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聽錢學森同誌講政治體製究竟如何改革

來源: pandal 2012-10-31 17:14:5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9579 bytes)
【中華論壇】 請聽錢學森同誌講政治體製究竟如何改革 2012-10-31 13:51:24


在人民出版社即將出版的、北京大學現代科學與哲學研究中心編的《錢學森與社會主義》一書中,刊載了拙文:《學習錢學森政治文明建設思想,堅持政治體製改革的正確方向》,這是我學習錢學森院士關於我國政治文明建設和政治體製改革論述的體會。讀錢老著述,我深深被他那種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和走社會主義道路的矢誌不移的信心所感動。

他在紀念周恩來總理的文章——“周總理讓我搞導彈“中,曾經說:“我們體會,中國在那樣一個工業、技術都很薄弱的情況下搞‘兩彈’。沒有社會主義製度是不行的,那就是黨中央、毛主席一聲令下,沒二話,我們就幹,而直接領導者、組織者就是周恩來總理和聶帥。”(載《不盡的思念》)

尤其是對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謀士們,他從來不抱幻想,並鮮明地提出“托夫勒、奈斯比特的兩本書是資本主義國家出版的,代表著資本家的思想,對於我們社會主義國家來說,根本不能代表我們的看法。……我們國家對於正確的、科學的東西,是不能否認的,但是我們的社會製度不同,我們不可能得出與托夫勒、奈斯比特同樣的結論,不能按照他們的路數來。他們的路數是要讓資本主義永遠興盛下去,而我們要走向共產主義。”

“壟斷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都可以是市場經濟,要看國家調控的目的是為誰:壟斷資本主義是為大資本家,社會主義是為了人民大眾。”

“社會主義的企業其最終目的也是初衷,是為了國家全體人民的利益,決不能搞剝削。……總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企業是為人民服務的,沒有舊社會的業主、老板,沒有剝削。”

在當下有人一再呼籲我國的政治體製改革的時候,我們了解下在他生前晚年,黨和國家領導人幾乎每年都要拜訪的、全世界著名科學家錢學森,他是如何考慮政治體製改革的,很有必要,很有意義,也很有針對性。

鞏獻田 2012年3月15日於北京大學 奮蹄九樂堂

學習錢學森政治文明建設思想,堅持政治體製改革的正確方向 鞏 獻 田 錢學森院士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離開國防科研領導崗位後,專心於人文社科和哲學等的研究工作,他讀書之多(35000多冊),涉及領域之廣(整個現代科學技術體係),與科技人員交往之博,是前所未有的,是當代一位名副其實的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和科學家。他一直提倡“我們要用現代科學技術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提出“建設社會主義要有長遠考慮”,要“研究社會主義建設的大戰略,創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科學”,並提出“要從整體上考慮並解決問題”等[1][1]。

1992年他明確提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係統結構,包括:政治文明建設、物質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地理建設,四個大的方麵。 上世紀他回憶在周恩來總理和聶榮臻同誌的直接領導下如何搞兩彈時,說:“我們體會,中國在那樣一個工業、技術都很薄弱的情況下搞‘兩彈’。沒有社會主義製度是不行的,那就是黨中央、毛主席一聲令下,沒二話,我們就幹,而直接領導者、組織者就是周恩來總理和聶帥。”[2][2]

本文通過回顧錢學森關於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部分論述,廓清在政治體製改革方麵目前存在的錯誤思想和糊塗認識,抵製 “西化”、“分化”和“自由化”偏離社會主義的錯誤思潮,從而堅持我國政治體製改革的社會主義的正確方向,確保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事業的順利發展和勝利前進。

一、錢學森關於政治文明的概念

  錢學森和我國一些係統科學學者們是從係統論的全新視角關注政治文明建設問題的。

早在中國共產黨十二大召開期間(1982年9月),錢學森就給中央寫信,建議不要隻用兩個文明的提法,而應用“三個文明”的提法。他說,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法製應屬於政治文明的內容,我們的政治體製改革也是要解決這方麵的問題,所以應該用“三個文明”。

