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史研究網站 劉國新 1951年中國拒絕聯合國解決朝鮮問題方案錯了嗎

來源: HappyNow?! 2012-11-25 15:31:0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5891 bytes)

當代中國史研究網站 劉國新 1951年中國拒絕聯合國解決朝鮮問題方案錯了嗎

for full story: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hixueyuan/detail_2012_11/22/19437286_0.shtml

 

1951年中國拒絕聯合國解決朝鮮問題方案錯了嗎

2012年11月22日 14:18
來源:當代中國史研究網站 作者:劉國新

分享到:
更多

點擊進入下一頁
1951年10月,誌願軍第12軍接受了金城前線的防禦任務,文工團也深入部隊,到前沿去開展陣地文娛活動。…[詳細]

核心提示:既然是不承認、不接觸,當然對他們的提案也就不接受了。這就是新中國的外交風格,說到做到,前後一致,不會說一套做一套,更不會首鼠兩端,畏首畏尾,就是要在全世界麵前樹立完全不同於舊中國“跪倒在地上辦外交”的嶄新形象,這在新中國初期表現得尤其鮮明。

點擊進入下一頁

誌願軍戰士與朝鮮阿媽(資料圖)

本文來源:當代中國研究所網站,作者:劉國新,原題:《中國抗美援朝研究若幹問題辨析》,本文係節選

“五步方案”是怎麽回事呢?1950年12月5日,亞洲十三國(阿富汗、緬甸、埃及、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拉克、黎巴嫩、巴基斯坦、菲律賓、伊朗、沙特阿拉伯、敘利亞和也門)起草了一個《朝鮮和平方案》。這個方案並不符合美國的意圖,在美國的壓力下,亞洲國家又搞出兩個提案:第一個提案的核心是“停火”,提案國仍是十三個;第二個提案建議,召開中、美、蘇、英、印和埃及六國會議,求得現存問題的和平解決,提案國是十二個,菲律賓沒有參加。12月14日,五屆聯大通過了第一案而擱置第二案。聯合國大會在通過“十三國提案”時,主張由本屆聯大主席伊朗代表安迪讓以及印度和加拿大的代表組成一個“朝鮮停戰三人委員會”,來“確定可以在朝鮮議定滿意的停火基礎並盡速向大會提出建議”。1951年1月11日,“朝鮮停戰三人委員會”提出關於解決朝鮮問題基本原則的“補充報告”。該報告建議:(1)立即安排朝鮮停火;(2)一旦停火實現,即應加以利用,以便考慮恢複和平所應采取的進一步步驟;(3)一切非朝鮮的軍隊分階段撤出朝鮮,依照聯合國有關原則訂立適當措置,使朝鮮人民能對其未來政府表達自由意願;(4)在完成第三步之前,依照聯合國有關原則訂立適當措置,管理朝鮮和維持其和平安全;(5)一旦獲致停火協議,將由聯合國大會設立一個由英、美、蘇和共產黨中國四國代表在內的適當機構,尋求解決遠東問題,其中包括台灣的地位和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這就是“五步方案”。1月13日,聯大政治委員會通過這一方案,1月17日中國政府完全拒絕了這一方案。

對此,有學者認為,“中國的拒絕正中美國下懷”,“如果中國方麵公開表示接受聯合國的這一提議,那麽吃虧的肯定是美國而不是中國。這是因為,“五步方案”關於討論解決中國的台灣問題以及它在聯合國的代表席位問題,都是中國政府夢寐以求的,對美國是極其不利的”,“如果中國方麵接受停火提議,不僅可以把停火線置於漢城以南的三七線,而且可以使部隊得到充分的休整補充時間,包括讓一部分部隊用剛剛運到的比較現代化的蘇式裝備武裝起來。”持同一觀點的學者進一步認為:“對於中國來說,這的確是一次實現停戰的絕好機會。如果中國軍隊屯兵三八線附近,接受聯合國的條件,開始停戰談判,那麽無論在政治、外交還是軍事上,都對中國極為有利。

也有學者不同意這樣的說法,提出從戰場形勢看,侵朝美軍是處在失敗後撤的境地,實現停火至少在軍事上對美國有利。其次,美國當局不會真正讚成這個方案,美國隻考慮停火,不會考慮停火以外的其他四個步驟。

實事求是地講,提出並探討“五步方案”問題推動了抗美援朝史的研究。在1990年代中期之前,較權威的著作一般都不具體談論這個問題。比如,“當代中國叢書”《抗美援朝戰爭》隻講到“美國操縱聯合國大會通過了成立所謂‘朝鮮停戰三人委員會’的決議,打出‘先停火,後談判’的幌子,企圖爭取喘息時間,準備再戰。”至於“三人委員會”的決議是什麽,沒有講。“當代中國叢書”《當代中國外交》甚至連“三人委員會”的決議都沒有提,隻講中國一麵拆穿美國當時主張“停火”的詭計,一麵繼續為恢複朝鮮的和平作出不懈的努力。盡管如此,在讀者看來,這些著作對這個問題的判斷還是不難把握的。

筆者1998年采訪時任誌司通訊處長的崔倫將軍、2000年先後采訪當時的中國駐朝鮮大使館武官柴成文和時任誌司副參謀長的王政柱將軍時,曾就這個問題請教他們的看法,他們都認為那時既不可能真正地停火,更不可能就停戰問題開始談判,都認為中國在當時的決策是正確的,沒有什麽不妥。

這樣,就扯出曆史研究的一個本原問題,即曆史學家首先應該還原曆史環境和曆史氛圍,看看在當時條件下,前人為什麽做這樣的選擇,還有沒有其他選項,追蹤他們選擇的合理性。其次,再看在當時所允許的情況下,這種選擇的正確性。

從當時的情況分析,筆者認為圍繞“五步方案”的交涉,是交戰雙方在政治上的第一次攤牌,它所涉及的遠比傳遞一個外交信息要複雜得多,進一步的認識可以從下麵幾點中獲得支撐。

12


分享到:
更多

12

分享到:
更多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