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希來和香港

薄希來和香港

香港在1949 年以前,隻是個小城市,不能和上海廣州相比。上世紀五十年代時期, 民生困頓,每年冬天寒流過境,慈善機構早上都派人到大街小巷收拾凍死街頭的屍體。 當時大量居民住在自己用木板鐵皮搭蓋的簡易木棚裏,成片成片的,小則數千人一區, 大則數萬人乃至十幾萬人一區,叫做木屋區,大多沒有水電浴廁,比不上馬尼拉的貧民區, 生活條件很惡劣。 這些木屋區經常發生大火,災民少則數千人,多則數萬人, 尤以1953年耶誕節的大火, 因為災區大,延燒時間長,災民人數多達數萬人,最為觸動人心。 經過新聞圖片發播到 世界各地,成為當年年底最轟動的國際新聞。海外各地華人也紛紛捐錢救災。

英國在香港的殖民政府麵子掛不住了,最後在聯合國的資助下,興建房子安置災民,這是 香港政府為市民建築公屋的開端。時至今日, 香港有一半市民住在政府興建的公屋居屋裏。 不但如此,最近香港政府還為低端中產階級建房子,這些人高過政府公屋居屋的條件,但又 無力購買私人樓盤,讓他們也有安身之所。

大陸也由政府為低收入戶建的出租房子,但大多隻做樣子,並不真正解決民眾的居住問題。 薄在重慶為低收入市民大蓋房子,一開始就受到一些人的反對,什麽資金從哪裏來啦,吃 大鍋飯啦,走回頭路啦,最後竟然變成了文革餘孽樂。按照這個標準,香港的英國殖民政府 才是真正的大左派,吃大鍋飯。是不是文革餘孽就不知道了。嗬嗬。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