但是,由於當時黨中央已經十分明確地提出了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的發展思路,再提出政治文明建設有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分歧。所以,此後在中央的文獻中一直堅持兩個文明的提法。

1988年,錢學森等在《求是》雜誌上發表題為《建立社會意識形態的科學體係》的文章,依據馬克思主義的係統論原理,明確指出:“文明有三個方麵:經濟的社會形態表現為物質文明,政治的社會形態表現為政治文明(又稱民主與法製),意識的社會形態表現為精神文明。”[3][3]

1989年,錢學森等又在《政治學研究》雜誌上發表題為《社會主義文明的協調發展需要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專題論文,比較全麵地探討了政治文明與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間的關係,並對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予以詳細論述。

1989年8月錢學森寫信說:“我以為不是兩個文明建設,而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三個文明建設。”[4][4]

 根據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發展的要求,以及政治體製改革全麵展開的情況,錢學森認為應該適時地提出政治文明建設的問題。他指出:“我們認為明確地提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問題,這會使政治體製改革的內容、方向更為明確、全麵。我們建議鮮明地提出社會主義三個文明建設的口號,將比兩個文明建設的提法更為完整和全麵。針對我國的實際情況和過去對政治文明建設的忽視,要特別注意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問題。我們還建議進一步深入地研究社會主義三個文明建設的理論,使之形成係統的、完整的、科學的理論體係,以作為我們四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一個理論基礎。”[5][5] 在回顧建國以來在文明建設方麵的經驗教訓時,他分析說:“改革開放以後,我們許多人重視了物質文明建設,但又忽視了精神文明建設,政治文明建設也還沒有真正抓起來,所以改革開放十年,我們的物質文明有了很大的發展,但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設落後了,造成許多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現象沉渣泛起,……政治不文明是我們決策失誤的一個重要原因。而且許多腐敗現象本身就是政治不文明的產物。”

二、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前提、本質和核心

1、我國的社會主義政治製度是先進的

1986年2月錢學森講:“我覺得我們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有一項緊迫的任務:從理論上論證,根據現代科學技術的輝煌成就所能創建的生產力,這些所謂先進國家應該達到十倍、幾十倍於現在他們達到的生產力。但由於他們是壟斷資本主義或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所以是如此之‘窮困’。他們看來富,隻是我們第三世界國家太窮了,而這是曆史原因造成的。”接著他明確地說:“我國的社會主義政治製度是先進的。”

2、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前提

錢學森認為,在具體談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首先要認識到,三個文明建設要協調發展才能互相促進。他指出,我們的任務十分艱巨,要克服二千多年封建專製主義高度集權製的深刻影響,跨過資本主義的政治民主製階段,而達到社會主義的政治文明。這就有幾個重要的前提要搞清楚。

接著他列舉出四個重要的前提:

第一,不能走兩黨製或多黨製的回頭路。

他說,有些人說中國需要重新經曆一個資本主義的兩黨製或多黨製。當然兩黨製或多黨製比封建集權製要進步。但曆史不能走回頭路, 中國曆史的進程已經走到社會主義, 已經選擇了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製。社會主義的政治文明要高於資本主義, 雖然我們過去有過許多政治不民主的現象, 但那不是社會主義, 而正是違背社會主義造成的。當然, 中國共產黨人也是人, 不是神, 要正確地領導全中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 少犯錯誤, 任何時候都必須抓好黨的建設。錢學森提出的這個前提與中國共產黨的十四大報告提出的“我們的政治體製改革,目標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絕不是搞西方的多黨製和議會製。”是完全一致的。

