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中國遭遇中等收入瓶頸、人工紅利瓶頸等問題,但在下述三個方麵還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它們會在未來十年給中國經濟的穩定發展注入動力。
一是占人口絕大多數草根階層需求的喚發。由於曆史、文化以及對現有製度缺乏安全感等原因,老百姓習慣重儲蓄,輕消費。在社會保障製度完全覆蓋、收入分配調整有所成效、房地產教育等在家庭支出中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之後,大家會更加主動地提高消費支出,從而產生巨大的購買力。
二是巨大的均衡發展空間。這裏的均衡發展指全國各地區的均衡發展。過去二十年,中國均按在中央政府的影響力來分配資源,所以出現了京、上、廣這樣畸形發展至極限而無更大空間的城市(群)。而一些自然及人力資源充裕的省份則遲遲得不到機會。如果有良心的經濟學家或者政府意識到這一問題,而更加關注“遍地開花”才是國家強盛的根本,那麽在南部沿海、北部沿海可發展出以海洋經濟為核心的影響東南亞、東北亞的經濟大都市,在中西部則可以發展出一些具備中亞經濟文化中心的國際大都市出來。
三是文化產業的崛起。受以意識形態為借口行壟斷之實的一些個人或者團體的抑製,文化產業實際上是一片沙漠。文化產業發展的源泉是自由思維與多樣化創新,而在這之下則蘊藏著中華五千年文明大寶藏。這一能量若被釋放,並與西方文明相結合,勢必讓中國乃至全人類在二十一世紀的文化更加輝煌燦爛,也會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及文化影響力注入無盡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