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近日發表記者調查文章,披露溫家寶家族在溫任中共總理職位期間,積累了總數高達27億美元的個人財富。此文一出,即刻掀起了一場中國政治風暴,一時間,各種評論猜測四起,謠言更是沸沸揚揚。中共高層政治一貫以來以黑箱風格操作,外人無法了解神秘鐵幕後的真相,這些謠言和猜測,讓人實在難以辨別真假。不過我想在這裏從常識的角度,對紐約時報以及溫家寶來做一番評論。
網上有一種理論說,紐約時報記者一向來同情薄熙來,是個洋薄粉,這篇報道是紐約時報與薄派勢力聯手,反擊溫家寶。我個人認為,以紐約時報的聲譽,時報決定挑選溫家寶做靶子,應該不會是直接為了幫助薄熙來,或與薄勢力密謀而成。在時報記者調查溫家財富的過程中,是否有薄派勢力提供材料?這倒有可能。但就算薄派勢力提供溫家材料這個傳言屬實,他們能有這個機會,也是出於紐約時報作出了挑選溫家寶做中共高層財富報道對象的決定。而挑選溫家寶的決定應該是紐約時報獨自做出的決定,我很難相信這麽有聲望的一家西方大報,會與薄派勢力聯合密謀,來選擇報道議題。
所以,關鍵的問題是,為什麽紐約時報要選擇溫家寶做靶子?一個很明顯的原因應該是,因為溫家寶是中共數一數二的高層人物。讓我們來看看要報道中共高層家族的財富,如果不報道溫家寶家族,還能有其他什麽選擇?另外兩個同樣重磅級的選擇應該是胡錦濤和習近平。習近平是中共未來王儲,美國對他未來的作為還抱有希望,所以不報道他,應該是更合情理的選擇,這樣就隻剩下了胡錦濤。為什麽紐約時報不把槍口對準胡錦濤?紐約時報記者發表文章後,又發表了對各種傳言的回應,其中說道,之所以選擇溫家寶為報道對象,是因為外界已經有很多關於溫家寶家族財富的流言。顯然,對紐約時報記者來講,選擇溫家寶做報道對象,是因為入手起來比其他人要簡單容易得多。那麽,為什麽網上沒有關於胡錦濤家族財富的流言?是因為胡錦濤家族比較幹淨?還是因為胡錦濤沒有數敵?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如果外界流傳很多關於溫家寶家族財富的故事,是溫家寶政敵所為,那紐約時報挑溫家寶做靶子,就等於無意中落入了溫家寶政敵的圈套,無意中起到了幫助溫家寶政敵的作用。反過來,如果外界沒有關於胡錦濤和其他高官的流言,是因為胡錦濤家族以及其他高官家族比溫家幹淨,紐約時報的作為就無可非議了。
不過對溫家寶來講,也許這也是一個機會,可以把壞事變成好事。到目前為止,溫家律師已經發表了正式聲明回應。這個來自中共高官家族的聲明回應,可以說是中共曆史前所未有。這是件好事,不管溫家的聲明有多大的可信性,至少為中共鐵幕開啟了一道縫隙,讓中共高官家族從幕後暴露到前台。如果溫家寶真能進一步行動,公開自己的財產,更重要的,促成中共高官公布財產製度化,那也就既洗清自己“影帝”的聲譽,更為中國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其意義將是非常深遠的。正像萬維博主蘭冠雲說的,從“影帝”到“民主之父”隻有一步之遙,邁出這一步需要有勇氣,需要有堅定的意誌,甚至還需要有一點犧牲精神。
再來說一下我如何評價溫家寶。我對很多人把溫家寶稱為影帝一直不以為然,我更願意相信他說的那些話是他真心相信的。他處在那樣高的位置,對中國的了解,不可能是CCTV(中共中央電視台)水平的,CCTV那套,是用來騙人民的。溫家寶對中國實際處於什麽狀況,肯定看得一清二楚,知道中國真實情況有多糟,知道中共那套製度不行,真心相信民主是更好的選擇。但我對溫家寶也一直很失望,因為他沒有為他的信念做任何實際的事情。在他任總理期間,中國的言論自由惡化了,劉曉波被因言判刑十一年,中國權貴資本主義發展則愈演愈烈,造成腐敗愈演愈深。在薄熙來事件上,中共的處理最後也落入了一貫來的俗套,徹底避開了理念之爭,避開了薄熙來以黑打黑這個關鍵問題,沒有任何進步。我個人認為溫家寶不是個壞人,相反,很可能他真是個好人(令我尊敬的趙紫陽前秘書鮑彤先生說溫是好人)。溫家族是否因溫的職位而得到了超出一般人能得的財富?在中國那種畸形的製度下,答案肯定是Yes,隻不過數量多少還很難講,但溫家寶沒有親自參預為自己家人聚斂財富,還是有可能的。不過,中國人不應該隻要求自己的總理是個好人,還應該要求自己的總理是個好總理。溫家寶是不是個好總理?至少到目前為止,依我看他不是,因為他沒有能力將中國的舵輪扳向更好的方向。做一國之總理,擔負著那麽大的權力和責任,人民當然需要讓一個好人坐在那個位置上,但光是個好人,在那樣的位置上是遠遠不夠的。美國人選總統,不光要求總統候選人證明自己是個好人,還要求候選人展示自己有堅定的領導作風。一個不夠堅定的領導人,就不可能把國家引向自己堅信的方向,而往往會變成總是屈服於別人的意願,最後一事無成。讓我們拭目以待,看看溫總理有沒有足夠的勇氣和意誌,有所作為,不光證明自己是個好人,更證明自己是個好總理。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