第 二,民主建設不可能一墩而就,絕對自由是一種幻想

他說,有些人要求馬上實現高度民主, 實行人民自治, 甚至要求絕對自由。這些都是不切實際的, 民主建設不可能一墩而就, 全麵自治也是共產主義高級階段的理想, 政黨、國家消亡後才能實現。現在的生產力水平還沒有到達國家消亡的時代, 自治隻能是一種幻想。有的國家過早提出國家政黨消亡, 實行工人自治, 放權過頭, 造成分散主義、多中心主義、無政府主義的教訓是值得我們認真考慮的。其實, 所謂絕對的自由是在任何時代、任何社會都做不到的空話。應該指出, 有的人打著民主、自由、自治的旗幟, 實際上是鼓吹無政府主義。

第三,熱衷於罷工罷課自由, 遊行示威自由等,不是政治文明的表現。

他說,還有些人熱衷於罷工罷課自由, 遊行示威自由等等。實際上這些並不是政治文明的表現。這是在過去舊社會裏, 廣大人民群眾沒有政治自由, 隻能通過罷工、罷課、遊行示威,甚至暴力對抗這種階級鬥爭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願, 達到爭取自己生存權利的目的。社會主義社會需要用更文明的形式來解決人民內部的各種矛盾, 實踐證明, 建立社會協商對話製度是一個好經驗, 通過這種方法, 做到下情上達, 上情下達, 彼此溝通, 互相協商, 解決人民內部存在的各種矛盾, 包括政府與人民的矛盾。許多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實踐證明, 罷工、罷課、示威遊行, 甚至暴力對抗, 不僅不能解決間題, 而且往往給國家政治、經濟生活帶來更為嚴重的危機。

第四,中國共產黨是領導全中國的核心力量, 自然是權威。

他說,有些人說中國需要“新權威主義” , 這個“新”字很顯眼!中國共產黨是領導全中國的核心力量, 自然是權威。但中國共產黨從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出發, 斷言領導的決策隻能來源於廣大人民群眾的實踐, 所以黨的一條基本路線是群眾路線:先向人民群眾學習, 總結他們的經驗, 然後概括提高為指導工作的方針政策, 這也就是民主以後的集中。民主與集中的辯證統一, 有什麽不對?如果說中國共產黨在執行這條基本路線中有缺點和錯誤, 那是個改正和吸取教訓的問題, 而不是樹立什麽“新權威”的問題。錢學森提出的這個前提,是切實貫徹中國共產黨的基本路線和“四項”基本原則的。

3、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

關於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核心,錢學森在1989年發表的這篇文章中接著指出,實事求是的態度應該是, 在中國現實的基礎上, 一步一步地建設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政治民主製。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建設要抓住本質、核心的東西。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 是人民當家作主, 真正享有各項公民權, 享有管理國家和企事業的權力。現階段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建設, 必須著眼於實效, 著眼於調動基層和群眾的積極性, 要從辦得到的事情做起, 致力於基本製度的完善。[8][8] 這與毛澤東所講的:“勞動者管理國家、管理軍隊、管理各種企業、管理文化教育的權利。

實際上,這是社會主義製度下勞動者最大的權利,最根本的權利。沒有這種權利,勞動者的工作權、休息權、受教育權等等權利,就沒有保證。”[9][9]與鄧小平提出的“我國政治體製改革的總的目標是三條:第一,鞏固社會主義製度;第二,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第三,發揚社會主義民主,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10][10]的精神是一致的。與後來中國共產黨十五報告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的政治,就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基礎上,依法治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與十六大報告提出的“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的精神一致,2007年中國共產黨十七報告明確提出了“擴大人民民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

三、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思想理論特征

通過閱讀錢學森的一係列著作和書信,我們可以得知他關於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思想中,筆者歸納為關乎社會主義社會政治文明根本性質的四個思想理論特征。

