎麽會請不起?”
英國媽媽老實道:“我和我家老公掙的錢,要交高額的稅,還有房子貸款,車子貸款,還要付水電煤氣費,電視費,電話費,網絡費,餘下的錢根本不夠付保姆費。”
中國媽媽道:“房子貸款還沒付清?你老公做什麽的?”
英國媽媽說:“他是建築工。”
中國媽媽大驚:“你不是白領嗎?怎麽能嫁農民工!”
英國媽媽不懂:“什麽是農民工?”
中國媽媽不屑道:“這點常識都沒有。農民工就是在城市裏工作卻又沒有城市戶口的人。”
英國媽媽很迷惑:“什麽是戶口?”
中國媽媽很生氣:“你們英國人沒有戶口嗎?連戶口都不懂。身份證懂不懂?”
英國媽媽被這種氣勢嚇著了,低頭道:“也不懂。”
中國媽媽一幅教育人的口吻:“有城市戶口的是城裏人,沒有城市戶口的是鄉下人,他們到城裏來工作,我們叫他們打工仔/打工妹。保姆一般都是打工妹。”
英國媽媽:“你們不都是中國人嗎?怎麽還分三六九等呢?”
中國媽媽責問道:“你們英國人不是最講階級嗎?那些電影電視裏麵哪家沒有仆人傭人的?”
英國媽媽恍然大悟:“你說的是那些老電影啊?我們現在早就沒有仆人傭人了,現在人人平等。”
中國媽媽嘲諷道:“你們真是夠平等的,平等到白領要嫁農民工,平等到連保姆都請不起了。”
英國媽媽正色道:“正是。”
(本文原載於英國中文報紙《英中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