1、堅持革命 錢學森不僅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一直堅持社會革命的思想。提出並論述了關於科學革命、技術革命、產業革命、文化革命和社會革命的思想。 他說,16世紀的文藝複興引出了現代意義的科學,即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科學發展到一定階段,出現飛躍,即科學革命。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馬克思提出的剩餘價值理論和曆史唯物主義屬於科學革命。技術革命(人改造世界的飛躍)是由科學革命引起的。人要改造世界必須先認識世界,而認識世界的學問知識即科學。

錢學森根據馬克思所著《資本論》德文原文,把俄語翻譯不準確的“社會經濟形態”,改為“經濟的社會形態”。

他指出,從宏觀角度看, 這樣複雜的社會係統, 其形態, 即社會形態最基本的側麵則有三個, 這就是經濟的社會形態, 政治的社會形態和意識的社會形態。經濟的社會形態是指社會經濟製度, 主要是社會生產方式, 包括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方式, 經濟體製和社會經濟關係。政治的社會形態是指社會政治製度, 主要是國家政權的性質、形態, 包括政黨製度、管理體製、軍事體製、人事製度、法律製度和社會政治關係等。意識的社會形態是指社會思想文化體係, 主要是哲學、宗教、倫理道德觀念和教育、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等等。社會形態是一定曆史時期社會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的總稱, 是一定曆史階段生產力和生產關係,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具體的、曆史的統一。 錢學森說,生產力大發展是由生產技術的提高,而生產技術的提高則是技術革命引起的,而產業革命是由技術革命推動。“係統工程在管理技術和方法上的革命作用,也屬於技術革命” 。

經濟的社會形態的飛躍叫產業革命——物質文明建設;意識的社會形態的飛躍叫文化革命——精神文明建設。政治的社會形態的飛躍叫政治革命——政治文明建設。而“產業革命、政治革命、文化革命都是社會革命。”[11][11]

1992年元旦他寫道,要大力宣傳知識密集型草產及第六次產業革命的光輝前途,要看到21世紀!光明的未來!“看到美好的未來了,中國人要通過革命的實踐去創造這個未來。這就要研究困難和障礙在何處。”[12][12]

不可諱言,在“改革”的時代,對於“革命”這一詞語的回避成為時髦。有人利用馬克思恩格斯文章中的段落,不顧前後文,不顧具體語境,尋章摘句,鼓吹機械唯物主義、庸俗生產力論,把革命家的馬克思、恩格斯的學說變成了提倡社會發展的自發性和坐等革命形勢來臨的消極主張。錢學森與“告別”革命者們相反,一直堅持革命的思想。

在1994年8月29日他說:“我這幾天還在想現代中國的社會革命問題。首要的是要站在縱觀人類曆史的高度。……”[13][13]

2、堅持共產主義崇高理想

堅持共產主義的偉大目標和崇高理想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基礎和歸宿。

錢學森說:“我想社會主義社會是個過渡階段,目的是共產主義社會,那才是世界大同的社會高級發展階段。”[14][14]

“我們搞學術研究是為了建設社會主義,為了走向共產主義。”[15][15]

1986年錢學森寫道:“這裏邊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托夫勒、奈斯比特的兩本書是資本主義國家出版的,代表著資本家的思想,對於我們社會主義國家來說,根本不能代表我們的看法。……我們國家對於正確的、科學的東西,是不能否認的,但是我們的社會製度不同,我們不可能得出與托夫勒、奈斯比特同樣的結論,不能按照他們的路數來。他們的路數是要讓資本主義永遠興盛下去,而我們要走向共產主義。” “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和道德,也就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主觀表現。”[16][16]

1991年8月19日他說:“在今日社會主義事業遇到暫時困難之際,我們是否應該再次宣傳偉大的共產主義?我看要結合100多年來的事實,加以宣傳。” [17][17]

1993年錢學森寫道:“這個世界充滿了矛盾和鬥爭。各種政治製度、各種民族和信仰、各種集團利害的矛盾鬥爭是一刻也沒有停止過。但作為一個馬克思列寧主義者,我們堅信:這一鬥爭的結果一定是世界大同的共產主義世界社會。”[18][18]

1994年4月25日他說:“我想社會主體的更加一體化,社會主客體的更加一體化,也是在扣共產主義的大門。”[19][19]

3、堅持社會主義道路

1987年5月15日在吳玉章學術座談會上的發言中,他說:中國跟印度為什麽有這麽大的區別?一句話,印度是資本主義,我們是社會主義。所以我想我們千萬不要忘記我們是走社會主義道路的。這一點是絕對不能忘記的。[20][20]

錢學森還說,“社會主義一定要戰勝資本主義。我們有這個信心,因為這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21][21]
1990年10月錢學森批評說,前幾年我國對新技術、高技術的開發隻宣傳什麽“風險投資”、什麽“矽穀”、什麽“科學公園”,結果中國科學院搞“一院兩種體製”,高等院校也搞校辦公司,弄得人人“創收”,力量分散,不成其社會主義![22][22]

1992年7月在一封信中對於《率先塑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製把深圳經濟特區建設成現代化國際城市》報告,他指出:“但有一個問題:深圳是社會主義中國現代化國際大城市,是社會主義中國的窗口。因此它要展示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要有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將來要外賓深深體驗到深圳與香港不同,而想到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問題。”短短幾行字,竟然就有五個“社會主義”!他提出報告定稿時是否增加這個內容?

1993年2月錢學森說,壟斷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都可以是市場經濟,要看國家調控的目的是為誰:壟斷資本主義是為大資本家,社會主義是為了人民大眾。[23][23]

1993年7月他說:“社會主義的企業其最終目的也是初衷,是為了國家全體人民的利益,決不能搞剝削。……總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企業是為人民服務的,沒有舊社會的業主、老板,沒有剝削。”[24][24]

1995年11月錢學森講到山水城市的時候,寫道:“人民的社會主義內涵——要讓大家安居樂業;不是少數人快樂,而多數人貧困。……在資本主義國家就不是這樣:例如美國大資本家都獨居於他們各自的莊園,是‘山水城市’了,而一般人民大眾呢?卻是另一番景象!所以說透了,山水城市是社會主義的、中國社會主義的,我們把我國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結合起來了。” 總而言之,錢學森始終認為,包括政治文明建設在內的各項改革和建設,必須沿著社會主義的正確方向,必須是為了占整個人口99%的人的利益,必須是為了建設一個沒有剝削的,人與人平等的社會。即所謂既要民主,又要集中的社會。

4、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

錢學森認為,“沒有科學理論就談不上21世紀的社會主義文明。”[25][25]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

錢學森始終強調說,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智慧的源泉,是整個科學技術體係的概括和總結。科學研究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複雜性科學研究更是如此。這既是真理,又是錢學森科學研究工作的切身體會、經驗總結,也是他之所以作為世界級的、有重大和深遠影響的戰略科學家、人民科學家和取得輝煌的科研成果和有重大思想、理論和方法創新的一個根本原因。

錢學森指出:“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科學技術的最高理論,就必須用來指導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這一點是革命導師們所多次講過的。”[26][26]

他曾經在一封信中說“您遺漏了最最重要的一點:我近30年來一直在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並總是試圖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我的工作。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智慧的源泉!”[27][27]

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錢學森在領導係統科學、思維科學和人體科學等的研究中,是他始終一貫的要求和反複突出的強調。

在1979年10月他在大力發展係統工程,盡早建立係統科學體係的講話中說:“我的總的想法是:我們搞科學技術應該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因此考慮問題一定要從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立場、觀點和我國的實際出發,不能一味跟外國人走;他們搞不清的,我們應當努力搞清,他們不明確的,我們要講明確,而且要力求符合大道理”[28][28]

1987年他對人體科學研究人員說:“一定要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就是辯證唯物主義,要用這個人類智慧的精華來指導我們,千萬千萬記住這一條。”[29][29]

在1988年7月11日他說“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人類文明幾千年的智慧結晶,是人類經驗的最高概括,扔掉它就等於把最銳利的武器扔掉了,這是最蠢不過的事。所以我們一定要堅守我們的信念,用辯證唯物主義來指導我們的人體科學研究。隻有這樣,才可以認清周圍環境,采取對策。” [30][30]

在1990年6月28日在關於人體科學研究的方法論的講話中,他說:“我今天再重複強調,搞人體科學的人,一定要學好馬克思主義哲學,不然,我們不僅搞不好人體科學研究,而且還會犯錯誤。”[31][31]

四、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任務、目標和要求

1、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任務和目標

錢學森認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有三個部分:

一是民主建設。

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黨一貫堅持民主集中製,提倡走群眾路線,征求群眾意見,在群眾的實踐和意見基礎上,製定國家的方針政策。這種走群眾路線的民主建設,還有許多需要進一步完善和改進的地方。

二是社會主義的體製建設。

隨著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原來的政體結構就不適應了。當前黨和國家正在討論如何根據“政企分開”的原則,改變中央各部門設置,如何搞好中央和地方的分工,地方各級之間又如何調整結構等等,這都是屬於體製建設的問題。

三是社會主義的法製建設。

後來,錢學森又加上作為地理科學研究內容的三個文明建設的條件和環境基礎,即環境和生態文明建設,共有四個部分內容。 關於政治文明建設的目標,他說:“總的目標是要造成一個又有民主又有集中,又有自由又有紀律,又有個人心情舒暢又有統一意誌這樣一種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麵。” 這與毛澤東同誌在《1957年夏季的形勢》一文中所講並後來一再強調的相一致。“我們的目標,是想造成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誌、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 局麵,以利於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較易於克服困難,較快第建設我國的現代工業和現代農業,黨和國家較為鞏固,較為經受風險。總題目是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的矛盾和正確處理敵我矛盾。方法是實事求是,群眾路線。”[32][32]

2、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要求

錢學森一直強調要用現代科學技術體係建設社會主義,要從整體上考慮並解決問題,社會主義建設要有長遠考慮,要用係統論的觀點,社會主義三個文明要協調發展。

錢學森在文章中指出,由於社會形態最基本的方麵包括經濟的社會形態、政治的社會形態和意識的社會形態,因此,社會的發展,社會文明的建設也有三個方麵,這就是經濟建設,即物質文明建設;政治建設,即政治文明建設;思想文化建設,即精神文明建設。 如何正確處理社會主義建設中的三個文明建設的關係問題。

錢學森認為,社會形態的三個側麵是互相聯係、互相製約的, 互相適應的, 社會三個文明建設也是互相聯係、互相製約的。其中物質文明建設是基礎, 它決定製約著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設,同時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又對物質文明建設產生巨大的反作用, 它既可以起推動作用, 也可以起阻礙、破壞作用, 它們是物質文明建設的精神動力和決定物質文明建設方向的政治保證。如果三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 那麽社會的建設和發展就會順利、就快。如果不協調發展, 那麽社會的建設和發展就會受到阻礙, 造成巨大損失, 甚至如恩格斯說的“會使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全部經濟完全毀滅”。

從係統科學的觀點來說, 這就是會使整個社會係統從有序走向無序、混亂、崩潰。因此, 應用係統科學理論研究社會係統三大文明建設的關係, 研究如何使它們協調發展, 以取得最好的整體效益, 對社會的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就是社會係統工程, 是係統工程中最複雜最難處理的一類技術問題,但近年來在我國的實踐中也摸索出一套解決社會係統工程間題的有效方法了。

所有跟帖: 

佩服~ -小劉在51- 給 小劉在51 發送悄悄話 小劉在51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1/2012 postreply 08:48:1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